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业陪诊员的出路在哪里?

    自由谈

    文/赵志疆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作为新兴职业的一种,职业陪诊员正在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近日,有媒体记者采访了杭州、西安、济南、海口等地的青年职业陪诊员,并据此提出了一个问题——职业陪诊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风口?

    虽然多数人对职业陪诊员仍感到陌生,但这一新兴职业正在蓬勃生长,很多年轻人也因此做出了不同的职业规划。有人看好职业陪诊员的发展前景,将此作为就业方向;有人看到广泛的社会需求,通过拍摄短视频或直播推广这一新兴职业;有人则致力于研发APP、小程序、派单系统等整套互联网产品,将此作为创业内容。

    “我们的客户主要有这样几类:不能及时陪伴生病父母就诊的子女,孩子生病却因工作脱不开身的年轻父母,一个人去医院手术无人陪伴的独居青年……现在每天都有1-2单。”一年前,90后何依妍还是西安市某三甲医院的一名护士,因看好陪诊员这一新兴职业的发展前景,便辞职做了全职陪诊员,“公司在全国有近1000名兼职陪诊员,以拥有医院工作经验或医学背景的90后居多。”

    同为90后,李彩万则将职业陪诊员作为创业新选择。李彩万曾是海口市一家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常年与医院打交道的她也发现了老年人看病难、无人陪伴就医的现实需求。从最开始线下发传单到转战短视频推广,从接单陪诊到线上陪诊培训,从只接海口市订单到与其他省市的职业陪诊员“抱团取暖”,李彩万的创业路越拓越宽,招收学员近100人。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使用在医疗卫生领域格外贴切。所谓看病难,主要并非体现在诊断病情上,而是体现在寻医问诊的整个过程。公众看病过程中的难点,正是陪诊员服务的亮点。从诊前注意事项提示、准备防疫包、小板凳、毛毯,到门诊取号、就诊、预约检查、取检查结果,职业陪诊员类似于医院门诊的“跑腿”,旨在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就诊效率。为此,职业陪诊员不仅需要提前摸清医院的基本情况和就诊流程,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医疗服务能力。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三甲医院时常人满为患,医院规模越来越大、科室设置越来越细,如果不熟悉医院的基本情况,想要寻医问诊少不了来回奔波、大费唇舌。对于患者来说,有职业陪诊员陪同无疑是一件省心省力的好事,独自就诊的患者自不必多言,即使有家属陪同就医,由职业陪诊员代为打理琐碎事务,也更容易平复患者和家属焦虑的心情。

    对于医生来说,职业陪诊员的出现同样使他们喜闻乐见。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话题多有提及,而这首先就体现在医患双方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隔阂。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决定了患者和家属对此知之甚少,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知情权,难免会使他们产生猜疑。与此同时,由于对医院科室设置及就诊程序缺乏了解,患者和家属难免在四处奔波中平添怨气。由于多数医院专职导医人员不足,医生不仅要负责诊疗,还要额外承担一定的服务职能,在巨大的诊疗量面前,医生难免力不从心。在此背景中,职业陪诊员俨然医患双方之间的粘合剂,不仅能方便患者就诊,而且能为医生减压,进而改善医患关系。

    庞大的需求,广阔的前景,不仅使不少年轻人对职业陪诊员满怀憧憬,一些专业人士对此也不吝溢美之词。就当下而言,这一新兴职业正在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烦恼”。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职业陪诊员仍游离于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之外,这固然可以视为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体现,同时也意味着这一职业本身仍处于野蛮生长的初级阶段。值得警惕的是,在不少年轻人大胆创新创业的同时,一些别有用心者也悄悄盯上了这块巨大的蛋糕。由于缺乏行业规范,一些不具备医疗服务能力和资质的人混迹其中,甚至号贩子和医托也乔装打扮伺机而动。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缺少明确的管理细则,陪诊过程中的风险责任划分仍不明确。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这一新兴职业发展之路上的巨大隐患。

    实际上,职业陪诊员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为传统的医疗服务拾遗补缺——因为导医服务供给不足,所以患者不得不自行购买。而这样的状况,正在得到重视和缓解。

    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提出建立0级至5级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指出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为指导各地、各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正式发布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随着智慧医院建设的加速升级,智慧门诊已成为门诊业务的“互联网+”新形态。通过分诊排队叫号、多媒体信息发布、自助服务、地图导诊等系统,智慧门诊可以实现排队叫号、专家排班信息显示、宣教信息播放、自助查询、地图导引等功能。不难预料的是,如果智慧门诊成为各大医院的“标配”,公众的寻医问诊之路将不再艰难,以门诊“跑腿”为主要业务的职业陪诊员,也将因此失去用武之地。尽管如此,对于一种新兴职业来说,智慧门诊的推广仍然是一件好事——只有剔除了那些低附加值的简单服务内容,才能迫使职业陪诊员加速向专业化服务转型,并在此过程中确立职业规范,清除害群之马。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职业陪诊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风口,关键取决于职业陪诊能展现多少技术含量与专业素养。只有人工智能与专业服务合二为一,才能改善就医环境,拓展职业空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评论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基金·证券
   第12版:基金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保险
   第17版:资管
   第18版:投资
   第19版:商业案例
   第20版:与老板对话
   第21版:区域·地产
   第22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3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4版:地产
   第25版:地产
   第26版:医药·健康
   第27版:医药·健康
   第28版:地产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游戏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能源·化工
职业陪诊员的出路在哪里?
社区养老如何破局
加快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