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TMT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模型“上手机”:噱头还是未来?

    本报记者秦枭北京报道

    近期,华为、苹果等新旗舰手机接踵而至,在其影像力、参数、产品形态之外,手机与大模型的融合程度,也受到了格外的关注。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发展,大模型在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手机厂商希望通过引入大模型技术提升手机的智能化水平,增强手机的语义理解能力和智能交互体验。

    对于将大模型装入手机,业内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一部分人认为,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手机大模型或将成为手机继影像力、参数、产品形态之后的又一卖点。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大模型装入手机只是一种营销概念,只是将基于AI芯片的终端运算偷换成了大模型的热点概念。

    争相入局

    华为Mate60系列手机的上市,再次点燃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热情。除麒麟芯片、摄像能力、外观外,其通过盘古大模型加持的AI助手“小艺”也成为卖点之一。

    记者通过体验发现,用户可以更自然地与语音助手交流,并且,具备一定的文本创作和文档理解能力。它能够轻松生成各种文本内容,甚至协助摘要复杂的文档和PDF文件。

    据悉,小艺是在华为盘古L0基座大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大量场景数据,对模型进行精调,最后升级成的一个L1层对话模型。

    不仅是华为,国内手机厂商小米、OPPO、vivo、荣耀以及苹果、三星、谷歌等海外手机厂商也纷纷表态积极拥抱大模型。

    此前,在小米2023年度演讲上,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大模型是重大技术革命,小米必须全面拥抱。据其透露,小米最新一个13亿参数大模型已经成功在手机本地跑通,部分场景可以媲美60亿参数模型在云端的运行结果。

    近日,在一个中文AI大语言模型测评网站C-Eval上,vivo提交的70亿 参 数 的 大 模 型 vi-vo_Agent_LM_7B现身,排名第六。

    除此之外,高通也在积极布局混合AI。在此前的MWC上,高通演示了在不联网的状态下用安卓手机运行StableDiffusion,15秒即可生成AI图像。高通认为,在云端和PC、智能手机等终端之间协同工作的混合AI才是AI的未来,将大模型从云到端部署,尤其进入手机,是必然的演进路线。参数超过10亿的AI模型已经能够在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上运行,且性能和精确度水平达到与云端相似的水平。

    天使投资人、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记者表示,大模型技术在手机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帮助手机厂商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例如,在拍照功能中应用大模型,以提高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的精度和速度。随着手机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手机大模型或将成为手机继影像力、参数、产品形态之后的又一卖点。

    在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看来,通过引入大模型,手机厂商可以追赶新的潮流,满足消费者对创新和新技术的需求。此外,大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手机市场的竞争局面,为品牌带来新的增值点。

    营销大于实用?

    虽然手机端的大模型给消费者带来了新奇的体验,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手机的算力不仅无法承载大模型,甚至是连专业小模型的运行都难以支撑。大模型装入手机更多的是一种营销概念。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委员、国际知名科技作家陈根对记者表示,从AI装入手机的技术路径来看,这并不是新鲜的事情,不论是借助于AI来驱动影像功能,还是AI驱动手机的软硬件效能提升,都一直在应用。要实现大模型装入手机,如果将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模型的应用端安装在手机上,这不仅是可行的,并且也是正在实现的应用。但是要将大模型的运算中心转移到手机上,这在当前算力技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哪怕是基于AI芯片来打造的手机,也无法成为大模型的算力载体。

    他坦言,从本质上来说,大模型装入手机只是一种营销概念,只是将基于AI芯片的终端运算偷换成了大模型的热点概念。

    实际上,这也是手机厂商的无奈之举。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8%,环比下降5%。这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连续第八个季度处于下滑通道。

    不仅如此,各厂商近年来推出的旗舰手机,无论是外观设计、材质用料还是影像配置、硬件配置,都几乎是高度一致,这也导致当下智能手机厂商发布会,已愈发难有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的东西。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手机厂商在近年来没有颠覆性技术,全球手机销量持续下滑情况下,想要更好地吸引市场眼球,就必须找到新的技术爆点,大模型肯定是炒作题材的不二之选,或许会为手机厂商带来新的增长点。

    安光勇认为,手机装入大模型是为了追赶新的潮流、弥补手机市场缺陷,手机市场目前已相对稳定,消费者对于传统的手机参数和产品形态已经有了一定的“饱和感”。大模型的出现为手机厂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卖点和市场差异化策略。

    “上机”难

    除了面临“实用”之争,手机大模型要真正地“装入”手机还面临一些困难。首先,大模型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而手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因此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将大模型装入手机是一个难题。其次,大模型的运行对手机的功耗和发热有一定要求,如何在保证手机续航能力和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运行大模型也是一个挑战。

    郭涛认为,目前手机大模型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虽然手机厂商已经开始布局大模型技术,但还是面临手机硬件资源有限、大模型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突出等困难与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模型的训练升级,未来手机大模型将为智能手机带来全新的交互和使用体验。

    安光勇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尽管手机厂商积极布局大模型,但实现在手机上部署大模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大模型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这可能会导致手机性能下降、发热问题以及电池寿命缩短。其次,随着大小模型的增加,模型的更新和维护也变得更加复杂。此外,数据隐私和安全性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处理敏感信息的情况下。

    陈根则表示,手机大模型更多的是将操作系统的AI化,换成了大模型的概念。对于手机来说,在AI时代,当前的重点并不是在手机大模型等概念上,而是借助于AI技术来实现基于AI技术的操作系统自主化,以及基于AI技术实现AI芯片的自主化。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银行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新金融
   第12版:新金融·保险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地产
   第15版:地产·家电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快递·物业
   第18版:文旅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医药·健康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与老板对话
Mate 60对垒iPhone 15 苹果“王座”还稳吗?
大模型“上手机”:噱头还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