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新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投试水债务重组

    本报记者石健北京报道

    近日,有城投公司债务重组方案在市场上流出。根据协议条款,投资人将作出一定的让步,其权益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减少对投资人的影响?城投公司面对债务重组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袁荃荃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城投债被纳入债务重组的范围,建议以试点的形式有序开展,目的在于确保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确保金融市场总体稳定。”

    建议试点制

    结合存量城投债规模大小、利差高低等因素,预计针对城投债的债务重组大概率会从少数省份率先试点。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开始,有少量城投公司相继出现非标逾期的情况。随着兑付工作一直未能妥善解决,今年开始,已经有城投公司开始进行债务重组工作。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2020年开始,多地监管部门出台政策压降城投非标业务,实际上就是在给一些存在风险的城投公司敲响了警钟,从源头遏制风险。但是,由于部分城投公司的债务体量较大,最终还是走向债务重组。”

    某从事破产重组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债务重组是在不改变交易对手的情况下,经过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协定或者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债务重组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人影响较大,要作出一定的让步,重组公司通过进行超长债务展期、延付利息,将损害投资人利益关系,债务重组主要涉及债券和融资租赁。债务重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债务人转让资产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的债务重组方式。第二种债务人将债务转为资本,债权人的债权转为股权的债务重组方式,俗称债转股。第三种减少债务本金,降低利率变更还款方式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与此同时,天风证券关于城投债务重组的研报也提到,对于债权人而言,展期和重组都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重组概率较低,借新还旧和展期概率较高。投资者需要合理分析在总体债务风险可控背景下,上述操作对于投资组合的影响。

    Wind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存量城投债的规模达到13.81万亿元,在信用债总体规模中的占比达到52.48%;存量城投债的数量为18722只,在信用债总体数量中的占比达到64.65%。显然,城投债已占据信用债市场“半壁江山”。另外,据中诚信国际研究,2022年城投债到期及回售规模或超3万亿元,城投债务规模呈现增长趋势。

    对此,袁荃荃认为,对于债务重组,城投首先应该保持审慎态度。“城投应该保持‘零违约’的态势。如果需要进入债务重组的,应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对于今年已经有城投公司进入债务重组模式,袁荃荃建议,如果城投债被纳入债务重组的范围,应该在中央的严密部署之下,建议以试点的形式有序开展。“结合存量城投债规模大小、利差高低等因素,预计针对城投债的债务重组大概率会从少数省份率先试点,原因在于部分省份的区域已被市场所充分预期,且存量债券规模较为适中,针对其辖内的城投债开展债务重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风险相对可控。同时,对于存量债券规模过大的省份,无论是属于强区域,如东部沿海省份,还是弱区域,如西南等地区,针对其辖内的城投债开展债务重组都不具备推行条件;对于存量债券规模偏小的省份如西北等地区,针对其辖内的城投债开展债务重组基本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具备较好的推行条件,若经评估认为确有必要开展的,也很有可能较早试点。”

    可选方案

    债务重组中较多采用“展期+降利息”的方案,也有一些采用“展期+调升利息”的方式促成债务置换,此外还有一部分采用资产抵偿的方式,债转股的情形最少。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并未有城投公司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公布“一揽子”的债务重组方案,只有针对少部分债务与部分相关债权人协商进行重组的情况。

    袁荃荃告诉记者,从实践情况看,目前实施过债务重组的城投公司主要包括以下特征:一是资产质量一般,流动性较弱,即时变现能力一般。但中长期而言有相对稳定且持续的变现能力,比如拥有收费路产、租赁物产、旅游景区等;二是存量债务规模较大,短期内集中到期债务较多,偿债能力暂时性不足。但中长期而言有望通过资产运营、业务开展、外部支持等产生利润和现金流,并逐渐充实偿债资金,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从市场上已有的案例来看,债务重组中较多采用“展期+降利息”的方案,也有一些采用“展期+调升利息”的方式促成债务置换,但这种处理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城投公司的偿债压力,实质上却又增加了利息负担,此外还有一部分采用资产抵偿的方式,债转股的情形最少。

    对于化解存量债券的具体举措来说,袁荃荃建议,一是采取“展期+降利息”,通过展期来缓解债务到期的需求,通过调降利率来实质性减少利息负担;二是现金偿付,通过对持有的资产如商业用房、酒店、厂房等,进行处置和获取政府支持来取得一定的偿债资金。需要提醒的是,资产处置过程较为漫长,且过程中要防止因过度压价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获取政府支持应注意合规,避免涉及违规新增隐性债务和虚假化债;三是采取资产抵偿,直接把资产转移给债权人以抵偿债务,但考虑到金融机构接手相关资产后会面临运营上的挑战,所以符合条件的资产较为有限;四是由城投公司和债权人共同寻找符合条件的资产收购方,把资产和债务全部带走,也即债权人需要重新与资产收购方就偿债方案协商约定,新方案下的债务利息也会较原债务利率有所下降,但应高于“展期+降息”形式下的利息水平,原因在于变更偿债主体后,债权人所面临的回收风险可能会加大,需要有更多的风险溢价以促成这一选择。

    袁荃荃认为,在当下的背景之下,还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参与城投债务重组,“可以整合优化国有资产,将优质的资产、资源等注入到城投公司,提升其信用资质,增强其再融资能力,降低其融资成本,同时提高其资产运营效率和造血能力,逐步通过经营收益来化解存量债务。”

    今年以来,防范化解隐性债务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1月发布《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落实地方政府化债责任和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允许融资平台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存量隐性债务,与金融机构协商采取适当的展期、债务重组等方式维持资金周转”。

    从上述文件内容来看,城投公司债务重组是可能涉及隐性债务的。对此,袁荃荃认为,实践中,城投公司进行债务重组是否涉及隐性债务并不确定,原因在于每一笔债务是否属于隐性债务是很难从公开市场查证的,需要更层次地调查。总之,城投公司在提出债务重组方案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自查,最好能同时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客观评估自身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以准确地判断自身是否符合进行债务重组的相关条件,否则即便提出了债务重组,也很难被债权人信服和接受。不过,目前来看,城投公司所开展的债务重组都经过了各方的严密论证,方案制定方面也比较谨慎,与债权人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充分,风险总体可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家居
   第21版:文旅
   第22版:地产
   第23版:航空·物流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游戏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能源·化工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城投试水债务重组
城投转型走进深水区 提升投融资能力急需“补短板”
上接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