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上海北京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报告对共同富裕政策进行了细化和延伸,首次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新要求,在关注财富分配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财富积累的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需要注重三点:财富积累机制的可持续性;对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把握好再分配政策与激励政策的相容和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对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支持、完善财富积累所使用的法律及金融机制,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的法律、金融工具。如何通过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完善金融工具从而助力“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将成为金融机构展业重点。
完善财富积累机制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吴丹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首次被提及,是对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财富积累重要性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要求市场更加注重财富获取和积累过程中的规范性、合法性,促进财富积累规范机制的逐步形成,促进国家财富积累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财富积累机制如何规范? 植信投资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秉文指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可以从劳动和企业经营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两个层面来理解。
具体来看,张秉文分析,在劳动和企业经营收入层面,要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调依法守法劳动和经营的红线,这里的“规范”也不能仅仅理解为“限高”,而是要形成机会公平的分配机制,鼓励多劳多得,给中低收入群体指明勤劳致富的方向。
“另一个层面则是财产性收入,也就是投资者的财富积累。由于财产性收入形成于资本、不动产等运作较为复杂的市场体系当中,市场规则的缺失或不足可能会给操纵、垄断市场等不规范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因此,要建设好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的规范运行机制,消除违法违规收入产生的制度失位,让财产性收入形成的机制更为规范。”张秉文如是说。
张晓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需要注重三方面:
一是财富积累机制的可持续
性。这个可持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财产的保护是可持续财富积累的前提;其次,财富积累过程中应避免两极分化。财富(资本)的积累扩张是其本性,任其无限积累,最终会走向反面,这就是不可持续。因此,需要通过各类制度与政策安排,包括税收、规制、反不正当竞争以及倡导慈善公益等举措,避免财富积累过程中的过度分化。
二是对财富积累机制的规范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规范财富积累要依法进行。累进税制、房地产税、遗产税等都需要在结合国情、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序推进。
三是把握好再分配政策与激励政策的相容和平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富积累仍然是促进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就当前的财富分配状况来看,再分配力度需要加大,但也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再分配政策与激励政策的相容和平衡。过强的再分配政策可能成为反向激励,抑制市场主体的创造性和活力,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可能会压抑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这是需要努力避免的。
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都应发挥重要积极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撰文指出,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财富积累中的不同定位,通过理清市场和政府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中的不同定位,不仅有利于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还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弱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杨灿明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来看,初次分配遵循效率原则,在每个人获取合法财产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基础作用,同时政府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分配遵循公平原则,以平抑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公正问题,这依赖于政府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实现;三次分配遵循道德原则,是对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有益补充,政府应当鼓励个体或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同时警惕过度干预。
坚守合规底线
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撰文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将会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导向。
李实分析,我国居民财富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越发凸显,居民财产差距扩大的速度已经超过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并且反过来加剧了收入差距。必须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这方面的重点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消除市场的垄断和操纵行为,提升市场运作的公开性与透明度。要继续加大反腐力度,尤其要杜绝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中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使得财富的来源更加公平合理,同时选择有利时机推进相关税制改革,以调节财产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吴丹表示,对金融市场参与者来说,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意味着需要更重视“取财有道”,依赖投机取巧,甚至走非法敛财之路,都是极为不可取的,投资者应依法依规开展投融资活动,未来由资本良性健康循环创造的财富将会越来越多,而市场操纵、内部违规交易等资本市场乱象将会越来越少。
北京锐辉家族办公室创始人李嘉亦认为,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要求下,一般企业的监管和规范要求会向上市公司的标准看齐或者参考,总体来说,企业经营会越来越正规和合规,同时,企业主作为高净值人群,也会需要用更多的金融工具去帮助自己把财富做规范留存,包括税筹、企业的治理。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净值人群应更加关注财富的安全性,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对于企业家而言,可通过把慈善结合到企业经营和金融投资中,来帮助提高税收效率,降低税负;政府既要培养财富向善的文化氛围,同时短期内也需要一些政策引导,比如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引导慈善意愿。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将进一步支持、完善财富积累所使用的法律及金融机制,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的法律、金融工具,这也为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提出更高要求。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精准实施税收监管。多个省市相继推行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监管方式,逐步实现智控征管。
加拿大国际董事研究院副院长张轶指出,一方面,高净值人士应重新审视个人及企业的整体税务合规性,以合规为基础,结合家族资产全球布局、结构性调整、财富传承等新目标,优化相关规划;另一方面,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促进了高净值人群的财产保护,高净值人群的收入来源、纳税也更加规范,这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在家族信托产品上做相应的投资架构设计。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一是要利用好自身信息优势,不断促进金融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积极拓展普惠性金融服务,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做出应有贡献。二是要积极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在规范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过程中,既要服务好高净值客户需求,也要服务好大众长尾客户需求。三是要更加注重理财资管业务的规范发展,严格落实资管新规等监管要求,防范杜绝影子银行风险苗头,为客户提供收益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吴丹认为。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单训平律师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开展财富管理业务时,金融机构一定要“KYC”,了解你的客户,了解客户的资金来源,从金融的视角看财富,高净值客户关注财富的保值增值;从法律的视角看财富,高净值客户更关注财富的权属与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从业规范财富管理》,从服务流程、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等方面对财富管理从业者的执业标准进行了详细的界定。这一标准被业内解读为对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