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丽娟北京报道
伴随国际环境的严峻复杂,“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已不仅关乎14亿人民,更事关全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繁荣发展也为稳定全球经济及经贸关系提供了强大动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无疑是一系列决策部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对中国来说,努力增加“稳住”的确定性因素,才能应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刘尚希认为,当前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年度预算安排,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打破财政的“不可能三角”。这个问题,国外已有类似实践。比如在居民收入断流的紧急状态下,可以采取财政货币一体化政策措施。
“不确定性”风险挑战
全球治理规则正从既有规则下的“波动性变化”转向重构规则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
《中国经营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确定性”成为一个高频词,尤其是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干扰,基于这样的背景,你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
刘尚希: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经济界普遍认同的看法,但在不同语境下,其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
通常的理解是,不确定性会引发风险,这种风险往往是公共风险,由于市场主体和居民难以识别和应对公共风险,从而会导致预期转弱,并带来经营、投资、消费等行为趋向收缩。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看,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三重压力,实际上就是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结果。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不确定性呢? 我认为,世界大变局加大了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现阶段世界各方力量正在发生巨变,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不断发生,逆全球化态势持续强化。因此,有观点认为,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已经终结,过去形成的全球分工合作的产业体系和供应链也处于重构之中,各国都在想方设法重构自己的供应链,以寻求本国安全。
这种大变局,也影响着全球治理规则,包括经济、金融、贸易、投资等内容的调整。具体来看,就是全球治理规则正从既有规则下的“波动性变化”转向重构规则过程中的“趋势性变化”,这种“趋势性变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中国经营报》:在新的全球治理规则调整之前,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倡导的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逆全球化,但尚不足以构建一种新的全球秩序。伴随世界大变局的推进,你如何看待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刘尚希:我认为,在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确定之前,全球无序混乱动荡的状态仍将持续,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动作,也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世界无序发展的状态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企业成长环境带来深刻影响。这些影响可能短期内并不会很直接,甚至还可能出现逆转,但长期看,将对我国的企业、居民的行为以及全社会预期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怎么开放”的问题。一直以来,开放都具有双向和多边的特点。在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开放代表着“国家能力”,没有足够的国家能力,想开放也很难实现。
当全球“有序红利”不复存在,“无序风险”指数化上升时,中国也需要深度嵌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尤其是在全球动荡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提升国家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当前我们必须有一个全球宏观视野,能以超越国家的整体观视角来看待大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要努力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尤其是要提升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实现数据跨境流动,大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提升,国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
政策要稳定社会预期
在财政政策方面,当前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年度预算安排,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打破财政的“不可能三角”。
《中国经营报》:微观层面,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今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纾困帮扶政策,以提升市场主体和居民的信心,从对冲经济不确定性角度看,你认为当前政策的纾困效果如何?
刘尚希: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稳就业和稳收入作为宏观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也是当下的应急目标之一。
总体看,就业和居民收入关乎社会稳定和基本民生,目前的思路是:一方面,以保市场主体为主,待市场主体经营好转后,间接保居民收入,但是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也需要时间,尤其在宏观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出台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有利于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早日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是通过中央转移支付直达地方财政,对失业和困难群体进行帮扶。比如,我国灵活就业群体已经突破2亿人,现有的低保救济政策并不能覆盖新出现的困难群体。
因此,可考虑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改进帮扶方式和技术手段,借鉴疫情防控的方式方法,更加高效、精准地触达目标群体,有效遏制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居民生计风险的蔓延。
在财政政策方面,当前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年度预算安排,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打破财政的“不可能三角”。这个问题,国外已有类似实践。比如在居民收入断流的紧急状态下,可以采取财政货币一体化政策措施。
疫情发生的三年里,很多居民和家庭收入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可以考虑类似的政策安排。
《中国经营报》: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政策将缓解刚性支出压力作为稳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具体落实方面,你认为当前应该如何让政策更接地气,以发挥更好的提质增效作用?
刘尚希:面对一些居民就业困难和收入下降的严峻形势,我们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拓宽思路,并及时推出新的应急举措,同时要抓住稳就业和稳收入,避免经济风险进一步扩散为社会风险,从而为稳住经济大盘创造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加大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比如,在政策出台前,相关部门可以先做一些政策实验和模拟评估。在分析评估阶段,要与市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而不是关起门来各自制定政策。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宏观环境下,相关政策的出台需要更加审慎、更加包容,要让市场主体更可预期。只有当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才能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也才能更好地稳定预期,共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