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2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工业上楼”深圳破解“用地难”

    深圳南山区一处在建产城融合综合体项目。

    本报资料室/图

    本报记者陈婷赵毅深圳报道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载体。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实践探索。其中,深圳龙岗区宝龙科技城片区改革试点地块在列,其通过产业与商业用地混合,综合配置产业、商业、宿舍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推动片区土地功能利用效益最大化。

    近年来,深圳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落实“工业上楼”优质产业空间行动计划,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进度,向企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的厂房空间。

    进入2023年,深圳“工业上楼”加快推进。据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发布,上述试点地块中的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预计2023年底建成交付,将建设成深圳先进制造业园区标杆和“工业上楼”样本。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产业及物流地产部负责人蔡子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工业上楼”贯彻了深圳最初的发展目标,即“重产业、重创新”,也顺应了深圳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空间战略发展计划,工业项目集约用地的方式为深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已规划72个项目

    上述所有“工业上楼”项目在今年6月将全部开工建设,且已有一批批项目正在加速建成。

    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产业空间不足与“制造业当家”矛盾突出。

    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5万亿元,增加值超过1.1万亿元,实现全国城市的“双第一”,连续两年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市首位。不过,深圳产业用地面积仅有221平方公里,是上海的40.2%、苏州的28.8%。受面积限制,产业空间成为深圳制造业发展最紧缺的“家当”,土地空间不足正在成为“木桶效应”中的最短板。

    2022年6月,深圳出台《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按照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有计划释放工业用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在上述背景下,深圳提出推广“工业上楼”模式,即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在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而是转为在高层大厦中进行企业的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新型工业楼宇模式,其建筑具备相近行业高通用性、高集约性特点,将传统单层铺开的扁平式厂房汇聚到高层楼层的垂直化空间形态。“工业上楼”也被称为“摩天工厂”“空中厂房”,称其为“向天空‘借’空间”。

    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董事总经理吴睿表示,“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产业发展备受关注,‘工业上楼’政策的提出亦使得产业空间升级迎来全新变革。‘工业上楼’是产业和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是制造业再工业化的重要表现。”

    克而瑞深圳团队发布的研报指出,“工业上楼”的主要特征与参数包括用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M1)或新型产业用地(M0),且容积率不低于3;工厂有专门配置的货梯和卸货平台、吊装平台等辅助生产设施;厂房建筑高度24米以上、层数5层及以上,配置工业且集生产、研发、试验功能于一体;产业方向涉及轻型生产、环保型和低能耗类型的高端制造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等。

    2023年是深圳推行“工业上楼”的第一年。从2022年起,在“连续5年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厂房空间”的计划下,深圳目前全市共有72个“工业上楼”项目,用地面积854.8万平方米,厂房面积2306.5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4.2。

    其中,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深汕合作区、南山区、大鹏新区、前海合作区、盐田区分别规划“工业上楼”项目10个、11个、8个、8个、13个、12个、3个、3个、2个、1个。

    根据深圳市政府在线门户网站发布的政务动态,推广“工业上楼”计划发布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有超过300家企业提出超过500万平方米的厂房需求。上述所有“工业上楼”项目在今年6月将全部开工建设,且目前已有一批批项目正在加速建成。截至1月10日,龙岗区“工业上楼”在建厂房空间为578.4万平方米,已建厂房空间为41.5万平方米;光明招商科技园已建成运营面积达51万平方米。据深圳市龙岗区委宣传部发布,4月8日,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首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城市更新成为实施路径之一

    城市更新在多个方面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

    当前,深圳“工业上楼”已规划72个项目,20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计划已排上日程,让“存量”变“增量”。而对于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5年合计达成1亿平方米厂房空间的目标体量,后续供应是否能够保持稳定有力,取决于“存量”的挖掘。

    记者注意到,4月3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其官网发布《一图读懂丨深圳市“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其中显示,深圳市人民政府在2023年2月7日印发出台《深圳市“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工业上楼”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

    上述方案指出,“工业上楼”项目的实施路径包括城市更新、产业提容、新供应用地、土地整备。具体而言,涉及拟通过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路径实施的“工业上楼”项目;已出让产业用地拟申请提高容积率、增加建筑面积的“工业上楼”项目;新供应用地途径下,通过挂牌出让方式取得用地建设可售的优质产业空间的“工业上楼”项目,以及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用地建设只租不售的创新型产业用房的“工业上楼”项目。

    项目管理要求方面,要求其产业定位应符合全市“20+8”产业引导方向,内部收益率原则上≤4.5%;实施主体自持比例≥2/3;厂房平均租赁价格≤35元/平方米/月,租金年涨幅≤5%;配建不小于规划厂房面积5%的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定向面向园区企业员工出租;根据拟引进产业生产需求确定,工业用地容积率按≤6.5%进行规划设计;工业用地出让年限为50年。

    其中,城市更新类项目要求规划厂房建筑面积占比应≥55%,且不得少于现状厂房面积;因经济平衡确需规划的居住建筑面积占比应≤30%;落实满足《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要求的教育等配套设施。

    为此,上述方案对城市更新类“工业上楼”项目的审批放宽准入条件,如在合法用地比例、更新方向、建筑物年限等方面予以适度放宽;优化控制区管控,对项目涉及占用工业区块线、城中村综合整治分区、工业区保留提升区的,经审批通过,可不进行占补平衡调整。同时,对城市更新类“工业上楼”项目合并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

    记者注意到,城市更新在多个方面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的主要来源。

    2022年8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2022年度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计划》的通知。其中显示,2021年,深圳共完成城市更新用地供应规模320.07公顷,目标完成率为106.7%;实际完成土地整备任务1880.05公顷,目标完成率为186%。

    2021年,深圳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完成直接供应用地规模193.79公顷,目标完成率107.7%。2022年,深圳计划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实现直接供应用地规模195公顷(通过城市更新供应不少于150公顷),其中居住用地直接供应规模120公顷。

    在此背景下,随着“工业上楼”建设的推进,在深圳拥有丰厚城市更新土地储备资源的开发商,或将迎来相关项目的加速盘活。目前来看,深圳“工业上楼”项目更多地由国企、央企参与运作,未来民营主体的广泛参与和产业政策的市场化值得期待。

    吴睿认为,如何才能真正吸引民营主体参与“工业上楼”建设,投资回报率及其稳定性是绕不开的核心要点,这也是“工业上楼”项目“一事一议”必要性和灵活性的价值所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工经青年学者论坛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新金融
   第12版:保险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医药·健康
   第17版:车展专刊
   第18版:车展专刊
   第19版:车展专刊
   第20版:广告
   第21版:车展专刊
   第22版:车展专刊
   第23版:车展专刊
   第24版:能源·化工
   第25版:TMT
   第26版:TMT
   第27版:TMT
   第28版:游戏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探索“工业上楼”深圳破解“用地难”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重启“商转公”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