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银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广告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融合数字基因 银行探索普惠金融新引擎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视觉中国/图

    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在监管层“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将数字普惠金融全面纳入监管”“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的指导下,银行加紧了对数字普惠的布局。

    日前,中国工商银行数字普惠中心揭牌。据介绍,新揭牌的数字普惠中心,将专注于面向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性线上融资产品的设计、研发与运营,深化数字科技应用,优化信贷产品体验,锻造“精准、流畅、聪明”的新品质。

    业内人士提示道,要提升银行数字普惠的能力,不仅需要提升数字化水平、提升面向普惠客群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型和营销型人才的选择培养机制,更需要筑牢风险防线、守住风险底线。

    数字加持促普惠金融供需平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惠金融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全面金融服务,释放就业潜力。

    日前,工商银行将原网络融资中心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并升级为数字普惠中心。这一举措呼应了此前监管层呼吁大力发展数字普惠的方向。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即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并强调要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近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强调金融系统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谈及我国抓紧发展数字普惠的紧迫性,中国建设银行首席信息官金磐石在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上表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需求端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供给端体现为信用发现难、评价难、获客难,究其症结就在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给予了金融机构破题的机会和能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马天娇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于众多普惠群体而言,普惠金融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改善弱势群体边缘化现象,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惠金融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全面金融服务,释放就业潜力。”

    “疫情之后,消费、生产市场恢复非常迅速,小微企业要恢复生产、要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疫情期间小微企业的展业和生产方式得到重塑,线上化、数字化成为小微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常态,国家抓紧发展数字普惠正是顺应了小微企业的这个需求。”江苏苏宁银行金融科技高级研究员孙扬表示。

    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该行新揭牌的数字普惠中心将全面深化产品、运营、风控、生态体系建设,锻造“精准、流畅、聪明”的新品质。

    工商银行方面表示,该行普惠贷款余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然而,与市场需求相比,该行仍有较大潜力。“为更好地满足普惠客户需求,我们一是需要精准滴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新动能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小微企业快速增长,通过数字普惠精准滴灌,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需要流畅体验,普惠市场零售化特征明显,在数字转型浪潮下,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经营主体更加偏好随时随地、触手可得的金融产品。三是需要聪明服务,普惠客群需求分散且多样,需要深化数据和技术应用,创新提供服务解决方案,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具体实践看,在“精准”方面,将落实“精准滴灌”,工商银行将加大科技、数据、人力等要素投入,全方位整合内外部数据,提高市场洞察、产品与服务创新、业务运营与风险管理的精准度。比如,从经营场景、资产持有、交易流水、渠道偏好等方面,多维度描绘客户画像;根据不同成长周期、不同行业客户特征完善信用类、抵质押类、交易类产品体系,提高融资匹配度;利用数字技术,预判、监测各流程环节中的风险因素,有效控制风险。

    在“流畅”方面,将改进产品体验,工商银行将坚持从客户视角出发,继续推进融资产品优化融合、服务流程革新、场景整合升级,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银企交互,实现信贷服务全程流畅。比如,近期即将优化推出的数字普惠信用贷款,采用客户主动申请、自主增加授权数据、自动测算授信额度的方式,更好地连接结算、税务、用工、涉农等不同场景,整个交互过程客户可感知、可选择、可验证。

    在“聪明”方面,将融合“人与技术”,工商银行将建立基于海量数据动态关联的企业图谱和行业图谱,将行业经营周期、资产构成纳入模型,并持续迭代优化。同时,持续加强与行外机构、业界专家的对接合作,将行业经验和判断转化为有效信息,提高模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力求应对预判先人一步。

    强化风控健全数字普惠风险管理体系

    在数字普惠业务中,银行除了面临传统小微企业业务中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外,还面临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客户身份识别(KYC不到位)风险等。

    除工商银行外,记者注意到其他银行也加紧了对数字普惠的布局。

    如中国银行此前便发布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通过加快数字技术与产品服务、业务运营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具有触达渠道多元化、金融产品场景化、客户旅程便捷化、服务体系综合化、运营管理高效化和风险防控智能化六大特点。

    马天娇认为,银行业作为重要金融力量,在推进开展普惠金融工作过程中急需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在以下三方面做足功课。一是要提高数字化水平,加快业务线上化、网点智能化、运营集约化步伐,稳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探索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道路。二是依托数字化转型,对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模型风险等加强识别、预警和处置效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三是优化科技型和营销型人才的选择培养机制,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数字化经营思维和专业能力,打造数字普惠高素质人才队伍。

    孙扬补充道,银行要能够充分利用政务和公共行业的数据,利用数据能力增加对于普惠贷款风险的识别能力;要提升普惠贷款的全流程数字化程度,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普惠贷款的效率和体验;要提升面向普惠客群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不仅提供贷款,还要提供投资、理财、支付结算、账户管理、财资管理、企业数字化等服务,让小微企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增值服务,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综合能力。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道,下一步,新揭牌的数字普惠中心将推动金融活水直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全行办、专业做的机制安排,深化科技与业务“煲汤式”融合,厚植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紧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加大资源投入,推动服务下沉,让兼具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更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筑牢风险防线、守住风险底线,加快健全数字普惠产品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各类风险联防联控,在高水平安全基础上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谈及加强风险风控,马天娇亦有所感悟。她表示,在践行数字普惠的过程中,也有诸多难点和风险点。“一是信用风险,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主体,往往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金融机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难以准确识别客户风险水平。例如,借款人在多个平台上同时举债,超过其偿债能力而产生坏账。二是数据合规风险。数字普惠金融业务所产生的征信、税收、财务、资产以及企业交易等数据,若不有效管理,容易发生数据泄露、盗用、滥用等风险事件,客户数据安全存在隐患。三是模型风险。数字普惠金融高度依赖数据驱动、模型决策,伴随模型逐渐高级化、复杂化,可能形成新的风险,并通过系统逐级放大产生严重后果。”

    下转B6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广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金融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地产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TMT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融合数字基因 银行探索普惠金融新引擎
从“立柱架梁”迈向“积厚成势”齐鲁银行数字化转型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