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靖斌广州报道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和“十四五”时期重大项目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设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基础设施体系化水平、运行效率和防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式基本实现绿色转型,设施整体质量、运行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为了让基础设施运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础设施质量明显提升,以及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位于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以及云浮等地,也在围绕“绿色经济”这一关键词,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激活绿色发展优势。
然而,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仍任重而道远。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孙文华博士对此建议,由于我国各地城市的发展现状不一样,城市发展的目标不一样,需要因地制宜,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公园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为目标,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规划》的出台,为协调区域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上,这也是广东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与难点。
2022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需加大力度解决,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促进共同富裕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仍需持续改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有待加快。
《规划》则指出,要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享、协调互动,加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机制。强化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
要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划建设区域交通、水、能源、环卫、园林、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协同建设区域生态网络和绿道体系,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还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以及生态网络体系,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配套建设,提高一体化监管能力。
事实上,为了推动城市群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广东将清远、韶关、河源、梅州以及云浮等地规划发展成为北部生态发展区,作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领头羊”标杆。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成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这也是广东补齐中小城市短板,缓解珠三角城市广州、深圳等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的典型。
那么,广东又如何在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建设过程中,既缓解了特大城市“城市病”,又将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将加快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步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各市壮大县域、镇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矿业等,积极发展农产品种养和深加工、乡村旅游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深化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梯度转移,推动各功能区深化产业统筹、项目对接。
事实上,通过建立区域协调体系。以及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广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已有所收获。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亦指出,2022年广东已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192万亩,实现矿山复绿693公顷,治理违法建设2.5亿平方米,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077处,整治削坡建房风险点近4万户。同时大力推进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新投产海上风电549万千瓦、光伏发电225万千瓦、抽水蓄能70万千瓦。
绿色基建广东案例
事实上,广东之所以得以在北部生态发展区推动绿色转型,将地区“短板”变成“潜力板”,也得益于地方政府敢于招商引资,“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模式。
为最大限度提高土地综合使用效率,位于广东省清远市的水头镇引进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中核汇能公司,发展全镇域20万千瓦农光旅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是水头镇首个农、光、旅三产融合项目,占地1300亩,主要分布在王田、新联、铜溪、桂元、桂田、西田、新7个行政村。
据了解,该项目为清远市佛冈县中核汇能乡村振兴农光互补光伏电站(一期),位于水头镇和迳头镇,由中核汇能公司投资,占地面积约4000亩,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20204.7万千瓦时,每年营业收入9153万元,年均税收1900万元左右,每年股息分红100万元左右,带给参与项目农民土地及劳务收入每年6000元以上。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农业+光伏发电+旅游”有机结合,做到“上能发电、下能种植”,还有一个亮点是旅游效应。同时作为新能源项目,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投产后能节约燃煤7.2万吨。“光旅一体化项目建成后,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王田村环境优美、靠近圩镇、人流量大等优势。”
而水头镇现有28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水头镇乡村振兴公益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正在推进农光旅光伏项目(第一期)、魔芋产业项目、动漫IP现实基地、绿道网建设等22个重点项目。
接下来,水头镇将全力以赴在强党建、旺产业、美生态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拼出“水头速度”,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同时,还将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发挥水头镇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其余乡镇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努力探索更多的“水头经验”“水头模式”。
而这些新模式的探索经验,也正符合“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发展基调。
孙文华认为,“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过往的基建不同,它“以人为本”推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完备。尤其注重“绿色智能”,注重体系完善,同时它也充分考虑了现代化城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系统化解决问题。“我国城镇化率已高达64.72%,城镇化规模第一,城镇化速度第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原来粗放型城市发展转向绿色智能化发展。可持续成了重要的支撑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趋于稳定,基础设施的能级逐步提升,此次‘十四五’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型升级的一个方向性政策。”
尽管此次“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更趋“人性化”,但孙文华建议地方政府在施策过程中,仍需根据“顶层设计”来因城施策。“我国各地城市的发展现状不一样,城市发展的目标不一样,需要因地制宜,从顶层设计入手,以‘公园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为目标,解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