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楚涵蒋政上海报道
宠物行业热度持续。随着天元宠物等企业的上市,近年来饲养宠物群体人数不断上升,宠物经济的现状以及前景引发关注。
宠物产业规模正不断上升。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0.2%。根据京东宠物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实体市场规模将达1158亿元。
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宠物产业主要分为宠物食品、宠物用品以及宠物医疗与服务行业。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向记者表示:“宠物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好的领域。此前肯德基可达鸭、星巴克猫爪杯的火爆都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于宠物的热爱。随着年轻消费者的不断增加,品牌在打造上要遵从更加时尚、更加适配宠物的大趋势。宠物食品领域则要向更加健康、营养等角度去进行打造。”
宠物产业快速发展
11月18日,天元宠物在创业板上市。在此之前,宠物行业企业路斯股份、源飞宠物都在今年上市。
除此之外,宠物行业国产新品牌不断崛起,比如RedDog红狗、帕特、尾巴生活等。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8月尾巴生活完成8000万元A轮融资;2020年至2021年,帕特完成三轮融资,A+轮融资金额达数千万元。
在此背后,中国的宠物产业正在快速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达2953亿元,同比增长33.5%,2015年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20.2%,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3942亿元。
在宠物产业消费需求的变化上,布兜创始人白宁向记者表示:“在最早期的时候,消费者并没有宠物食品的认知,觉得宠物吃家里的饭也可以,而现在的消费者在养宠物的过程当中非常清楚宠物是需要用专用食品以及用品的。其中,一部分消费者认知比较高,会知道宠物更适合哪些食品和用品以及如何匹配。”
白宁告诉记者,基于以上变化,产品端以及供应链端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原来一些工厂只做干粮或者膨化粮,而现在做零食的工厂也比较多。无论是品牌端还是供应链端,很多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去布局一些带社交属性的零食。”
根据记者了解,从品类上来说,宠物食品行业主要包括主食、各类零食以及功能性补剂等。在用品方面,则包括猫砂、猫窝等以及智能带电类的用品如智能饮水机、智能猫砂盆等。
根据京东宠物发布的《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察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份额增至46%,宠物主粮占比34%,成为最大细分品类。其中,烘焙粮增长速度最快,京东宠物烘焙粮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高达96倍。
尾巴生活创始人连姝凝向记者指出,不同类目的价值是有高低的。“类目价值的高低是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频次、复购黏性等决定的。在壁垒方面,主食类目高于用品类目,因为主食是比较注重安全性的类目,长期做主食类目建立的品牌心智的价值会比较强。这是属于比较难建立,但是一旦建立就比较稳固、易守难攻的类目。而宠物用品是属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同时对于产品创新比如工业设计上的创新有要求。由于准入门槛比较低,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另外,宠物用品复购频次低,导致长期的黏性和长期的ROI(投资回报率)没有食品类目好。”连姝凝表示。
未来空间大
记者了解到,宠物产业目前在供应链端面临挑战。在产能方面,连姝凝向记者指出:“目前宠物产业的供应链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头部的、优质的供应商比较稀缺,这导致这些头部供应商的产能比较供不应求,被一些有订单体量以及合作信任度的头部品牌垄断。”
而以上情况就导致行业里出现一些现象。“对于头部的供应商而言,处于完全不缺订单的情况。这使其没有很强的自身品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驱动力,导致出现一些投诉和品控问题。这是3亿元至5亿元规模和体量的品牌绕不开的一点。因此当品牌到达3亿元至5亿元体量的时候,就有动力自己建厂,一方面是为了建立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加强对于原材料溯源的管控以及对于供应链管理流程的掌控。”连姝凝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小红书、知乎等各种社交平台,确实存在部分关于宠物食品品质的投诉。
对此,连姝凝表示:“实际上,很多时候并非产品的品质问题。首先,不同猫的习惯、喜好不同,比如有的猫从小到大只爱吃干粮,有的猫只吃冻干。这导致它们对于一些品牌的产品会表现出不爱吃的情况。另外,当猫在特需阶段像是换季、温度变化以及敏感期等情况下,在吃某种品牌食物的时候出现软便、便血情况,可能就会出现类似网上对于产品的投诉。当数量多了之后,就可能引发公关危机。而品牌自有工厂可以更容易监控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给用户一个更透明的追溯。”
宠物行业中国品牌正在崛起。天猫“双11”宠物品牌销售战报显示,根据“双11”品牌累计GMV排名,国产品牌麦富迪排名首位。排名第二、第三的则是美国品牌皇家和渴望。
根据白宁观察,在终端消费市场上,已经从最早期时候的70%到80%由国外品牌占据,到了目前国产品牌占大多数的情况。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比一直在不断提升。
对于目前国外与国内供应链的差异,连姝凝表示:“主要的差距在于两方面。一是在肉源方面,溯源到上游供应链的源头,海外的肉源品质会更好,同时价格反而还会更低。这是在上游供应链的源头上成本和品质方面的差距。而决定一款食品好坏的根本因素其实就在肉源上。国内整体的肉源在品质、成本上相较于国外优势不够。二是在工厂的管理能力以及品控方面,海外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对于工厂的安全口碑是非常看重的,在品控上管得非常严。”
在目前的宠物食品市场,国产品牌在低端、中端以及高端各层都是有的。连姝凝认为:“不同的价格定位背后的难度和考验也是不同的。对于中高端定位的品牌,其挑战在于产品力、产品的创新能力、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链接以及有效传递品牌价值观等。如果品牌是将用户定位在追求性价比的大众群体,其难度就在于搞定成本控制、品控和供应链,来确保品牌能够在合理的成本和定价水平的基础上保证食品安全。”
同时,在连姝凝看来,目前我国的供应链是可以打造出中高端产品的。“以湿粮罐头以及各种干粮食品来说,本身的工艺并不复杂。决定产品好坏的是品牌选择用什么样的成本(原材料等)去做。只要能够给工厂更高的成本空间去选用更好的原材料,同时去做更好的溯源追踪,其实是可以做出中高端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