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版:区域·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载体 新型城镇化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本报记者王登海北京报道

    经历数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逐渐从数量增长进入质量提升阶段。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在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上,要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业内专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围绕城镇化建设,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多项规划意见,推动了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但是,当前我国的城镇化依旧存在质量不高等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释放巨大消费潜力,而且可以为经济稳定增长带来新的动力。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扎实推进,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6.7%。

    “城镇化使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加速集聚,从而支撑了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开展新型城镇化工作以来,在县域经济层面产生了显著的拉动作用,具体来看财政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产业结构优化都得益于城镇化进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主任刘澄表示。

    但是,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总体不高,还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空间资源配置失衡、公平与效率难以兼得等诸多问题,必须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角度,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意味着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依然有着巨大的空间,城镇化过程中蕴藏的经济发展潜力更是巨大,要继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在3月7日的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当前,我国城镇化已经处于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正在转向全面提升质量的新阶段,城镇化动力仍然强劲,蕴含着巨大内需潜力和强大发展动能。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以人为中心

    “传统的城镇化发展,使农村中的大量青壮劳动力往城市转移就业,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同时,过多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交通难、住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一系列城市病。”业内专家表示,传统的城镇化,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无序扩张、国土空间开发混乱、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城镇化的质量不够高,基础不稳定。

    南京农业大学规划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也表示,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当中,城市扩张带来的城市蔓延且滋生的城市病,是全世界城市发展的通病。城市越大,城市病越严重,存在堵车、空气污染等。同时,城市越大越容易挤占农业用地。

    除此之外,孙文华还认为,我国的城镇化还存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年轻人宁愿拥挤在大城市也不愿意返回老家,导致农村空心化、老龄化。”

    因此,“十三五”以来,以人为核心已成为城镇化的最重要内涵,也是“十四五”时期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刘澄表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和城镇居民就业。

    多名专家都表示,新型城镇化纠正了以往“重物轻人”的传统思维,把市民当作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体,以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作为着力点的。

    专家建议,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要把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并且要让进城农民工及其家庭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其次要着力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后要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此外,还要增强城市宜居性,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县城为载体

    除了以人为核心外,政策层面还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县城为载体。

    “县域是城市和乡村的落脚点和衔接点,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重要形态,县城是县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商贸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县城与县内的其他小镇一起,形成了人口集聚的聚落,需要县城的公共服务与小镇的特色经济紧密联系,促进当地农村人口在县城就近城镇化转移。”孙文华表示,县城虽小,像城市一样五脏俱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点在推进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配置等城乡一体化目标。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也表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或在于城镇体系的相互协调,包括大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的相互协调。县城作为城镇体系中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对上联系大中城市,一方面向下联系农村乡村。能否做好中间环节,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孙文华认为,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注重县城规划和县城项目的评估问题。“县域经济需要统筹,县城发展需要规划、优化,没有产业规划,后期就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项目投资应当符合县域规划,投资前、建设中、建成后都应当有项目评估报告,以遏制不合理的投资现象,应当将县级政府绩效纳入公共管理项目评估范畴,适时公布评估报告,以监督和规范项目投资的合理性。”

    杨畅则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他表示,首先,需要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用合理规划来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其次,需要通盘考虑,尤其是需要考虑到城市对农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实现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经济增长、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最后,需要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镇化的高级阶段是城镇发展质量的提升,推动城镇综合功能增强、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实现产业集群、人口集中、发展集约、服务集成,使城镇化由偏重速度向着力提升质量转变。刘澄也表示,县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与城市相比,县城的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产业基础还存在较大差距。花大力气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增强经济活力是增强城镇承载能力的前提。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封面故事
   第07版:评论
   第08版:评论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银行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新金融
   第18版:新金融
   第19版:保险
   第20版:信托
   第21版:区域·地产
   第22版:区域经济
   第23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4版:区域经济
   第25版:地产
   第26版:地产
   第27版:区域经济
   第28版:家电·地产
   第29版:医药·健康
   第30版:医药·健康
   第31版:文旅·物流
   第32版:游戏
   第33版:TMT
   第34版:TMT
   第35版:TMT
   第36版:TMT
   第37版:能源·化工
   第38版:能源·化工
   第39版:商业案例
   第40版:与老板对话
   第41版:车视界
   第42版:车视界
   第43版:车视界
   第44版:车视界
   第45版:快消
   第46版:快消
   第47版:快消
   第48版:快消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载体 新型城镇化释放巨大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