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亚娟张漫游上海北京报道
2022年1月4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以下简称“试点版”)在各大安卓应用商店上架并开放下载。同时,苹果版数字人民币APP也重新上架,在保留此前“测试版”的基础上,在App Store上架了试点版。
从此前试点阶段的邀请制、白名单制,到目前的试点版开放下载,数字人民币已经从局部试点向全国试点推开。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普及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达到大规模普及应具备成熟的技术能力,以保障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以及支付效率;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同时要加大对数字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各类激励措施培养支付习惯等。
从内部测试到开放下载
试点版开放下载,说明数字人民币测试正由局部地域、内部环境向全国范围、开放环境转变。
试点版在各大应用商店开放下载之前,参与体验数字人民币的用户范围仅为相关城市推广活动中的中签用户以及各大银行内部邀请参与测试的“白名单”用户,下载渠道为通过手机短信内的链接下载。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试点版在功能、场景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更新。具体而言,在功能上,试点版新增了人脸识别登录和验证、辅助验证方式(手机、邮箱和安全问题)、收钱到账等功能;在场景上,“子钱包”的统一管理和推送进行了优化,子钱包的场景被分为购物、出行、生活、旅游和其他等五个类别。
“试点版开放下载,是中国人民银行稳步有序测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说明数字人民币测试正由局部地域、内部环境向全国范围、开放环境转变。”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专家曹林谊向记者指出。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刘斌告诉记者:“开放下载说明此前通过多地的试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开放下载也是为进一步检验试点成果的可推广性、可复制性做铺垫。”
“开放下载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快速搜索数字人民币APP,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下载;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数字人民币尚未上架时所出现的诈骗行为。”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场景方面,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各地相对独立“单点”试点模式逐步向多地联动的“区域网”试点模式过渡,试点场景也由纯线下场景逐步变为线上线下相融合场景,并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此外,新版本还增加了“招商银行”“微众银行”的钱包开立,从此前“测试版”的“灰色”变成点亮的状态。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运营机构已从开始的6家国有商业银行扩充至包括招商银行、网商银行(支付宝)和微众银行(微信)在内的9家。
“随着试点版的上线,试点区域范围扩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试点当中,同时也是对技术层面的一次考验,看看数字人民币应对支付的承载力。”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说。
不过,曹林谊也提到,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测试仍集中在零售领域。他指出,数字人民币钱包以智能手机APP的形式存在,申请时需提供经实名认证的手机号、个人真实身份等信息;钱包APP会在登录及大额转账时,使用人脸识别等安全措施,个人用户的使用体验与现有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云闪付等常用零售支付APP差异不大,因此在普及过程中较难吸引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云闪付等APP的存量用户。
距离全面普及还有多远?
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全面铺开后如何在高并发交易中保持系统可靠性、如何吸引用户使用等。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23亿个,交易金额约560亿元。
“从央行的数据看,数字人民币的整体试点工作比较顺利,目前开放下载应该是为未来全面推广做准备。”刘斌谈道。
不过,作为试点版,目前该版数字人民币APP仅供试点地区用户注册和使用。根据人民银行此前确定的试点范畴,数字人民币共有10+1个试点地区,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以及冬奥场景(北京和张家口),位于试点地区的用户可以在应用商店直接注册成为白名单用户,非试点地区用户则暂时无法注册。
那么,我们离全面推广数字人民币还有多远?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仍需要围绕三方面努力:一是受理终端的建设,二是健全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机制,三是明确的监管框架。
刘斌指出,目前的难点主要在于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还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监管部门、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场景方如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数字人民币落地,还有就是个人消费者、商家、企业等使用主体如何有动力使用数字人民币,这些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推进。
苏筱芮也认为,数字人民币从试点走向大规模普及还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全面铺开后,如何在高并发交易中保持系统可靠性、如何吸引用户使用等。苏筱芮建议,接下来数字人民币覆盖的场景还应从大型连锁商超向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中小型商户进行拓展,此外还应思考如何调动老用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积极性,培养用户习惯。
“虽然数字人民币在推动电子、数字版法币方面及反垄断方面有巨大意义,但在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仍没有商业模式,从业各方没有手续费收入但有系统升级、硬件产品升级、教育商户、用户等各方面的投入,需要有更多的业务层面创新才能产生商业价值。”意锐新创COO、紫峰资本合伙人关恒坦言,数字人民币要面临的挑战是目前用户已经习惯使用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要改变用户习惯,市场教育的成本巨大。
另外,盘和林指出,数字人民币是为了替代现金,故而当前数字人民币的核心应用在线下,但是如果要让数字人民币迅速普及,更加广阔的线上支付渠道,才是数字人民币迅速普及的最佳方式,未来数字人民币线上应用场景,将成为数字人民币生态拓展的主要方式。
从应用场景看,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指出,目前数字人民币主要应用于民生场景中,下一步建议扩展应用场景,将数字货币与具体应用挂钩,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目前重点是要在国内形成数字人民币的网络效应,并且要在个人端和企业端形成一定规模的应用场景。”刘斌认为,从目前推广情况看,个人用户的接受程度是比较高的,关键是如何形成用户黏性,这个需要持续的投入。“从产业端应用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端应用场景,而且很多应用体验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也值得关注。”刘斌告诉记者,数字人民币的跨境应用目前还没有实际试点场景出现,建议下一步可以让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相关机构根据各自所长的场景提出解决方案,采取类似新加坡金管局开展全球大赛形式,让各类主体自行提出数字人民币场景解决方案,监管部门通过评选后进行公布,并采取支持措施;还有就是通过类似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IMF等国际组织推动数字人民币相关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能够参与国际标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