本报记者 罗辑 成都报道
6 月18 日,曾因转型布局新能源电动汽车传导类产品行业而备受市场关注的新三板企业、广东奥美格传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美格”,430406.SZ),其股东汪腊梅再度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称其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股票而被予以立案调查。
这已经是自奥美格董事长柳忠于今年4月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处罚决定后,证监会第二次“立案发文”。前一次是直接对奥美格控股股东柳忠立案,此次则为“证监会针对柳忠违规交易‘奥美格’股票行为、汪腊梅作为一致行动人的补充调查。”
就奥美格上述情况,成都某新三板基金经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并非个案,“证监会对新三板交易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新三板交易的违规风险也在提高。”
交易异常
2014年11月起,柳忠与汪腊梅开始了频繁的交易,而在其减持与增持期间,公司股价变化莫测。
连续“撞枪”
4月3日,全国股转系统公司首次对新三板协议转让异常交易采取监管措施。但这个还未成熟的市场上并不会只出现一次“黄牌”。
4月30日晚间,股转系统公告,因多次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暂停交易义务,根据相关规定,全国股转公司决定对奥美格董事长柳忠采取限制证券账户交易(1个月),并向证监会报告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措施。
有媒体称,柳忠这是新三板乱象频出之下的“撞枪”。
全国股转公司称,“奥美格”董事长柳忠多次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暂停交易义务,且在全国股转公司对其电话提醒、采取要求提交书面承诺的自律监管措施后仍然进行交易,继续违反暂停交易义务,主观故意明显,因此全国股转公司对其采取了限制证券账户交易并向证监会报告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措施。
就在该监管举措实施不久,5月18日,公司发布公告称,通知内容称因柳忠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股票,证监会对其予以立案调查。此后一个月不到,6月18日,柳忠一致行动人汪腊梅同样因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股票被立案调查。同时,公司公告称这一调查是证监会针对柳忠违规交易“奥美格”股票行为的补充调查。
上述提到的“违规交易”是否与股转公司所提及的“多次违反《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暂停交易义务”相关?记者就相关问题联系到奥美格公司,公司方面表示,“因目前证监会正在对我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进行立案调查,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
据了解,若根据股转公司披露的处罚原因,主要是在于新三板挂牌企业需要遵循“投资者及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公众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以后,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即其拥有权益的股份每达到5%的整数倍时),应当依照规定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日内编制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并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披露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公众公司的股票”的规定。
成都某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上述调查或是股转公司监管结果的发酵。不过就其判断,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被连续立案调查“可能不只是违反暂停交易的义务”。
柳忠及其一致行动人汪腊梅接连被证监会予以立案调查,可能不只是违反暂停交易的义务那么简单。
根据奥美格披露情况,2014年12月30日,柳忠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卖出“奥美格”股票,持股比例由60.17%下降至58.99%,根据交易规则其应在1月5日及6日两个转让日内暂停交易“奥美格”股票。但其却在1月5日以5.5元/股的价格卖出“奥美格”股票1.4万股。此后2015年3月10日,柳忠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卖出“奥美格”股票,持股比例由58.86%下降到49.77%,其并未在2日后(即12日前)披露权益变动公告,而是延迟披露时间到3月24日,并在3月23日及24日以4.3元/股价格卖出“奥美格”股票17.3万股。
公司对这一情况解释称,未能及时披露权益变动公告为公司管理层及董事会秘书对股转系统业务规则不熟悉和自我监控滞后导致。而3月23日、24日的违规交易这为公司大股东柳忠为遵守契约,于规定时间内对做市商完成做市股票转让造成。同时,柳忠称,“三次违规究其主要原因为公司股东及管理层对业务规则不熟悉而致。”
不过,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年初奥美格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而2014年11月起,柳忠与汪腊梅便开始了较为频繁的交易。其中,2014年年底,柳忠、汪腊梅集中减持,持股数量分别从期初的660万股、440万股下降到648.9万股、370.8万股。而2014年11月到12月期间奥美格股价一直在5.5元/股~5.6元/股元之间波动。
此后,3月9日、17日柳忠、汪腊梅分别减持101.4万股、60万股,此两日股价分别为8元/股、4.3元/股。但2月公司股价一度下跌在1元/股横盘、2月下旬突然攀升至6元/股、3月初再高开至8元/股,而在柳忠减持附近股价走势则更为波动,3月9日柳忠8元/股成交后,次日股价跌至4.3元/股,11日回攀至9元/股,17日突然下调至4.3元/股。
无独有偶,4月柳忠、汪腊梅再度出手增持,4月2日柳忠增持117.3万股、汪腊梅增持92.7万股,4月3日,两人再度分别增持291.3万股、208.2万股。而期间股价更是变化莫测,4月2日公司股价较前一交易日的4.3元/股直接高开至17.3元/股,此后继续攀升,以24.04元收盘。次日,行情依旧强势,再度攀升至26.86元/股,随后股价在27元/股区间徘徊两日,并逐渐以不超过10%的下跌幅度缓步下行,直至14日的21元/股停牌至今。(注:因公司并未披露相关交易信息,上述交易数据均为Wind采集。)
“本来新三板协议转让就应该是交易双方协商价格,出现剧烈波动也并不罕见。”上述私募人士表示。而对于大股东可能存在“低卖高买”的做法,其保留了意见。
据了解,目前奥美格正在推进股票发行事宜,并在5月16日发布询价结果及定价公告,并确认已收到符合本次发行条件且价格不低于16元/股的认购意向单总股数为408.8万股,其中最高报价达到22元/股。
成都一位新三板个人投资者对于这一情况认为,“实际上,证监会立案调查违规交易情况应该会对公司资本市场声誉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公司定向增发等融资活动、协议、做市转让交易受到冷落,股权估值下滑。”因为上述定价是在证监会出具相关函件之前,其认为后期或会对公司上述发行事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记者就此问题询问奥美格公司有关方面,公司表示,“具体进展和相关事宜敬请留意我公司公告。”
无论如何,在上述接连不断的立案调查函件中,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均认为新三板已经迎来了监管层的重视,“新三板市场规范将不断完善和成熟,在宽松的机制下同样需要对于暗箱操作、内幕交易进行监管。目前已经可以看到监管层的查处决心,不能对违规、违法存侥幸心理。”
奥美格实际控制人频繁交易
柳忠减持:11.1万股
汪腊梅减持:69.2万股
期间股价:
5.5元/股~5.6元/股
2014年底
柳忠减持:101.4万股
汪腊梅减持:60万股
期间股价:
3月9日:8元/股
3月10日:4.3元/股
3月11日:9元/股
3月17日:4.3元/股
2015年3月
柳忠增持:117.3万股
汪腊梅增持:92.7万股
期间股价:
4月1日:4.3元/股
4月2日:17.3元/股
2015年4月2日
数据来源:据Wind采集数据整理
柳忠增持:291.3万股
汪腊梅增持:208.2万股
期间股价:
4月3日:26.86元
201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