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无疑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要的特征之一,数字经济相关产业也是当前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
总体上看,国际组织和代表性国家对数字经济范畴的界定有三个特点:一是大致都从数字产业本身和数字技术业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这反映了对数字经济作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核心推动力量的肯定,以及在政策上对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二是大多采取了更加宽泛的范围,这主要是因为数字经济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正在产生深刻影响,其巨大溢出效应是数字经济区别于其他新兴产业的重要特征,更加宽泛的界定有助于提高对数字经济的重视并且扩大相关刺激政策的影响范围。三是不同国家产业结构和数字经济基础不同,在数字经济的重点方向选择上有所区别。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称,数字经济的发展虽然在全球备受关注,但属于数字时代的技术经济范式并未成型,无论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还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演进都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从近短期看,全球数字经济核心的产业发展仍然保持明显高于经济平均增速的水平继续做大规模,但也开始出现局部调整的新趋势。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总体态势下,一些细分行业增速减缓,另一些细分行业则保持高增长,整个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也表现出不对称、不均衡的情况,发展相对滞后的部门和地区不仅自身在数字化转型中落后于竞争对手,也通过“短边效应”影响其他行业和地区的转型效果。
《报告》认为,近年来,尽管面对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巨大的数字化转型压力,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在全球保持领先,产业发展水平缩小与领先国家差距,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数据资源潜力全球第一,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丰富程度位居世界前列,人才队伍较大,基础条件位居世界前茅,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已经占据全球领先的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和制度缺陷,如存在明显产业链短板、人才缺口仍然巨大、数据资源开放度有限、数字场景的领域较窄等。加之在新国际环境下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加剧,发展风险有所提高。
针对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建议,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安全。要增强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技术布局,在存在较大风险的芯片、基础软件等领域给予国家层面的支持,逐步形成能够替代的自主技术、材料、工艺和产品,减轻来自部分国家技术封锁的风险。要构建全球最优的技术交易、技术转让、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场景,吸引全球最领先数字技术的落地。
二是加快数据要素应用的思想转变和制度建设。重视产业数据要素的挖掘、使用和价值转换。要促进各部门间数据的打通和向企业公开,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发展协调机制,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对于企业而言,也要促进私有数据在一定范围与同行、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者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产业大数据体系的形成。综合权衡利弊,研究和执行合理的产业数据使用规则,推动产业数据确权立法,奠定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制度基础。加强数据产权保护,在鼓励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和交易的同时,个人和私有数据严格受到法律保护,严厉打击数据信息的非法收集、储存和交易。建设产业数据市场促进数据产权的交易,依托云平台、创新平台或安全平台,制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行业标准。
三是促进数字场景开发与推广。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技术改造,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从材料、零部件、整机、成套装备到生产线的智能改造,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重点行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
下转 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