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版:商业案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观察
传音逆袭的背后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企业品牌,到远隔千里之外的“非洲手机之王”,过去的10多年里,和很多其他领域的中国品牌一样,传音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海外拓荒史和传奇。

    不过正如传音内部人认为,单纯地依靠四卡四待、智能美黑等本土化功能创新,传音是不可能做到第一的。

    传音能做到第一,背后依托着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供应及制造能力。这在传音功能机单价百元左右、智能机单价500元左右的低价前提下,依然能实现近30%的利润率,就可以窥见一斑。

    传音着眼和发力于全球新兴市场,背后实际上是这些年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创新和市场应用能力,以及数十年的成功与失败的市场经验教训。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传音携手国内互联网巨头,借助它们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创新应用能力,结合自身对非洲市场的深刻理解,在新兴市场的互联网领域几乎无往不利。

    其实,传音的很多功能创新并不具备技术壁垒,很多甚至是国内厂商“玩剩下的”。但当时只有传音为非洲市场做了这些适应性的开发和创新,并直击痛点、触动人心。

    对于早些年其他品牌弯不下腰甚至瞧不上的非洲市场,传音不仅弯下了腰,而且是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个新兴市场的耐心和尊重。

    十几年来,传音全面聚焦非洲等新兴市场,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持续调整产品。“别嫌弃市场,别低看用户”被认为是传音成功法则的第一条。正如其公司使命所言,“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人尽早地享受科技和创新带来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中国本土的完整供应链及成熟市场经验,是传音非洲崛起的底座和根基;尊重和坚持,则是传音称雄非洲市场的不传之秘。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吴清采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报道
   第04版:评论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封面故事
   第07版:封面故事
   第08版:封面故事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财富
   第12版:银行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保险
   第18版:信托
   第19版:资管
   第20版:资管
   第21版:区域·地产
   第22版:区域经济
   第23版:地产
   第24版:地产
   第25版:地产
   第26版:地产
   第27版:地产·家居
   第28版:地产·家电
   第29版:医药·健康
   第30版:医药·健康
   第31版:物流·航空
   第32版:游戏
   第33版:TMT
   第34版:TMT
   第35版:TMT
   第36版:TMT
   第37版:能源·化工
   第38版:能源·化工
   第39版:商业案例
   第40版:与老板对话
   第41版:车视界
   第42版:车视界
   第43版:车视界
   第44版:车视界
   第45版:快消
   第46版:快消
   第47版:快消
   第48版:广告
传音手机:一年一亿部称雄非洲的背后
传音逆袭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