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银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率先探路第二增长曲线 招商平安交卷零售“期中考”

    本报记者秦玉芳广州报道

    零售业务业绩表现一直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关注焦点。近日,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作为零售业务转型先锋的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其零售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从业绩指标来看,上半年两家银行零售业务营收稳步增长,但营收及利润同比增幅持续收缩,两家银行都在通过新的业务模式转型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以实现对客群的优化和深耕运营。

    银行业务分析人士认为,进入零售业务智能化发展的3.0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是提升银行客户精细化运营的关键,上半年以零售业务为主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人+数字”的运营模式建设方面更为关注,未来投入力度还将持续加大。

    上半年零售业务遭受冲击

    年初以来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及零售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冲击。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两家银行的零售业绩优势持续凸显,零售业务营收持续增长,占总营收比均超五成。

    中报显示,上半年招商银行集团零售金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77亿元,同比增长8.16%,占营业收入的54.48%。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

    营收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两家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及利润同比增速下降。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营收同比增幅降至4.4%、利润总额从去年6月底的148.9亿元降至139.2亿元;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营收、税前利润同比增速也降至8.16%、14.35%。

    针对增速下降的原因,平安银行在中报中分析指出,年初以来受国内疫情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及零售业务发展受到一定冲击,该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该行加大零售资产核销及拨备计提力度,导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也表示,今年受到信用卡和按揭收缩的影响,零售信贷业务增速不达预期,上半年零售信贷仅完成预算的30%左右,与往年相差较大。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这两年零售业务增长空间本来就越来越小,上半年疫情反复叠加宏观经济影响,加剧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压力;今年以来,信用卡消费、零售信贷等生息业务增长不理想,中收占比较高的基金代销规模出现明显收缩,整体来看零售业务发展压力很大。

    不过,上述两家银行在零售客户规模和管理客户资产规模(AUM)等指标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为12205.3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财富客户为120.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4%,其中私行达标客户为47.4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招商银行零售客户1.78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2.89%;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指在本公司月日均总资产在5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客户)402.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58%。

    客户基础持续扩大的基础上,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也屡创新高。中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招商银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117177.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1%,其中,管理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总资产余额95713.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2%。平安银行截至6月末实现管理零售客户资产3472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1%,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余额15539.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财富客户120.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4%。

    上述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表示,近两年来,随着零售业务增长趋缓,银行都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驱动,重点聚焦在如何做大客户基础和做好客户经营上。

    平安银行在中报中明确,报告期内该行深化推广“五位一体”新模式,持续推进信用卡和借记卡双卡融合打通,推动综合经营、协同发展,强化全渠道综合化获客及全场景智能化经营。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上半年平安银行客户基础不断优化,优质客群增长迅速,其中财富及以上和私行客户显著高于总客户增长。

    招商银行也在中报中指出,报告期内该行零售金融从银行视角转向服务客户视角,整合运用银行多维服务内容,深化客户分层分类,加强优质客户的获取和经营,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年初在业绩发布会上也强调,将继续扩大客群基础,优化客群结构。

    智能化驱动客群深耕

    以数据化智能化驱动的新的业务模式,可以实现AI、远程、线下等多维度业务的协同。

    数字化、智能化运营能力,是银行实现全客群精细化经营的关键。

    在银行业务人士看来,实现零售业务发展最难的是低成本获客、业务拓展及风控管理能力,尤其零售转型进入下半场后,如何进一步下沉市场、激活长尾客群金融需求,对发力零售业务的银行来说都是巨大挑战。

    2021年,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部分银行纷纷启动二次转型,通过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大零售、大财富管理发展模式,拓展综合化获客和精细化客群经营能力。平安银行构建了以综合化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开放银行“五位一体”为核心的智能化银行3.0模式;招商银行也建立了以“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为核心的3.0轻型银行运营模式。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认为,在传统客户分层经营模式中,90%的长尾客户因为服务成本太高,往往得不到照顾,以数据化智能化驱动的新的业务模式,可以实现AI、远程、线下等多维度业务的协同,确保存量客户的全面经营,为零售业务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在谢永林看来,新的业务模式下,数据驱动是客户经营的核心。以数据为基础,AI为内核,银行通过精准客户画像可以基于场景数据精准分析客户需要,通过高效组织内部各个资源渠道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这对于零售金融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目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资产业务,利用新的业务模式服务长尾客群,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消费金融需求,将成为银行重要的增量收入来源。这些消费有真实需求、真实场景,资产质量更加可控。”谢永林指出。

    招商银行中报也明确,报告期内,该行围绕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和3.0经营模式升级;持续夯实数字化中台体系建设,支撑全行零售客群分层分类经营。数据显示,上半年招商银行信息科技投入53.60亿元,同比增长6.03%,占全行营业收入的3.26%。

    招商银行也在强化线上渠道能力建设,持续升级“人+数字化”能力。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智能财富助理“AI小招”上半年服务用户487万户。

    此外,谢永林也透露,平安银行将“五位一体”的模式也复制到了综合金融的渠道经营管理上,以有利于更高效地挖掘客户需求。“通过数据驱动和AI智能化赋能,‘五位一体’的模式使得银行在获客及客户服务方面更加精准。”

    上述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人士认为,当前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重点是做好存量客户的深耕和客群结构的优化,不管是陪伴式服务还是客户需求的精准挖掘,都依赖更加精准的客户大数据画像和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体系支撑;长期来看,未来银行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还会持续加码。

    招商银行在报告中指出,未来将加强金融科技能力建设,打造“数字招行”;以“人+数字化”、更加精细化的客户分层分类经营为抓手,不断提高财富管理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家居
   第21版:文旅
   第22版:地产
   第23版:航空·物流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游戏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能源·化工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率先探路第二增长曲线 招商平安交卷零售“期中考”
无卡无折业务升级“刷脸”替代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