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驱策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绘聚蓝图

第03版
绘聚蓝图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大厂“数实融合”成效渐显

    文/本报记者李静

    “数实融合”之下的数字化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是护航实体产业“穿越风浪”的重要抓手。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加速。

    互联网公司是数字经济的主力军,近几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向消费者服务为主,拓展至助力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从三一重工、国家电网、宝钢股份等行业龙头的数字化转型,到广布全国的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实践,不少都能看到来自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众多互联网企业的身影。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三年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服务42万家制造企业、覆盖26个行业、开放超过4900个工业APP、设备连接数量297万台;百度智能云已经与汽车、电子、能源电力、钢铁、化工、水务等超过22个行业的300多家标杆企业建立合作,并且为超过18万家工业企业提供服务;京东的“三网通”供应链体系已经服务了超过800万家活跃企业客户。

    将业务从To C拓展至To B,互联网企业探索着属于各自的实现路径;在助力实体经济,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时,互联企业也给自己新添了一条增长曲线。

    角色转变

    当互联网从To C行业巨头转变为To B的数字化赋能者时,无论是用户、业务,还是经营思路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To C和To B业务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都大有不同。

    例如过去百度的业务主要面向C端消费者,所以此前的研发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但服务于企业的百度智能云开始进入工业领域的时候,负责百度智能云业务的百度副总裁李硕发现:“研发资源只覆盖这几个城市是不够的。工业企业董事长或者企业家有一个心理上的距离——我的供应商应该在我的50公里范围之内”。为了拥抱行业的这个特点,这两年百度将运营下沉,陆续在很多工业园区附近建百度智能云的平台,来快速得到客户信任。

    虽然京东是从实体中长出来的企业,但客户群从C端消费者变成B端企业或G端地方政府,向客户售卖的东西从商品变成了解决方案或者系统软件,在经营理念、销售策略上和To C的业务完全不同,这对京东来说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京东零售云供应链优化团队负责人王旭东表示:“企业服务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户资源,另一方面是打磨产品。To B业务对京东来说是一个新业务,在客户资源积累方面不如To C业务;另外,To B业务开展时需要不断地在企业之间寻找可以合作的机会点,需要不断地加深团队成员的专业性,更需要不断地打磨我们的产品。”

    在过去几年的探索过程中,腾讯投入到非常多的行业做数字化解决方案,由于扩张的步伐太快,最终也影响到了整个To B业务的利润率。

    “过去从项目最早的对接,到产品的研发以及后期的交付和售后,一揽子全部都是腾讯自己做。2022年开始,腾讯只保留自己从事核心研发工作,研发之后由服务于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来负责交付给具体行业的具体企业。”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自我调整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百度是最早开始探索业务转型的企业之一。如今,百度智能云正在成为百度的第二条增长曲线。2022年第三季度百度非在线营销收入为人民币65亿元,同比增长25%,主要受云及其他AI驱动业务的推动。百度方面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给云业务的落地推进带来挑战,但智能云依旧保持了积极健康的增长势头,营收同比增长24%。

    2022年百度智能云做了一个重要的动作——从低利润率项目转移到高利润项目。

    而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的转型其实和业务的健康发展有关。改变过去追求收入规模的做法,主动砍掉一些利润率不高的业务,同时基于自研产品做被集成的工作,对于腾讯来说利润率也更好。

    “2022年CSIG(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是在健身,让我们的肌肉更扎实。”汤道生说,“我宁愿做一个150斤的强壮个体,也不想要200斤的虚胖。之前追求收入规模的做法,其实不一定适合腾讯。”

    在2022年第三季度,腾讯来自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收入达到448亿元,占总营收的32%,超过了游戏收入。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占总收入比重超30%,成为腾讯第一大收入来源。

    与腾讯有所不同的是,京东则是围绕供应链大力度投入,推进从单点到链网融合的产业链接,促进整个供应链产业链提质增效。

    起初,京东以自营零售的方式赋能实体。后来,随着业务范畴扩大至物流、科技、自有品牌等,京东打造出并不断完善货网、仓网、云网“三网通”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在服务于实体经济中创造价值。

    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认为:“供应链不仅是实体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更会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价值。”

    融入产业

    全国工业百强区江苏泰州海陵区有上万家企业,当地正在以新能源产业园为起点逐步推进“零碳城市”的建设。对零碳园区管理者来说,亟须建立一个可以全面收集、分析、管理各类能源数据的统一平台。腾讯发挥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携手港华能源共同打造了“港华智慧能源生态平台”,该平台能够打通园区中各企业的用能数据,通过智慧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整个园区的用能进行精准调配,最大程度地实现降碳。目前该平台已经在泰州海陵区顺利上线。

    这是如今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围绕千行百业的数字化需求,腾讯选择和生态伙伴一起深度合作共同发展。

    “腾讯今天很清楚,我们要做平台软件厂商,所以我们所做、我们所打造的是有技术含量的产品,以产品作为积累的载体,随着时间推移,通过服务于不同行业客户,凝练出来行业信任,一些可靠的能力就会慢慢展现出来。”汤道生说道。

    京东以链网融合为核心织起的“三网通”供应链体系,服务了超过800万家活跃企业客户,为医疗、制造、能源等领域的企业提供专业供应链服务。2022年11月,京东自有品牌还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自有品牌业务负责人王笑松表示:“我们是通过产品定义的数字化、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库存管理的线上化以及渠道销售的精准化,进而推动制造业供应链的全流程现代化,帮助产业端降本增效提质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把供应链打造成价值链。”

    百度智能云则是形成了一套“芯片—框架—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闭环路径,构建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李硕曾对记者解释道:“百度智能云一开始就不是单纯贩卖数字化产品。在和企业谈合作时往往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导向、以帮助制造业降本增效为主要抓手去提供解决方案。”

    百度智能云产品的诞生基本上有两条路径:第一条产品路径是通过帮助一家企业解决一个问题,进而形成一个行业通用的云上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企业可以使用。第二条产品路径是把一个园区、一个区域汇集的共性需求进行解决来形成通用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对百度而言,意味着有足够的订单能够支撑百度的投入产出比。对于园区、区域的中小企业,意味着他们可以“用云不建云”,虽然投入不多但也可以享受到“区域定制”的云端解决方案。

    对于工业领域的数字化,李硕认为,绝对不会出现一家通吃的情况,所以百度智能云选择开放平台,和OT(运营技术)厂商、工业软件厂商一起合作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绘聚蓝图
   第03版:绘聚蓝图
   第04版:绘聚蓝图
   第05版:滋养实业
   第06版:滋养实业
   第07版:滋养实业
   第08版:滋养实业
   第09版:滋养实业
   第10版:滋养实业
   第11版:滋养实业
   第12版:滋养实业
   第13版:滋养实业
   第14版:滋养实业
   第15版:滋养实业
   第16版:滋养实业
   第17版:滋养实业
   第18版:广告
   第19版:滋养实业
   第20版:滋养实业
   第21版:驱策创新
   第22版:驱策创新
   第23版:驱策创新
   第24版:驱策创新
   第25版:驱策创新
   第26版:驱策创新
   第27版:驱策创新
   第28版:驱策创新
   第29版:消费新局
   第30版:消费新局
   第31版:消费新局
   第32版:大事记
中国工业机器人迎发展机遇期
互联网大厂“数实融合”成效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