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晖北京报道
在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目标下,如何深挖跨业态数据安全流动与共享,正成为大型金控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相比单一法人金融机构,金控集团拥有的信息及数据具有金融属性多元化和数据海量化的特征,在数据融合中也带来了不少痛点。如何通过联邦学习技术打破壁垒,促进银、证、保、信等多业务数据的协同共享,是当下业务中的重要挑战之一。”光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科技”)副总经理向小佳近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据悉,光大科技自2019年起在国内金控领域首先发起联邦学习应用研究,目前相关技术在光大集团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向小佳认为,从当前强监管的态势来看,传统方式下的数据共享几乎是不可能的,隐私计算是这项业务的必由之路。在政策、法律、公司治理和技术等几大影响行业发展的变量中,技术最有可能率先扮演破壁者的角色。
金控数字化面临数据共享挑战
《中国经营报》:数据共享与融合被认为是金融数字化的关键一环,相比单一金融机构,金控集团在数据共享中面临哪些特有的业务痛点?
向小佳:金控集团通常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资产管理等不同属性的多种金融牌照,在金融和非金融业务之间也有交叉。
从实践看,由于数据覆盖范围广泛、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关联关系复杂等原因,多法人机构并跨产融业态使得金控集团面临强监管。另外,金控集团又有数据融合、数据共享的强烈需求,希望通过多机构间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带来更多价值。
从整体看,在数据共享上,金控集团面临着“不敢、不愿、不会”的痛点。去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正式实施,明确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等要求。出于审慎保守角度,金控集团普遍面临“不敢共享”的难题。
从数据分布看,金控集团企业内部往往差异大,常存在数据要素分布不平衡的情况。在缺乏平台支撑和公平激励的前提下,数据共享的意愿相对缺乏。而从技术应用看,数据共享相关的技术创新尚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联邦学习还是多方安全计算都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不会共享”对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造成了一定挑战。
以光大集团为例,其业务横跨金融和实业,版图覆盖境内境外。既要强化内部的数据治理,还要考虑跨机构、跨法人主体的数据整合,面临着上述政策法规、公司治理以及技术突破等几方面挑战。而在这些挑战中,技术最有可能实现率先突破,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当前,新技术家族“A、B、C、D、E、F、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联邦学习以及5G)发展火热。从全球范围看,隐私计算已被公认为当前保护数据权益安全共享和个人隐私的主要技术手段,通过隐私计算技术达成数据合规流动是一种必然。
《中国经营报》:数据融合在金融数字化的过程中非常关键,技术和机制保障都很重要。光大科技在促进集团层面数据共享上做了哪些顶层设计?数据共享可以给整个集团带来哪些增量价值?
向小佳:从定位看,光大科技承载了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光大集团中长期“敏捷、科技、生态”战略转型的使命。金控集团旗下包含各金融业态,作为统领角色,如何调配旗下数据资源是关键。此前对待业务,我们更多是从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独立的视角去看。而在数据实现共享后,从全局视角看,就可以实现跨机构、跨客群的业务和服务。
以光大集团为例,为了充分保护个人数据隐私,集团在数据治理框架、数据协同方案、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信任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设计。在数据权限控制、数据加密存储等传统数据安全处理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技术应用,采用了联邦学习、零知识证明等隐私计算技术,完成数据保留在本地前提下的多方联合建模,实现数据安全、赋能价值增值。
从广义的视角看,数据共享是金控数字生态圈愿景下的一整套体系。这套体系最底层为数据共享,即数据要素层面的共享;中间层是隐私计算等创新技术的共享,这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最上层是数据价值的共享。数据共享流通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持续赋能业务,从而促进业务生产力大幅提升。
下转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