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阳琛石英婧上海报道
被誉为“东方香榭丽大道”的上海市淮海路,一直是这座城市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
《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显示,6月1日之后,上海市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沉睡了两个月之久的淮海路也正式苏醒。6月6日晚,在出示72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健康码,并扫描场所码、数字哨兵之后,《中国经营报》记者接连进入了优衣库、耐克、Muji等品牌位于淮海路的旗舰店,夏日新品与优惠折扣不断吸引顾客进店选购。
“当下勇士队对阵凯尔特人队的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勇士队当家球星库里的球衣短短几天就卖断了货。现在人流量大概有疫情前的六七成,不少顾客来店里选购新款短袖和运动鞋。”一名耐克旗舰店工作人员向记者说道。
除了淮海路,上海南京西路、徐家汇、豫园等主要商圈纷纷开门迎客。同时,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也拿出促销大礼,配合“线上购买、线下提货”新方式促进消费力的回归。
多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6月全面复工初期,面对消费者压抑多时的需求,商场可能会迎来一波客流的高峰,也会带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反弹。疫情也会倒逼零售企业在消费者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努力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推进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经营效率、降低成本让利于消费者,这更能从长期促进消费。
核心商圈率先复苏
路上的行人、车辆逐渐多了起来,炫丽的灯光重新照亮,港汇恒隆广场、美罗城、汇金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商业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今天来挑选一支新口红,希望用新妆容迎接复工,没想到店里还上了很多新品。封控两个月,家里的护肤品存货快用完了也要补补货。”在南翔印象城MEGA的丝芙兰门店,一名正在试妆的顾客向记者说道。
据了解,南翔印象城MEGA是上海市嘉定区首批复工复市的商业综合体,于5月31日率先恢复营业,仅在当天便有近50家商户正式开门迎客,涵盖超市、药房、美食、咖啡饮品、零售服饰等,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印力上海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南翔印象城MEGA,印力集团旗下的松江印象城、七宝万科广场于5月26日、5月27日恢复营业;莘庄维 印象城于6月1日重新开门迎客;AI PLAZA西岸凤巢的奥乐齐超市以及漕河泾印象城的T11超市也恢复了线上运营。
作为黄浦区第一家复商复市的商业综合体,早在5月23日,位于黄浦江畔的BFC商场开门迎客,包括馔外滩精品超市、京都之家、阅外滩书店等在内的近200个品牌门店陆续恢复线下营业。
而在距离BFC不到1公里,上海城市名片之一的豫园商城已于5月28日恢复线下营业。6月1日起,豫园商城所有门店开放,营业时间也恢复到往常的早10点至晚10点。
同一天,在盛开郁金香和暖心咖啡氤氲的香气下,上海新天地迎接来第一批客人以及踏入写字楼复工的白领。街边则挂满了五彩缤纷的节日气球,市民们纷纷拿出手机兴奋地拍照留念。
“5月底较早开业的项目多为区域内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些购物中心项目,而且对闭环等防疫要求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市场研究部董事张琳认为,6月全面复工初期,面对消费者压抑多时的需求,商场可能会迎来一波客流的高峰,应在对商场客流的把控、如何令消费者方便的通行等方面多下功夫。
记者注意到,在上海新天地,高峰时段时常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利用手持查验设备及时疏导人流避免聚集。而在Shake Shack、陶陶居、蔡澜等网红餐饮门店,不少顾客自觉间隔两米已经排起了长队,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扫码点餐、自提取餐显得井然有序。
而在徐汇区的徐家汇商圈,路上的行人、车辆逐渐多了起来,炫丽的灯光重新照亮,港汇恒隆广场、美罗城、汇金百货、太平洋百货等商业也恢复了往日的生气。
