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南 童海华 北京报道
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由于动力电池中的锂、镍等资源稀缺、价格暴涨,动力电池回收行情火爆,甚至出现了折扣系数倒挂的情况。
国家能源署曾预测,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模将达到1648亿元,或成为一个新的爆发行业。目前,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也正逐渐被重视。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的开发进度,同时,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热度正在不断攀升。“一吨三元锂电池回收价格最低也在2万元,最高可达5万元,有时候一天一个价,不过还得看具体的型号、电池状态等情况。”一位个体电池回收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落实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无疑也具有缓解供应瓶颈,平抑原材料价格的经济效益。”宝马方面对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贯彻循环理念,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珍稀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不仅仅宝马等整车企业开始重视回收工作,不少新能源上下游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一天一个价可上门服务
有专家认为,近期动力电池回收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市场上囤积居奇等炒作行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日,记者从电池回收商处看到了一份回收清单,废旧三元锂电芯软包单体一公斤回收价格为50元。据悉,电池状况良好,最高回收价可达5万元一吨。18650三元锂电池为一公斤28元,铁锂电池则为一公斤6元。不仅如此,有不少电池回收商向记者表示,废旧动力电池一天一个价,可以高价回收动力电池废料,并且针对体积较大的电池可提供包邮服务或者上门收货服务。
浙江省某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采购部经理杨毅表示,今年以来折扣系数最高时涨到了145%,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只有70%左右,已经翻了一番。据了解,折扣系数是动力电池回收中特有的计价方法,一般以新货市场价格作为参考基准,并按照一定折扣系数打折回收。以往一般是60%-70%回收,而现在折扣系数倒挂,涨到超过140%。
过去一年,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锂、钴、镍等电池原材料持续飙升,导致电池组出现价格上涨。目前,原材料的价格仍在波动,锂的价格今年5月比去年初高出7倍,钴价和镍价都涨了约一倍。
锂云母开采加工企业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春晖表示,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的需求大增,而国内锂盐开采主要集中在青海、江西等少数地区,在高价推动下,锂资源开发进程加速,但受开采和尾矿处理难度大、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增量有限,使得价格持续上涨。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供需紧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500万辆。
有分析认为,此轮废旧电池回收价格的上涨,供需关系紧张和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虽是源头,但也不乏投机炒作成为推手。
“眼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存在不正规的市场采取竞价方式回收电池的现象,经正规渠道回收的仅有30%左右。”有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延莉表示,一些中小企业,本身并不具备动力电池的报废回收能力,甚至都没有资质,它们只是利用拍卖等手段争夺退役动力电池等资源,然后进行倒卖,这些被倒卖的退役动力电池并没有流入正规渠道,而是被简单拆解后就流向了“黑市”,挪作他用。这种非法操作在推高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价格的同时,也给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增加了很多隐忧,扰乱了行业正常发展。近期动力电池回收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市场上囤积居奇等炒作行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巨头争相进入动力电池回收赛道
国家能源署预测,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模将会达到1648亿元,或将成为一个新的爆发行业。
不断涌现的回收商只是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一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并逐年增长,预计2025年累计退役量将达78万吨。预计2021-2025年,国内镍、钴、锰、锂等金属回收市场价值将超过400亿元。与此同时,国家能源署曾预测,未来10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模将会达到1648亿元,或将成为一个新的爆发行业。
据了解,根据国家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对于报废的动力电池,主要有梯级利用和回收再生两种处置方式。
具体来看,梯级利用是将电池的使用寿命延长,即将剩余容量较高的退役电池在低要求的电池领域进行二次使用;回收再生则通过干法、湿法等特定回收工艺筛选再生得到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回收的电池,可以经过炼制,形成再生可利用原料,供上游厂商生产销售。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得到了重视。
目前,不少企业也正在扩充回收产能。据了解,天奇股份至2022年末,扩产技改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形成年处理5万吨废旧锂电池的能力。与此同时,天奇股份全资子公司赣州天奇循环拟投资3.8亿元扩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产能,投产后可年处理15万吨磷酸铁锂电池。
记者注意到,近日,格林美董秘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格林美2022年将正式完成各类动力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产品的产能释放,回收量达3万吨以上,梯级利用电池包出货量将达2-3GWh,增长100%,电池废料黑粉制造10000吨以上。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
目前,这些回收龙头企业也正在建立深度的“朋友圈”。5月12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与长江电力、三峡水利及绿色基金管理公司签署合资备忘录,各方通过合资设立电池资产管理公司方式,开展涵盖电池系统集成、电池产品租赁及销售、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一体化电池资产管理服务业务。5月20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北京卫蓝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共同从事预锂化负极材料及回收等相关业务。6月7日,天奇股份公告显示,公司与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关于锂电池回收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拟在锂电池回收资源化利用领域构建深度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锂电池回收再生利用闭环产业链。
比亚迪作为最早一批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车企,也是最先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工作的,目前已在全国设立了近40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蔚来汽车选择与宁德时代、国泰君安等企业共同投资了电池资产公司“蔚能”,目标不只是做回收,而是要做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福特汽车宣布与美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合作,致力于建立电池回收和电动车电池的供应链。宝马集团则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级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实现国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并将分解后的原材料,例如镍、钴、锂等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