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晶晶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共同富裕的步伐逐渐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实施,我国普惠保险也加速推进。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继爆发式发展、快速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惠民保”之后,又一类普惠型保险产品诞生——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这类产品涵盖了家庭财产、家庭意外等多种保障。
近段时间以来,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已经在多地上线推出,如漳州市首款定制型家庭综合普惠保险“e漳保”、宁德市首款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宁家保”、龙岩市“岩家保”等。此外,市场上还涌现出普惠学平险、普惠门诊险、普惠网络保险等多种普惠保险产品。
记者采访调研了解到,当前各个保险机构持续加大对“新农人”“新市民”的关注,发挥自身优势,推出了众多特色普惠产品和服务方案,与此同时,还通过开展普惠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农险等业务,推进乡村振兴。
普惠保险多面“开花”
我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明确了普惠保险的三大重点发展领域: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的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扩大覆盖面;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对接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参加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者的长期领取需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鼓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低收入群体人身保险等保险业务。重点发展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产品,支持农业生产、养老需求和基本民生保障。
今年以来,市场上不断上线各类普惠型保险产品,如普惠型家财险、普惠学平险、普惠医疗险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近日,福建龙岩市推出了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岩家保”;宁德市推出了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产品“宁家保”;漳州首款定制型家庭综合普惠保险“e漳保”。
记者注意到,这类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产品,以“惠民保障”设计理念为初衷,具有“保费实惠、保额高、保房保财保责任”等惠民特色,除一般家庭财产保障外,还涵盖了第三者责任、意外伤害及家庭成员共享保障等,兼具商业性、政策性、普惠性。
一家财产保险公司产品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作为新时代、新市民的新型城市定制普惠型家庭综合保险项目,其聚焦市民日常生活关注重点,价格便宜、保障全面,突出普惠性质,有助于健全市民的家庭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提高市民家庭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据上海城市定制型普惠家庭综合保险“沪家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8月上线以来,“沪家保”已经接受并处理多起理赔案件,案件主要包括墙面损坏、水管破裂等。截至2023年12月27日,“沪家保”投保人数已经超4万人,理赔结案225件,赔付总金额已经达到27.34万元,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1060件。
有专家表示,普惠型家财险产品不仅可以助力各地建立起多层次的家庭风险分担机制,更有效减少了灾害导致的财产损失。对保险业来说,普惠型家财险的推出,有利于丰富我国普惠保险品种,促进家财险产品的创新和升级。
除了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近期一款普惠型医疗保险也推出上市,即“蓝医保·全民普惠医疗险”。据悉,该款产品投保门槛低,高龄带病也能购买。产品资料显示,其特别放宽了健康告知,除了一些特定的严重疾病外,其他如三高、结节、乙肝等慢性疾病均不限制投保。相较而言,一般医疗险都是将投保年龄限制在60周岁以下,以至于很多老年人无法投保。而这款新品的起投年龄大大拓展,最高70周岁的老年人也可投保,让老人也能拥有一份保障。
据记者采访获悉,针对个体工商户店内财产、员工意外、第三者意外伤害及财产损失等多方面保障需求,近期已经有财产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普惠保险产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全方位的经营保障。
据记者梳理,当前,保险行业已推出覆盖多年龄段人群的包容性普惠保险产品体系,如涵盖乡村老年人口、新市民、学生儿童、女性等特定群体和业务。高度重视老人、女性、儿童等多元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提供差异化保险产品,逐步满足不同年龄和特定人群的保险保障需求,逐步提升普惠保险产品覆盖面。
上述产品部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对记者表示,普惠保险越来越受欢迎,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鼓励保险公司通过业务经营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帮助解决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自身各项保障问题。从保险公司角度而言,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保险公司希望开发培育更多的客户,推出普惠型保险产品也有利于新市场开拓与后续新客户挖掘。
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普惠保险价格低廉、服务亲民,受广大老百姓欢迎。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保险保单成本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大。尽管目前普惠保险正在多个领域进行广泛拓展,保险公司参与普惠保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普惠保险涉及多个方面的利益和责任,面临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性问题。
一家中型寿险公司董事会秘书对记者分析表示,当前普惠保险普遍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是否可持续等难题。普惠保险采用商业可持续性原则这是国际惯例,它主要区别于社会救济和某些慈善保险。普惠保险的前提是守住风险,其中包括财务风险,如果产品价格太低廉会造成定价不足,保险公司运营成本高,承保容易亏损。如果保险机构没有盈利作支撑,就不可能有长久的普惠保险,那么老百姓就享受不到优惠的保险产品作保障。只有财务可持续,才有业务可连续,提供服务的保险机构才有动力继续经营下去。
上述财产保险公司产品部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从长远来看,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业务不能只瞄准“现象级”产品,要找到合理的经营模式,才能走得长久。保险公司应建立推动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机制和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监管在鼓励支持开发各种普惠保险时,也明确要求必须建立在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而不能搞一次性的,一定要解决成本、风险、信息对称问题,守住风险底线。
“保险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是否能放弃以保费作为单一指标的评价体系,关注长期、可持续业务,构建兼备客户价值、社会价值的衡量指标,不断提升‘普’与‘惠’的保障力度,仍旧要从经营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着手寻找出路。而且当前积极入场普惠保险业务的产寿险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长期持续运营能力和资源,也需要考量。对我们保险公司来说,不仅需要得到股东的大力支持、经营管理层具有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还需要大力投入资金、人力,通过数字化赋能来尽量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需要消费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政府和监管部门、行业组织的政策鼓励与具体指导。”上述寿险公司董事会秘书进一步对记者说。
在2023年年初,监管发布的《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坚持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相结合。深化改革,破除制约普惠保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形成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保险长效发展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加大普惠保险政策、资源支持力度,推动普惠保险扩面提质。完善普惠保险制度规则和基础设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普惠保险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坚持创新发展和防范风险相结合。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引领,创新产品和服务,优化运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严格普惠保险业务监管,规范普惠保险经营行为,坚决打击非法保险活动,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坚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记者获悉,4月12日,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指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北京金融街服务局联合举办的“保险业普惠金融十年发展成果实践案例交流会”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也表示,普惠保险体系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推进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丰富普惠保险产品供给、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监管政策引领、完善普惠保险统计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加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