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TMT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广告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C1

    多重挑战待解

    在卫星直连手机开启先河后,业内人士目前对卫星通信产业的商用前景持有积极预期,但在具体落地方面,仍存在卫星、终端及技术标准的多重挑战。

    “卫星通信真正的关键技术在于卫星,卫星不支持,终端就很难普及。”杨光告诉记者,作为卫星通信的主体,目前仍存在较多壁垒和限制。

    标准的建立与统一是当前产业聚焦的核心议题。杨岭才指出,差异化的技术标准,卫星通信网络和5G蜂窝网采用不同的技术体制与其标准,发展程度不平衡,导致系统间信息交互数据融通能力差,尚未达到系统融合的要求。

    以目前中国电信开通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为例,杨岭才表示,天通网络用的信令协议是原来的3G时代的信用协议,而地面蜂窝网目前采用的则是4G/5G的信息协议,由此造成到两个系统之间难以进行融通。

    不过,记者注意到,作为“非地面网络技术”,也即低空卫星轨道通信技术,5G NTN目前已经被3GPP标准组织纳入5G协议最后一个标准R17中。在杨光看来,不管是华为、苹果或高通,都是把已有的主要用于行业应用的卫星系统移植到公众市场,技术上肯定有提升,但很难说是大幅度突破。真正的突破要等5G NTN技术的成熟和部署,而且也主要看卫星侧的技术进步。

    另一大问题来自于卫星网络的异构性。中国电信卫星公司总经理杨岭才表示,自上世纪中期提出以来,卫星通信网络经历了多次技术体制变革,由于实用场景网络特点和运营主体的不同,长期以来存在互不兼容孤立发展的问题,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之间的诸多现实差异客观上决定着建设运营一张天地的融合网络的困难。

    “各个卫星系统由于功能属性、轨道高度,工作频率,容量宽带不同,网络体系架构差异巨大,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割裂,所属地面网络设备不能互联互通,所属用户终端不能漫游迁徙。”杨岭才表示,卫星通信网络之间,卫星与地面网络之间,网络资源管理相互独立,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终端体系和接口规范各不相同,这种烟囱式的运营模式,难以保障端到端业务敏捷开通柔性供给,也无法做到用户按需选择网络。

    而在终端侧,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旗舰手机总经理李坤表示,天线小型化、终端功耗和散热、体验稳定性被认为是目前技术落地的三大难点。

    “以手机直连卫星为例,通话场景是普通蜂窝功耗的4倍多,对星待机功耗是普通蜂窝的10倍多。”李坤指出,由于功耗带来的发热问题严重,不得不限制通话时长,导致低电场景无法正常使用该服务。经过测算,卫星芯片和外围电路板的面积,是两倍于蓝牙和Wi-Fi通信子系统的面积。

    此外,在杨岭才看来,产业生态开放不足也是当前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卫星通信领域多,主体协同创新和产业上下游协作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企业之间能力融通,技术共享不足,产业链部分领域尚未充分开放,新应用新技术新业务融合程度有限,加上用户使用门槛过高,造成用户使用门槛非常高。”他强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广告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金融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
   第15版:地产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地产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TMT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制造业企业电商新模式“升值记”:新盈利新增量新方向
上接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