6月2日,记者走访港汇恒隆广场发现已有超过九成的门店恢复营业。无论是LV、Gucci、PRADA等奢侈品牌,还是Zara、喜茶、优衣库等大众品牌均集聚了不少人气。
“封控这么久不觉初夏悄然而至,很多品牌门店的新品夏装已经上新,从上到下拿上几套衣服直接上身,这样的购物体验和快乐是线上购物体会不到的。”家住附近的朱女士感慨道。
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商业地产部主管魏建历表示,从山姆超市等商业项目的爆满,可以看出上海市民的消费力依旧在。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家下降了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也越发看重性价比,这倒逼商业地产企业需要提质增效让利于消费者。
“线上+线下”消费释放
在上海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餐饮零售商户仍以“线上订,线下送”的营业方式为主,不少商户平均营业额已达到正常营业额的六成左右。
端午节是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后的首个小长假,不少市民、游客来到豫园商城,佩香囊游览九曲桥,寻找上海的老味道。而豫园商城内南翔馒头店、宁波汤团店、松鹤楼面馆、春风松月楼等一众知名老字号也以“线上+线下”方式与市民重聚。
以素食素点闻名的春风松月楼是豫园商城内首批复工的“老字号”,素菜包、鹿茸菇素肉包等多款招牌素食产品从6月初便开始线下供应。端午期间,春风松月楼又推出了两款素粽子:紫米八宝粽和净素赤豆粽。
据春风松月楼门店负责人介绍,以紫米为主的八宝粽包含了多种豆类、五谷等食材,特别受到中老年食客们的欢迎。赤豆粽作为传统粽子的“甜党”代表,“很多上海人吃的时候喜欢蘸上一点白砂糖,这也是关于端午美食的最初记忆。”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上海各大购物中心、百货商场,餐饮零售商户仍以“线上订,线下送”的营业方式为主,不少商户平均营业额已达到正常营业额的六成左右。
对此,印力上海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商户减轻经营压力,印力上海鼓励各项目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以缓解疫情对商户的冲击,围绕社区及园区办公企业需求,开通餐饮外卖、零售企业微信群、团餐大单订购等专属渠道,并不断探索尝试借助科技、第三方力量满足消费者线上线下购物需求。
“压制两个多月的消费需求释放,同时叠加‘6·18’活动,必定会带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反弹。”在张琳看来,商业地产项目业主可以通过与租户更紧密的合作,推出一系列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光顾。尽量营造干净整洁、舒适轻松的氛围,来引导消费者体验商场内的一些新意。
“面对疫情对实体商业造成的冲击,如何在疫情结束之后抓住机遇,尽快实现全面复苏是我们思考的重点问题,利用促销手段帮助租户提升销售业绩,带给消费者和市场足够的信心和力量。”瑞安新天地商业总监陈纯说道。
陈纯表示,此前,瑞安新天地商业项目的线下活动按下了暂停键,推广计划也顺应做了调整。如今,对原本的线下活动做了多套调整预案,从情感关怀和促消费着手,涉及吃喝玩乐、健康生活主题、文化艺术互动等多领域,希望尽快提振商户信心。
而据印力上海负责人介绍,印力上海将以节假日、暑期等特殊时间为节点,推出4大主题活动,不仅为商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的市场活动和数字化渠道,也能满足后疫情时代不同消费者的多样消费需求。
“疫情影响下,短期来看商业地产将面临客流、营业额、租金和出租率下降的风险;从长期看,对日常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魏建历认为,在人、货、场的三边关系中,商场更要解决的是“人与场”的归属感关系,商户要解决的是“人与货”的关系。
魏建历表示,在高度内卷、消费力下降、不确定性增强的后疫情时代环境下,抓住“人”才是商业地产企业最重要的努力方向,既要提高会员的归属感与黏性,也要提高权益含金量、回访率、复购率、客单价等指标。此外,数字化交易是链接人和实体场景、提高上述客流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也是购物中心保持竞争力最好的工具。
“如何加快复商复市,其实更多还是需要政府明确的政策引导,在市场面临不确定因素时坚定信心非常重要。商业地产企业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新意的线下消费场景,相信上海的商业氛围会迅速归位。”张琳进一步说道。
相关报道详见B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