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驱策创新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绘聚蓝图

第03版
绘聚蓝图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链迎来IPO热潮 2022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按下“快进键”

    文/本报记者于典石英婧

    得益于新能源整体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产业链相关企业享受行业红利的同时,2022年集体加速增资募股冲击IPO。

    在政策利好和市场化驱动的叠加作用下,2022年1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再创历史新高。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0月以来,新能源产业链已有超过20家相关公司IPO取得最新进展,所属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

    与此同时,梳理近期赶考IPO的电动汽车企业不难发现,近半数位于长三角地区。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前十大零部件集团的中国总部有九家位于上海,分别是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现代摩比斯、爱信、大陆集团、法雷奥、李尔、弗吉亚。

    对于近期电动汽车产业链集体赶考IPO,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的进入有助于提升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行业集中度,让优质企业规模更大,通过募资扩大生产规模和研发能力。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产业链实现规模效应后,有望降低新能源整车成本,减轻消费者购买压力。”

    销量新高激活产业链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以及诸多政策红利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遥遥领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创历史新高。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仅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就分别完成了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乘联会预计,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实现前期提出的全年650万辆的销量预测。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 表示:“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发展的推动日益强烈,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25%以上。此外,在中重卡领域,部分场景的总体拥有成本(TCO)优势已经凸显,我们认为新能源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也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体迎来发展红利期。各类关键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相关企业竞逐资本市场,积极谋求募集资金用于扩产能、搞研发、拓市场。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0月以来,新能源产业链已有超过20家相关公司IPO取得最新进展,多集中于创业板及科创板,所属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

    以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一股份”)为例,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国内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重要生产企业之一。

    据悉,公司核心产品为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主要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产品、电力储能等领域。华一股份本次拟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为10亿元,拟投入8亿元用于年产11.65万吨新能源锂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项目。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成长为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高地。自2015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告诉记者:“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在机遇与挑战中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正在加速构建中国式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生态,加速践行‘双碳’战略落地实施,建设供应链新体系。”

    加快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强市

    电动汽车产业链密集IPO的同时,产业链上下游的业绩分化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有观点认为,相较于短期的收益表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我们更应该坚持核心技术领域的长期主义。

    招股书显示,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1~6月,华一股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是479.98万元、1382.00万元、1.80亿元、8204.93万元。报告期内,华一股份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6.12%、24.24%、55.02%、44.6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在销售量价齐增的情况下,使得公司利润水平增长较快。

    对于毛利率的快速提升,华一股份方面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显著增长,主要系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上游锂电池原材料需求增加,由于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能有限,造成了市场供需失衡,导致公司主要产品碳酸亚乙烯酯和氟代碳酸乙烯酯的价格涨幅较大。”

    与营利双增的上游材料企业相比,专注智能驾驶的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在盈利表现方面并不尽如人意,尚未实现盈利。对于未能实现盈利的原因,纵目科技将其归结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主要系报告期内产品研发投入较大、部分产品的研发周期较长,同时部分定点车型项目尚未进入量产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内的业绩分化并不会影响行业前景,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的业绩分化主要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影响,另一方面智能化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看来,近年来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以及“双碳”战略指引下,我国汽车工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力争用5~8年的时间,加快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强市。”在日前举行的苏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座谈会上,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提出,“要加快切入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赛道,抢占汽车产业未来制高点。希望广大汽车企业加快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方向适应转型,把传统零部件优势共性资源延伸到新领域,与苏州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形成耦合发展态势,形成新的更大发展优势。”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车联网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约为6600亿元,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元,2020~2025年6年产业复合增速将达36.85%。

    张翔同样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初期,部分资源存在供需错配等情况。未来产业链稳定之后,整体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的利润分配将会更加平衡。”

    产业集群动能强劲

    与此同时,梳理近期汽车产业链IPO的发布情况不难发现,2022年近半数冲击IPO的汽车产业链公司,均位于长三角地区。

    在张翔看来,长三角一直是汽车产业的聚集地,基础积累丰富,进一步深化新能源转型。“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技术含量比较高,利润回报也较高,产业链转型和发展都较为迅速。而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使得产业链能够互相配套,优质供应商普遍位于长三角,进一步提高了行业运行效率。”

    近年来,长三角锚定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动汽车产业“换挡”绿色化,提速智能化。以上海为例,人工智能作为上海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

    政策方面,上海同样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9月,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在政策引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共同利好下,企业也积极布局智能化领域。

    日前,在上汽享道Robotaxi临港开城暨上汽自动驾驶生态共建活动上,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AI LAB)及享道出行联合宣布,搭载了上汽AI LAB自研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上海临港正式投入运营,市民通过享道出行App即可叫车体验。

    在2022年8月完成超10亿元的B轮战略融资后,享道出行方面表示:“B轮融资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享道出行可持续、可盈利、高质量发展的商业模式业已跑通。本轮融资完成后,享道出行将在坚持全合规前提下,推动全场景业务持续爆发式增长,力争达成合规率和市占率双第一的企业发展目标,并将适时启动IPO计划,争取成为‘全场景出行平台第一股’。”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汽车或电子产业范围,形成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圈内的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长三角智能电动汽车的世界级的强大竞争优势。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单品牌规模优势的形成,全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会大幅提升,新的一年长三角的汽车品牌集群会有更大的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绘聚蓝图
   第03版:绘聚蓝图
   第04版:绘聚蓝图
   第05版:滋养实业
   第06版:滋养实业
   第07版:滋养实业
   第08版:滋养实业
   第09版:滋养实业
   第10版:滋养实业
   第11版:滋养实业
   第12版:滋养实业
   第13版:滋养实业
   第14版:滋养实业
   第15版:滋养实业
   第16版:滋养实业
   第17版:滋养实业
   第18版:广告
   第19版:滋养实业
   第20版:滋养实业
   第21版:驱策创新
   第22版:驱策创新
   第23版:驱策创新
   第24版:驱策创新
   第25版:驱策创新
   第26版:驱策创新
   第27版:驱策创新
   第28版:驱策创新
   第29版:消费新局
   第30版:消费新局
   第31版:消费新局
   第32版:大事记
动力电池迎扩产大年 加速“出海”计划
产业链迎来IPO热潮 2022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按下“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