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银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科技“监管沙箱”4年:创新应用密集产出

    本报记者王柯瑾北京报道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又称中国版“监管沙箱”,强化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引领、护航和孵化作用,可以为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到今年年底,“监管沙箱”试点满4周年,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也进入了“投入—产出”密集期。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仅10月份以来,就有包括上海、湖北、福建、广东等在内的多地公示了最新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及其具体推进情况。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成果从“入箱”阶段迈向“出箱”阶段,如何在保障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强化推广应用、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成果愈发引人关注。受访人士分析认为,围绕项目成果相关的评价体系搭建、风控合规管理等,是构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石。

    新应用密集披露涉农及绿色金融方向受青睐

    涉农领域和绿色金融领域目前还处于蓝海阶段,有不少应用前景可以发掘。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旨在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运用新兴技术驱动金融创新,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9年12月,央行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

    近期,央行各地分行密集披露最新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情况。从具体内容看,参与银行从国有大行到股份行再到城农商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均有涉及。

    例如,央行上海总部近期披露了3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即浦发银行的“基于隐私计算技术的异常交易监测服务”,上海农商行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服务”,以及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联合征信有限公司的“基于联邦学习技术的普惠融资服务”。

    央行福建分行亦公布了3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厦门国际银行“基于隐私计算的小微信贷服务”,福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白茶信贷服务”,福建品尚征信有限公司、武平县林业局、武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林业产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11月1日,央行福建分行表示,上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3个创新应用已完成辅导、公示等,现进入测试运行阶段,将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近期披露的项目中,除了涉农领域,绿色金融也备受参与银行青睐。湖北省新一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显示,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申报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绿色出行企业融资服务”、招商银行武汉分行申报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服务”、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申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小微企业绿色信贷服务”、兴业银行黄石分行申报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绿色科创贷款服务”。此次公示的创新应用聚焦绿色出行、绿色科创等信贷服务场景,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开放API、图像识别等技术,引入外部多源数据,智能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市场效益与信贷履约能力,自动构建授信评估模型与风控模型,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绿色融资服务,缓解绿色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资金压力,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零壹财经发布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报告》(2022)显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发展趋势呈现国家政策继续支持引导发展,逐步重视在普惠、小微、绿色、农村金融中的应用,全方面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监管标准持续细化渐成体系,进入资本市场领域不断扩大监管范围等五大特点。

    从最新公示的项目来看,涉农领域和绿色金融成为创新的主要方面。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看来,主要是因为涉农领域和绿色金融领域目前还处于蓝海阶段,有不少应用前景可以发掘。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马天娇认为:“一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跟随国家政策导向,逐步重视在绿色、农村金融中的应用。二是市场对‘绿色’‘三农’领域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但该领域产品和市场体系有待丰富,风险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相关创新应用是顺应市场需求,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入相关领域。”

    此外,不同地区根据自身优势,探索方向也趋于多元化。为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文件要求,推动央行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联网对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质效,央行广东分行公示了新一批金融科技跨境创新测试应用。

    据悉,此次公示的跨境创新测试应用基于多方安全计算(MPC)技术,在满足各项法律法规要求、获得客户充分授权的前提下,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和汇丰银行(中国)的大湾区客户信息(经随机切片处理)进行匹配,在双方原始数据不出域前提下实现客户准确识别,为汇丰银行(中国)完善跨境理财通(南向通)监管报告提供数据支撑,充分挖掘大湾区数据的联动价值,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出箱”项目增多金融与科技融合风险受关注

    相关监管部门应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行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稳妥处置化解风险隐患。

    “入箱”应用增多的同时,“出箱”应用也同样增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规范〉等3项金融行业标准的通知》《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白皮书》等要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从申报到结束测试,再到对外推广需要严格的流程和评价管理。

    10月17日,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发布关于北京市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的公告,4个创新应用结束测试,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基于智能机器人的移动金融服务项目”、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微捷贷产品”、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智能云小店服务”和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申请的“‘一路行’移动终端理赔产品”。

    10月8日,央行山西分行亦披露了2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结束测试。

    创新应用完成测试,未来这些产品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更常态化地提供服务。

    马天娇表示:“促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在市场环境中顺利运转,离不开相关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金融监管部门应发挥监管引领作用,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实施。金融机构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在保障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广泛推广创新应用,让其常态化提供服务。”

    目前,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仍存在一定难点或挑战。马天娇认为,难点在于如何处置金融与科技融合的潜在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行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稳妥处置化解风险隐患,实现金融与科技的协调发展。

    未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发展趋势稳健。苏筱芮表示:“一方面可以‘以标准促发展’,通过评价促进市场机构加强数字金融技术研发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前置监管环节,将合规思路融入创新项目的早期阶段并始终伴随项目发展,使金融科技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加稳健。”

    针对未来趋势,央行各地分行也纷纷表态。如央行山东分行在官网表示,下一步,山东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实施工作组将坚持金融科技创新与安全双轮驱动、协同并进,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作用,以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金融科技服务为民为核心,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金融服务安全、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湖北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亦将继续结合辖内实际,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示范作用,推动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实施,助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银行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新金融
   第12版:保险·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文旅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与老板对话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航空·物流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消费
金融科技“监管沙箱”4年:创新应用密集产出
App升级迭代提速 手机银行蓄力角逐存量客户
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