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免“月光”窘境 年轻人群热衷攒钱

    本报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

    曾几何时,“月光”成为年轻人甩不掉的标签。而如今,年轻人开启了一波全新的“攒钱潮”。

    近日,“月薪5000元的年轻人给自己省出了年终奖”“月薪一万元一年存10万元”等攒钱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一时间关于攒钱与理财的讨论热度飙升。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年轻人存钱和理财的思维逐渐变得客观而理性,主张做自己理财的话事人。在稳中求进、积累财富的共同目标之下,他们倾向选择更加长远、更安全的理财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年初,我国银行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不同银行相继宣布调降存款利率。对于储户而言,存款吸引力逐渐减弱,储蓄保险和理财产品成为新的选择。

    对于年轻人热衷存钱和理财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谢远涛对记者表示,无论是给自己做养老规划,还是给孩子做教育规划,或者给老人做系统化的健康保障计划,以及购房规划等,这都是很积极的信号。同时,建议年轻人谨慎选择理财产品,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理财观念和行为已改变

    “提前透支、到期还款”曾是许多年轻人的消费方式。而现在,年轻人对超前消费兴趣不再。一位此前经常购买奢侈品的徐女士向记者表示,当前已经通过关闭花呗、信用卡等消费信贷的方式,回归理性消费。

    当下,存钱和理财正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话题。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如何存钱的话题极具热度。例如“豆瓣”平台上,一个名为“丧心病狂攒钱”的小组汇聚了60多万年轻人,他们互称“存钱罐”,每天有不同的年轻人在该平台发帖分享自身攒钱经历,激励小组成员攒钱。在小红书平台,“存钱”“攒钱”话题已有近30亿的浏览量,攒钱博主在话题下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成果,众多年轻人跟随攒钱博主的步伐存钱,希望完成储蓄小目标或敦促自己节约用钱。

    DT财经联合景顺集团和景顺长城基金联合发布的《投资未来:2022中国青年投资态度白皮书》显示,有93.1%的“Z世代”受访者认为“投资理财越来越重要,是人生规划中必备的一环”。蚂蚁财富此前曾发布一组数据,“95后”的攒钱增速是其他群体的8倍。据支付宝发布的最新数据,小荷包的用户中“00后”占了四成,近一半开启了自动攒计划——“无痛攒钱”。

    上述徐女士对记者表示,攒钱更多是为了培养储蓄习惯,通过投资理财帮助自己拥有随时离职的自由和勇气,给生活增加安全感,还能通过投资理财及财富规划,避免“月光”的窘境。

    需要注意的是,年轻人已经从单一的储蓄思维,转变为有敏锐的理财观,不仅紧盯市场动态,还善于把握理财时机。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了25个基点,随后多地的商业银行开始跟进,有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已经下调到0.25%,三年期存款利率也已经调至2%以下。存款利率的下调导致存款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在这一背景下,年轻人开始关注其他理财产品,如储蓄型保险、大额存单、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其中,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和分红型两全险等储蓄性质较强的保险被银行理财经理大力推荐。

    据某股份制银行一位客户经理介绍,增额终身寿险的收益是固定的且写进合同,基本算是提前锁定收益,安全性高。对于风险偏好性比较低的年轻人来说,这类产品适合长期投资,短期内无法支取,非常适合年轻人强制储蓄以及培养存钱习惯。

    谢远涛表示,建议年轻人在自身风险承受范围内考虑投资产品。如果要追求更高的收益,意味着会有更高的风险。如果是风险规避者,尽量不要碰触认知以外的高风险产品。“风险规避者可以购买保障型保险,如果想实现高收益的同时又想保本,这样就很难,必须得考虑好这个平衡。”谢远涛进一步表示。

    建议投资理财与养老规划分开配置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年轻人不再局限于眼前短期利益,而是以更为宏观的视野,谋划自己退休后的养老生活及未来长期的财务安排,展现了年轻人寻求长期获得安全回报的理财新态势。

    多位已经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年轻人对记者表示:“指望将来的基本养老金养老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规划储蓄并投资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养老产品作为补充,这样才能多一层保障。其实,30岁左右就可以考虑投资个人养老金了,前期先保障个人生活消费,等有了一定的储蓄和资本再考虑进一步规划未来养老。毕竟日常花销很大,要预留一些消费和意外支出,多余的钱再考虑养老投资。”

    对于如何购买适合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实现投资收益,谢远涛明确,需要将养老和投资的目标区分开。“个人养老金就是养老定位,即选择保证保障额度很高的产品;投资就是保障现在的现金流,追求的就是一个预定的收益率。如果要投资,可以买别的理财产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建议不要和养老目标混淆。”

    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年轻人也在了解自己的养老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通过积累财富、购买保险、投资理财等方式来确保自己的经济独立性,从而不必依赖外界的资助,陷入“老后破产”的难堪境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表示,因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赡养率逐年攀升,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下降的压力较大。青年人应该早一点着手准备养老,而且越早越好。同时,退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更有利于当代青年人在退休后过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

    一位已经提前规划好养老资金的李女士表示:“我从26岁开始就有养老方面的规划了。最开始有同学做保险经纪人,在同学的推荐下在2019年投保了商业养老保险,每年返还6000多元,缴费20年。2020年前后,我又给自己专门设置了一个‘养老’基金定投账户,每月定投3000元,到目前为止收益率在3%左右。”

    不过,很多年轻人可能存在疑问:退休以后要保持高品质的养老生活,多少钱才足够?

    当前,衡量养老保障程度的标准是“养老金替代率”,即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

    谢远涛对记者表示:“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如果要维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金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劳工组织标准为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国际警戒线。据测算,我国纯粹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现在约39%,且以后的数据可能还会降,涨的概率不太大。要想保证退休后拥有一个体面的生活,如果按80%的比例来算,现在可能只能覆盖40%。如果第二支柱覆盖20%,那也就是说,自己个人养老金部分至少还要覆盖20%。因此,建议年轻人自己主动补足第三支柱20%的部分。”

    “年轻人如果在工资方面要拿出一部分做规划,简单粗略地测算,假定不考虑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就按1万元的标准测算,到退休的时候从60岁以后每个月要补充大概2000元。例如买年金保险,得保证退休之后每个月要拿到2000元,这是一个定额的年金。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比如有2%左右增长率的情况下,那至少要有2.5%增长的终身寿险产品作为保障,这是最基础的一个测算。”谢远涛分析称。

    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仅靠投资,或者靠现在的存款几乎不太可能达到上述水平,必须采取合适的配置把通货膨胀、投资收益率和将来的现金流对应的支付成本都覆盖。比如到60岁,每个月需要多少开支、子女要结婚和买房需要一笔大的开支、可能生病住院要有一笔不确定性的开支,这些都需要现金流。因此,构造一个反向的现金流覆盖这些成本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一个非常完整的规划,包括养老规划、健康规划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银行
   第08版:金融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保险·新金融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区域经济·文旅
   第15版:地产·物业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地产·家电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游戏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TMT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对话
   第32版:对话
政策便利居民理财 柜台债扩围将带来什么?
避免“月光”窘境 年轻人群热衷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