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
“政策底”越发明显,在监管机构多方引导之下,养老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或将加快。
8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会议提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养老金、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
参会机构一致表示,将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正确看待市场短期波动,把握长期向好的大势,强化逆周期布局,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用实际行动引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努力实现服务高质量发展、客户资产保值增值、机构自身长期健康发展的更好统一。
连日来,减半征收印花税、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规范上市公司减持行为、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等一系列政策齐出。东莞证券研报最新分析显示,本轮活跃资本市场“组合拳”有助于推动权益市场回暖,保险机构投资收益有望直接受益。与此同时,多家大型险企高管层近日也明确表示看好未来权益市场表现,进行适时增配。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作为资本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截至2023年6月末,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3.46万亿元,去年年末数据为3.18万亿元。对比该数据可知,今年上半年,险资加大了入市资金。
在当前利率下行环境下,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情况如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积极性?
权益类资产配置仍有上升空间
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资产是险资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实上,保险资金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常态、从局部到整体,逐步拓展、持续完善、稳步推进的发展历程。
近两年,监管机构持续鼓励保险业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比如,2022年年底,原中国银保监会发文鼓励保险资金稳步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规模,充分发挥在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表示,下一步,将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优势,为实体经济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发挥另类投资专业特长,创设长期限优质资产。支持保险资金随着行业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持续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完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鼓励偿付能力充足、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加大股票等二级市场权益类资产投资。积极创造条件,探索保险资金长期稳定投资股票模式,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加大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有超过300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半年报。其中,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险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超过48亿股。从持股数量来看,险资对中国联通(600050.SH)的持股数量最突出。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险资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数量为31.90亿股,期末持股市值为153.14亿元。除此之外,险资对中国电信(601728.SH)、首钢股份(000959.SZ)、中原高速(600020.SH)、勤上股份(002638.SZ)的持股数量均超过1亿股。2023年二季度,有超过1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新增险资身影。其中,中国人寿(601628.SH)旗下两款保险产品新进成为中国电信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达7.83亿股。中国人寿旗下一款保险产品新进成为安徽合力(600761.SH)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达1177.71万股。东睦股份(600114.SH)获中国人保寿险旗下一款保险产品增持,持股数量达1019.11万股。
不仅如此,险资近期在二级市场上频频调研。Wind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截至8月11日,有120家保险公司、保险资管公司参与调研合计超过1300次,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100家。
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资产是险资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当前,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从单个机构情况来看,根据监管规定,险企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达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不过部分险企披露的数据显示,其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离上限还很远。从整个保险行业来看,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保险资金余额增至26.8万亿元。对A股市场投资力度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余额为3.46万亿元,占比为12.91%,距离监管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据西部证券研究报告测算,截至2023年6月末,险资投资于债券、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及其他配置占比分别为42.7%、12.9%、33.6%、10.8%。今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增速将恢复至8%左右,保险资金权益仓位将回升至13.5%,预计下半年险资有望为市场带来近3500亿元增量资金。
险企持谨慎乐观态度
谈及下半年股票投资策略,黄本尧进一步表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
记者注意到,近日,正值上市保险公司中期业绩报披露季,多家大型上市险企高管层公开称,下半年权益市场将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并计划适时提高权益类资产的配置仓位。
人保资产副总裁黄本尧表示,对资本市场后续走势持谨慎乐观判断,主要基于四方面原因:一是经济在稳步回升,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达到5.5%,虽然这个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不过,从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下半年随着稳定经济发展和化解风险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对全年经济增速充满信心。二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证监会也及时出台了活跃资本市场的相关举措,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三是资本市场目前的估值水平,实际上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四是随着美国通胀逐渐回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预计美联储加息已经接近尾声,对全球资本市场的扰动边际减弱。
“当前股票市场从估值层面来看,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的估值优势。”中国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表示。
对于下半年在权益品种上的配置策略,余荣权说:“股票市场具有长期配置吸引力,现在应该是投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好时机,我们相对比较积极,会在比较低的位置逐步增加优质股票的配置。”
谈及下半年股票投资策略,黄本尧进一步表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在市场估值显著低估时,将根据资产战略配置要求,以及风险预算的约束,来进一步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基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管理需要,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OCI股票、TPL股票组合配置比例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强市场研判,积极把握结构性机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深入研究新发展格局下的结构特征,把握国内大循环内需恢复的结构性机会,防范国际循环外需减弱的结构性风险,重点挖掘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品种投资机会。
泰康资产第三方投资部、投连投资部负责人邢振在泰康资产2023年半年度线上投资策略会上表示,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有两条主线:一是逢低布局绩优顺周期行业及个股,以个股性价比决定加仓行为,着眼长远,收集低位筹码,同时减持涨幅较大且估值已经偏高的标的,及时止盈;二是AI主线大概率走向纵深维度,顺应市场主线行情,并从中选择成长性好、壁垒高的个股进行配置,积极利用市场调整机会进行布局,可重点关注算力领域。
种种迹象显示,之所以要推进长周期考核机制,是因为目前险资机构普遍实施的“短周期”考核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保险公司投资绩效考核周期以中短期为主,近七成机构采用年度考核。
当前,保险资金通常以1年期为周期考核,而保险行业平均负债久期超过10年,这种短周期考核对于以久期长、稳定性高为优势的保险资金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短期业绩考核和排名不仅不能驱动保险资金从所投资产的周期收益特征来配置资产,反而会使其过分关注短期收益,造成不良投资后果。
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层透露称,“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1年作为一个业绩考核周期,从而导致在投资过程中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存在长钱短配和追涨杀跌的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长周期考核机制的建立是保险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短周期考核已不适配的当下,长周期考核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长期投资产品。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分析表示,作为长期资金,寿险资金相对于短期资金有较高的风险成本,承受比较低的流动性的要求,可以在市场上出现定价偏差时开展左侧布局,逆势投资,长期投资。同时也可以配置更多的另类资产来提升流动性溢价,所以长期资金具备优势。
“长期资金如果想发挥出优势,需要长周期考核机制的配合。建立与保险资金特点投资特点相匹配的长周期考核,是能够促进保险资金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关键一环。中国人寿也在研究三年滚动投资收益率、五年滚动投资收益率等考核指标,从实践中和政策倡导上,中国人寿非常支持对于长期寿险资金提供长周期考核的氛围环境和政策。”刘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