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陈晶晶
“如何花钱”是保险行业贯穿2022年全年的思考。
从监管出台的文件来看,2022年以来,《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关于加强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关联交易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接连出台,“持续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进一步增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等说法也频频出现。
据中国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5万亿元,其中投向各类债券的配置余额为10.1万亿元,配置占比增至41.16%,创2014年以来的新高。
临近年末,银保监会表示,正在抓紧研究谋划2023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一系列监管政策措施。在有序推进优化保险资金运用方面,银保监会将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
“放管服”政策升级
自2020年起,我国在保险资金运用方面进行了“大踏步”改革,不仅扩大了保险资金运用范围,也对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机构投资管理监管进行了深入优化,有效完善了我国保险资金监管体系。在“放管服”总基调下,2022年银保监会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保险资金运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年初,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按照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求,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合理增加融资供给,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显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2022年保险资金投资的重要目标。
据记者梳理,这一年,银保监会出台了保险资金支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继续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引导保险资金依托多元化投资方式和工具,直接对接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助力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例如,优化保险资管产品登记流程,加大对重点项目和领域的投资支持力度。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请做好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工作的函》,推动有关政策靠前发力,引导保险资管业协会和中保登公司优化产品登记流程,对于募集资金投向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产品,建立产品绿色登记通道,对于符合条件的产品予以优先受理和登记,更好服务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战略融资需求。
据悉,在推动保险资管产品创新创设方面,提升了股权融资支持力度。监管部门引导行业机构和自律组织积极稳妥开展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业务创新工作,提升保险私募基金市场化运作水平,支持保险机构综合运用各类股权产品,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中小企业和重点领域企业股权投资。
2022年8月,银保监会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提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综合能力,印发《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构建体系相对完备、特色更加鲜明的保险资管公司机构监管制度框架,引导保险资管公司夯实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能力,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更多优质中长期资金。坚持市场化导向,进一步优化业务经营规则,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保险资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投资运作提供更加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此外,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大盘蓝筹股票的投资,加大对新经济、民营企业股票和债券等的投资支持力度,将理财产品、债转股投资计划等纳入保险资金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渠道。
花样输血实体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资金在通过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股票等方式参与实体经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基础上,还通过各项保险资管产品对实体经济进行支持。
如险资通过配置债券,为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国计民生、服务实体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战略配售、公募REITs等方式,为区域协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双碳”战略实施等重点领域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据了解,“中国人寿—云南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计划(首期)”首笔90亿元资金以股权直接投资的模式,为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华泰-中国商飞债权投资计划”发行规模3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国产商用大飞机项目;“平安-渝资光电基础设施永续债权投资计划”发行规模68.8亿元,投向属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产业的京东方平板显示产品生产线。2022年12月15日,中信保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中信银行成都分行共同推进的“中信保诚-四川港投基础设施绿色债权投资计划”正式设立,资金主要用于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项目建设。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资管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协会共登记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保险私募基金404只,规模7867亿元。截至2022年10月底,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共登记(注册)2757只,规模超6万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业一直践行绿色投资的理念,积极参与风电、光伏等绿色投资。
平安人寿方面向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平安人寿通过资本市场、非资本市场投向绿色、普惠、社会责任投资(ESG)的累计规模约6480亿元。2020年以来,平安人寿通过“深圳能源项目”“中国广核项目”“国电投黄河项目”等项目投资超130亿元,支持风电、光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近期,中国人寿总规模100亿元的国寿金石华舆风光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基金设立和首笔出资,未来将主要投资于中车集团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
保险资管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多元化的产品模式大力促进了保险资金与优质重点项目的良性互动,在商用大飞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节能环保、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保障住房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影响力的产品线和明星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方面,特别是公募RE-ITs试点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参与REITs投资。
公开数据显示,自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以来,保险机构通过战略配售、网下配售、二级市场交易、发行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多种渠道参与公募REITs投资,深入践行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截至2022年10月末,共有66家保险机构参与公募REITs一级市场认购,总投资金额约100亿元,约占同期公募REITs募资总额的16%。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基金以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项目运营周期较长,强制派息分红,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保险资金长久期属性相匹配。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基金,既能更好满足保险资产长期配置需求,又能拓宽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注重“专精特新”
2023年,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力点将在何处?
2022年12月20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王朝弟公开表示,2023年做好经济金融工作至关重要。
王朝弟进一步表示,为2023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要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包括扛起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使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更好服务“专精特新”企业。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发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记者梳理发现,多地银保监局已发文明确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例如,深圳银保监局联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工信局和市金融局印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健全服务体制机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创新要素支撑、打造良好外部生态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出台20条具体措施。
江苏银保监局在官网发布《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参与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称,积极参与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文件,明确健全梯度培育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强化保险服务等支持措施。
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投资”)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按照创新引领、市场导向、统筹协调、风险可控的原则,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目前,从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来看,保险资金监管政策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空间:一是借鉴国际惯例,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资金保留一定比例进行自主投资,进一步提升保险机构的投资自主权;二是适度放松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里的相关技术性指标;三是险资内部要尽快提升投资能力。
“中保投资主要以三大类投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一是通过战略配售,参与科创板IPO项目,例如华大制造、巨一科技、高凌信息;二是通过股权投资,即通过PE的方式投资专精特新‘小巨人’,包括融通高科、如鲲新材料;三是通过投资股权基金、创投基金以及S基金等,引导保险基金、社会资本更多地投资专精特新企业。”贾飙进一步称。
“未来,在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过程中,保险资金要更加精准地发力,重点支持高端芯片、航空航天、基础软件等先进制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以及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曹德云认为。
显然,在高质量发展时代,险资作为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机构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未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