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9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秘期货“增收不增利”

    本报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

    当前中国期货业正处于“加速跑”阶段,风险管理业务已然成为重要引擎之一。

    近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也公开表示,推进期现融合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鼓励期货经营机构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创新开展仓单融通、基差报价、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等风险管理业务,特别是在服务中小微企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3年期货公司以风险管理子公司形式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开启以来,我国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公司数量和备案业务的公司数量逐年递增,风险管理相关业务规模倍速增长,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幅度超过60倍。与此同时,从期货经营机构的上半年业绩情况来看,风险管理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公司拉开差距、拓展收入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风险管理业务占比提升

    从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期货行业整体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4.59%,其中部分期货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如永安期货(600927.SH)净利润同比下滑将近六成。

    具体而言,多家期货公司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以4家A股上市的期货公司为例,永安期货上半年营收195.51亿元,同比增长17.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下降57.27%。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瑞达期货(002961.SZ)身上,其实现营业收入约11.98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21.32%。南华期货(603093.SH)和弘业期货(001236.SZ)则营收净利双降。

    本报记者注意到,营收与净利润增速的巨大鸿沟,问题或是出在风险管理业务上。通常来说,期货风险管理业务主要由经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期协”)备案设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包括基差贸易、做市业务、场外衍生品、合作套保和仓单服务等。子公司通过开展上述服务赚取仓单管理费、风险管理费、投资收益及相关收入。

    近年来,随着期货公司重点发力风险管理等创新业务,上述期货公司的营业总收入构成中,风险管理业务收入占比最大,普遍超过60%。

    并且,风险管理子公司往往是影响期货公司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南华期货营收净利同比分别下降19.61%和12.95%,其风险管理子公司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5亿元,同比下滑23.21%;净利润亏损590.9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128.62%。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期货公司营收“大头”的风险管理业务,对净利润的贡献却并不高。根据弘业期货半年报披露,其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的营业收入为5.78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7.55亿元的比重为76.56%;净利润为776.39万元,占公司净利润3525.49万元的比重仅为22.02%。

    有受访期货业内人士坦言,“现阶段,期货风险管理能做大公司流水,却难增厚利润。”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风险管理业务虽极大拉动了期货公司营收,但同时也带来了高昂的成本负担。其中,瑞达期货这项业务的成本支出更是大于收入。2022年上半年,瑞达期货风险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7.62亿元,营业总支出7.7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92%;其风险管理子公司瑞达新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达新控”)的净利润亏损593.66万元。

    而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永安期货风险管理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21%,同比增加0.61个百分点;南华期货的毛利率是1.01%,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

    毛利率低系会计原因

    某券商系期货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期货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根源在风险管理业务下的配套贸易。当前期货风险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场外衍生品、基差贸易和做市业务三部分,配套贸易属于基差贸易的范畴。

    “配套贸易通常是由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为贸易商提供服务,不牵扯其中的货物,但又全程参与贸易。”上述期货公司人士进一步表示,产业链上下游的贸易商缺少流动性,就由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先行垫付货款,子公司收取相应的保证金和利息。当贸易商与下游进行交易时,期货公司就再做一次业务。这其中垫付货款产生了大量的成本,交付货物又带来了大量的营收。

    据了解,在上述业务开展过程中,如果贸易商担心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管理子公司则可以通过提供场外期权等服务,为其进行风险管理,产生更多的收益。“但这部分收入与配套贸易产生的流水无法相提并论。”

    “导致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毛利极低表象是因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只反映现货类的贸易业务营收,现货贸易毛利率低是市场共同的特点。”今年5月24日,瑞达期货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对于“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毛利率极低”作出回应。

    瑞达期货方面还表示,从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实际业务上看,与现货相关的期货对冲套保、做市商业务和场外衍生品等主营业务的收益,都体现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实际上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利润率和收益率水平并不低。随着公司引入的做市业务和场外衍生品专业团队的到岗,可以预期,未来风险管理的利润率和收益率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浙商期货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衍生品相对专业,且风险管理子公司近十年才刚成立,很多业务也比较复杂。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同时涉及金融衍生品和实体经济,所以传统的财务模型较难对期货公司的数据作出客观公允的分析与评价。”

    前述浙商期货负责人还表示,“要知道基差贸易本身的利润来源是基差,而基差相对货值是很小的比例。如果允许用净额法的形式,把销售收入减去采购成本的差作为基数计算收入,相对是更公允的处理。同时这种处理对合并报表以后的收入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未来将成利润爆发点

    “虽然风险管理业务毛利率极低,但相关业务不仅有助于期货公司更好地与产业客户、专业机构客户建立业务联系和进行资源整合,还可通过配套贸易了解相应大宗商品的库存情况,树立其在部分大宗商品领域的价格话语权。”某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市场各类投资者对风险管理和投资的需求不断凸显,风险管理业务更是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中期协党委书记、会长洪磊9月6日公开演讲表示:“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作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综合实力、业务模式、服务水平均得到较大提升。风险管理公司通过开展基差贸易、仓单服务等期现结合类业务积累经验与客源,并逐步向场外业务过渡,探索含权贸易等新模式,多种方式服务实体经济。”

    据了解,2013年2月1日,期货公司以风险管理子公司形式服务实体经济模式正式开闸。至今,中国的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已发展了9年多的时间。根据中期协发布的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数据概览,近十年间,风险管理公司设立备案的公司数量和备案业务的公司数量均增加了4.5倍,截至2022年6月份数量分别为99家、94家;总资产、净资产和业绩也不断呈增势。

    其中,自2013年至2021年,风险管理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均不断增长,分别由25.16亿元、16.45亿元增至1245.02亿元、322.24亿元。同时,风险管理公司的业务收入不断递增,由34.48亿元增至2628.59亿元;净利润在2018年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后继续上涨,2021年风险管理公司净利润达20.79亿元,较2013年的0.33亿元增长63倍。

    在前述浙商期货负责人看来,风险管理子公司兼顾了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服务商的职能,相对传统经纪业务而言是非常超前的,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也初见雏形,很多制度相信会逐渐完善。在金融服务实体的大背景下,风险管理业务对期货公司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期货公司也将会迎来更快的发展。

    受访业内人士还指出,这几年很多期货公司都对子公司增资,侧面反映了风险管理业务对期货公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永安期货向永安资本增资8亿元;瑞达期货向瑞达新控增资1.5亿元。

    瑞达期货6月21日向券商基金等调研机构表示:“对公司业务有一定的贡献且未来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的风险管理业务的利润爆发点还是在未来,预计近两年会逐步有所体现。”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银行·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物业
   第22版:地产
   第23版:家居·建材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信托公司“血拼”资产证券化
揭秘期货“增收不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