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郝亚娟张荣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2022年以来,多项金融政策加速落地,通过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实体经济平稳发展。其中包括下调LPR,以及金融机构在助力实体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领域创新服务等。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金融“组合拳”发力
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力度,推动增加有效投资和消费,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这是2022年年内第二次降准。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这次降准可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将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降准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后,可以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此外,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年内两次下调。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20日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2022年1至11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9.91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截至11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人民币贷款余额21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同期,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10.99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从11月份金融数据看,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8837亿元,同比多增3158亿元。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加7367亿元,同比多增3950亿元,已连续四个月同比多增,企业部门信贷需求强劲成为11月金融数据的亮点,特别是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连续大幅多增,12月中期借贷便利(MLF)也进行了超额续作。因此,在流动性支持上,可通过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为金融机构投放中长期信贷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加大对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流动性支持来提升其中长期信贷投放能力。同时,也可考虑在资本补充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支持金融机构满足监管要求,夯实风险抵补能力。
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直接融资比重,也成为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2022年,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便利直接融资和民企债券融资的举措,进一步提高了直接融资效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22年1—9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共有265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融资金额为4791亿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直接融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市场的市场属性极强,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直接融资更适宜于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通过助推技术创新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还存在一些堵点。梁斯指出,主要表现为直接融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注册制改革牵引下,企业股票融资规模明显上升,但股票融资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我国尚未完全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区域结构、行业金融资源分布存在差异,发达地区、城市金融资源集中度更高;商业模式仍有短板,“敢贷、愿贷、会贷”机制有待完善。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任务,也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的题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文章指出,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推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指出,在新形势下,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聚焦如下方面:
一是服务实体产业升级,助力新发展格局。围绕巩固和扩大产业链供应链环节的优势,以及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的目标,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产业链的研究,立足自身能力和禀赋,积极探索支持产业链升级的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的支持,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增加高新技术制造业信贷投放。
二是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积极探索数字普惠创新。小微企业繁荣发展是解决就业、促进民生的重要途径。从实践来看,随着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一些中小企业可能依附于大企业的产业链,继而成为细分领域的“隐性冠军”。此外,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农村和农户需要的不再只是小额的初期启动资金和流动性资金,大型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建立会使得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更大、更集中。面对这些变化,各类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如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场景等),增加对优质中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并继续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合理适度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三是践行共同富裕,强化金融服务民生。具体到金融业务上,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围绕重点人群(如新市民、老年人群以及农村居民等)的生产、生活需求,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四是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支持低碳转型。在绿色发展的长远目标下,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为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将绿色金融纳入公司治理,探索绿色金融业务的特色化发展;加快制度建设,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完善相关制度,逐步构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风险管控、统计监测、信息披露、尽职免责等绿色金融管理制度;改进信贷政策,按照科学审慎的要求,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明确绿色信贷重点支持、限制和禁止准入领域。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撰文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提是金融自身必须健康和强壮。对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股票市场,更要制定多种政策支持、引导风险投资等多形式股权投资的发展,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深入研究实体经济的新情况、新发展、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方式、风险管理模式。特别是一些新兴科创企业、新兴产业等,它们有许多不同于传统行业的运行特点和风险逻辑。支持这些主体,不是简单地降低风险门槛,而是要认真研究这些行业、产业的运行特点和风险逻辑,在不降低风险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创新有效的支持方式和服务产品。
具体到促进直接和间接融资方面,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建议,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增强还本付息能力;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产市场体系,简化上市融资流程,合理降低企业发债条件限制,尤其是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上市融资门槛;指导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合理评级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框架设计,强化风险预警评价;加快推进金融稳定基金的筹资、设立工作,完善风险处置机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增强市场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