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资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募老将“奔私”年内194位基金经理跳槽

    本报记者易妍君广州报道

    继董承非、周应波等转战私募之后,年内又一位知名基金经理从公募基金离职。

    日前,上投摩根基金公告称,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上投摩根行业轮动等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孙芳因个人原因离任,上述基金,将由倪权生、陈思郁、李博等基金经理接管。《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资管”)内部获悉,孙芳已经入职,并出任投资总监,负责投资业务。“若有其他高管职务(任命),待银保监会任职资格核准。”

    整体上,公募基金经理的流动依旧频繁。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共有194位基金经理离任。记者注意到,相较去年同期,今年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职人数仍处于“小高峰”。仅7月以来,就有58位基金经理离职。同时,年内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较多的公司,以大中型基金公司为主。

    离职人数基本与去年持平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194位基金经理从原“东家”离职。

    在公募基金行业大发展、基金公司考核从严的背景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数量仍然处于近年来的“高峰”段。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全行业共有194位基金经理从原“东家”离职。去年同期,对应的数据为213位,而2020年同期,离任基金经理共有172位。此外,2021年全年,离任基金经理人数达到321位,创下2017年以来年度基金经理离职的最高纪录。

    此外,截至目前,今年年内,公募基金行业新聘基金经理人数达到428位。同时,178家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变动率的平均值为26.07%。去年同期,基金经理变动率的平均值为27.51%。

    天相投顾基金分析师杜正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三年基金经理离职数量来看,2022年年内离职基金经理数量,与2021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均超过2016年至2019年的年度同期水平。这表明近几年内,的确存在基金经理变动加剧的情况。

    基金经理流动较快的原因,“是由于国内基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带来业内人才的频繁流动。”他进一步谈到,综合来看,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可能涉及:离开行业、转管理岗、跳槽到其他公募基金公司或者“奔私”。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内离职的众多基金经理中,不乏资历深厚、专业能力突出的知名基金经理。这类基金经理选择离职,大多数是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8月19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告了公司副总经理、基金经理孙芳的离职事宜。公开资料显示,孙芳于2006年12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担任投资经理的年限超过10年。离职前,她管理4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最佳任职回报高达496.17%,年化回报20.14%。

    与此同时,从年内的情况来看,绩优基金经理转战私募基金的趋势较为明显。如公募老将董承非、周应波,中生代知名基金经理崔莹以及新生代基金经理刘博、葛晨等,这几位在今年内离职的基金经理,几乎都选择了私募基金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下一站。不过,他们“奔私”的形式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有的成为了私募基金公司的股东,有的则在新东家担任了投资总监职位。

    在杜正中看来,随着国内基金市场的发展,阳光私募行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知名基金经理“奔私”屡屡发生。对于知名公募基金经理来说,“奔私”一来可以追求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二来能够有更好的激励。从趋势上看,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奔私”预计还将长期存在。

    有公募基金经理曾告诉记者,私募基金的超额业绩报酬相对公募基金更丰厚,对于绩优基金经理而言,其个人收入会实现大幅增长,当然前提是在不同的投研环境下,这些基金经理依然能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但管理公募金更能带来个人成就感,每个人对投资的认知不同,因此在职业选择上自然存在不同理念。”他坦言。

    从基金公司层面来看,今年年内,离职人数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占比较高。其中,大型基金公司在年内新聘的基金经理人数普遍超过了离职人数。但也有个别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经理人数少于离职人数。

    基金经理变更或影响业绩

    相较而言,历任基金经理人数越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长期业绩有可能表现更优。

    从历史情况来看,基金产品更换基金经理之后,其后续业绩表现,主要依赖于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水平。而通常情况下,对于绩优基金,基金公司也会慎重选择后任基金经理,以确保基金业绩的稳定性。

    以今年年初更换基金经理的某偏股混合型基金为例,其前任基金经理管理时间接近7年,且业绩较好:2019年~2021年,该基金连续三年跑赢了同类基金单年度平均收益率及沪深300指数。新任基金经理自1月下旬接任该基金后,当前任职回报超过3%,超基准回报达到13%。

    需要提及的是,基金产品变更基金经理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上任基金经理业绩不达标,继而被替换。这种情况下,基金的业绩表现已经差强人意,后任者要想扭转局面,依旧面临较大的挑战。

    总体上,就单只基金而言,如果更换基金经理的频率较高,其中长期业绩表现则有可能落后于同类基金。

    根据Wind统计数据,在变更过基金经理的存续基金中,当前历任基金经理人数较多的基金多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具体来看,自基金成立之日起,目前约有59只基金的历任基金经理人数达到10位及10位以上,且人均任职年限大多在2年;对应的债券型基金共有12只。业绩表现方面,上述5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只有23只基金,近三年业绩跑赢了同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相较而言,历任基金经理人数越少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长期业绩有可能表现更优。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为例,该基金自2011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由基金经理杜猛管理。截至8月24日,该基金最近五年的回报达到153.02%,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73.54%,基金的业绩基准为49.93%。不过,也有个别成立8年以上的基金(由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其近3年、近5年的业绩均未跑赢同类产品。

    杜正中指出,基金经理变更必然会对基金业绩有所影响。他谈到,如果按偏股型与偏债型基金区分,相较于偏债型基金,偏股型基金在业绩、规模两方面均受基金经理变动影响较大,表现更为敏感。具体来看,偏股型基金业绩波动主要集中在-20%至+20%之间,部分偏股型基金出现了规模缩水近400亿元或是规模增长近300亿元的情况。因此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基金经理变动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方向需要具体分析。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购买的基金发生临时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则需要特别注意。

    “投资基金本质上是投资于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经理。对于基民来说,应当增加对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风格的了解。当持有的基金出现基金经理变更的情况,应当仔细分析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并根据投资策略与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杜正中提醒。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家居
   第21版:文旅
   第22版:地产
   第23版:航空·物流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游戏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能源·化工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公募老将“奔私”年内194位基金经理跳槽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四季度CPI大概率回落
债权转让暨催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