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江湖
文/蒋光祥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
如同选购基金一般,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要研究投资经理的过往操盘水准,尤其不能再只盯着银行门口小黑板上粉笔写出来的那几个阿拉伯数字看。
借用“雪糕刺客”的定义思路,最近不少投资者将实际到期收益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差甚远的银行理财产品,戏称为“理财刺客”。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实际兑付收益达不到业绩比较基准,乃至出现亏损的情况,这两年并不在少数。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达基率均值为67.4%,这说明有超过三成的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未达到业绩比较基准甚至亏损。而达基理财产品,平均超额收益也仅为18BP(即比原定的基准高出0.18%)。尽管在“业绩比较基准”之前通行的“预期收益率”,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已经成为历史。但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受众,尤其是老年受众看来,并不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银行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的是数字多少,到时就应该有多少。理财不是股票也不是基金,与自己跑银行存钱并无两样,利息稍微高一点而已,虽然写的是既不保本也不保收益,但还敢真给我亏了不成? 因此而不解乃至投诉的大有人在。
众所周知,资管新规实施后,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已完成净值化转型,尤其是大一点的银行更是纷纷申请设立自己的理财子公司,由理财子公司来单独完成理财产品的运营操作。他们所发行的理财产品基本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并非约定收益,投资人很可能因市场变动而蒙受损失,如果有的产品不设止损点,理论上可以一直亏完。对投资者来说,一直听“狼来了”,直至最近真的见识到了,暂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宏观背景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数次降准,资金超预期充裕,债券利率大幅度下行,信用利差明显缩窄。而银行理财产品类型多为固收类资产,债市收益率下行之下,“欠配”(有钱买不到收益率稍高、安全性也不差的资产)成为业内的主旋律,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达标自然成问题。即便仓位里面包括了股票等权益型资产的理财产品,结合今年结构性分化明显,“赛道股”纷纷迎来调整的行情,挣钱并不是易事,一旦亏损还会“擦完”固收部分的收益。
二是理财产品的运作方式“今非昔比”,管理人没办法再和以往一样弄一个“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池子”,每期理财产品等于往里面兑水,要兑付了就舀一勺出去,即便有部分资产没挣钱或是浮亏,处置起来也比较从容,只要理财产品还在发。同时过往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还包括不少“非标”(和债券不一样,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相对于标准化债券来说,收益率自然要高不少。对于之前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影子银行角色这一点上,学界曾有所共识。都知道信贷业务必须与相应资本金系数挂钩,可以避免贷款规模的盲目扩张。而具有明显特征的资金池理财产品,之前却缺乏相应规制,一度迅猛扩张。使得商业银行尽管发行的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但因为背靠理财池,基本可以“刚性兑付”。投资者“全天候”获得相应收益的背后,是全部风险被转移至商业银行,尽管在短期内促进了理财业务的快速膨胀,但无疑隐患巨大。因而,银行理财产品的规范化、净值化转型是大势所趋,理财池被打破后,每天的净值理论上必须根据底层标准化资产的净值来公布,是亏是赚,当天稍晚或第二天大家就能都知道,这无疑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机理上所发生的深刻质变,对于管理人的运作水准和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结合上述原因和最近债市、股市市场的表现,业内对“理财刺客”的出现便可以理解,不过隔行如隔山,对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就太意外,因为其预期回报并没有调低。但是,正如当初偶发债券违约被视为“破天荒”,迄今已经见怪不怪一样,这种“理财刺客”出现的频率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在中国的投资者教育史上,势必会占有自己的篇幅。有人可能会认为,业绩基准不如索性定的低一点,以避免这种落差。但长期以来,从当初的预期收益率,到现在的业绩基准,这一隐性“刚兑”承诺对理财产品的销售引导仍然较明显,各家机构之间的定价机制互相“参照”,最后自然水涨船高。好玩的是,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公募基金,同样也有业绩比较基准,却少有基民当回事,甚至完全不知道还有这回事。这背后的原因也有两点,一是证监体系下的公募基金更多选用沪深300、中证全债等市场化成熟指数作为自身的业绩比较基准,这样可以实现更加公允的定价。而银行理财产品目前还习惯用具体底层资产,比如某几个券种的收益值或者收益区间作为呈现出的业绩比较基准。二是客户群体的差异,抛去大类资产配置这一原因,买股基和买理财的,自然不是同一群人,对于产品盈亏的接受度截然不同。尤其是针对第一点,据悉监管部门已经召集业内理财公司研讨,规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希望形成行业共识,防范不当或者违规展示对投资者造成的误导,有效促进打破“刚兑”,带给投资者更加理性的购买预期。
不过,今后大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最终可能将难免要在“无奈”中,适应产品净值起起伏伏的人生。如同选购基金一般,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要研究投资经理的过往操盘水准,尤其不能再只盯着银行门口小黑板上粉笔写出来的那几个阿拉伯数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