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通知存款”加速退场

    本报记者慈玉鹏北京报道

    近期,多家银行集中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停止自动滚存功能,客户支取需进行通知预约。

    对此,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银行调整智能通知存款主要是顺应监管要求,维护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需要,还有银行降低资金成本和管控利率波动风险等方面的原因。

    业内人士进一步向记者分析称,银行近期下架智能存款自动转存功能、压缩中长期限大额存单额度、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禁止手工补息等,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管理付息成本。从压降负债成本角度看,目前银行应采取科学调控主动负债产品额度,通过优化产品配置强化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增加灵活性更强、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金融市场资金使用;加强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及其他管理工具使用,引导全行树立算账意识等措施。

    产品集中下架

    记者了解到,该轮调整原因之一是响应监管要求。此前,监管部门针对调整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自律上限的通知开始执行。同时,监管要求“停办不需要客户操作、智能自动滚存的通知存款”,存量产品自然到期。按照要求,银行机构陆续暂停智能通知存款相关业务办理。

    5月8日,平安银行(000001.SZ)发布公告表示:“因我行业务经营调整,将于5月15日下线‘日日生金’‘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并终止相关业务。下线后,已办理签约‘日日生金’‘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的客户将不再享受‘日日生金’‘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相关的服务。”

    光大银行(601818.SH)近期公告称,签约光大银行对公周计划、对公智能存款A款(37天存期)及对公智能存款B款(7天存期)等自动滚存型通知存款的账户,自5月15日起停止自动滚存通知存款,已滚存的通知存款到期后资金转回至签约活期账户,然后系统将自动进行解约处理。

    渤海银行(09668.HK)公告表示:“为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要求,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我行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于2024年5月1日起自动终止,终止后存量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统一变更为‘通知存款+’产品。如需支取‘通知存款+’产品,存款人可通过柜面或电子银行渠道(如已开通)主动发起提前通知及约定支取动作。‘通知存款+’产品不作自动转存处理。”

    另外,广发银行近期亦发布通知存款业务服务调整的公告,表示将于5月上旬下线单位通知存款业务自动滚存服务(含赢在益添系列相关产品),存续中的资金将根据具体产品服务规则调整为非滚存服务模式或返还至客户的签约活期账户。大连农商银行近期公告表示:“为贯彻落实关于智能通知存款管理的政策要求,自2024年5月14日起,我行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取消自动转存功能,客户需在支取日前1天/7天进行通知预约(与我行现行通知存款计息规则一致)。”

    某华北地区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该行智能通知存款调整一是取消了自动滚存,二是增加了支取提前通知约定支取动作要求,如果没有提前通知,存款利率即按照活期计算,目前,通知存款1天期利率为0.8%左右,7天期利率高于1%,上述两项利率均高于同期活期利率。实际上,最初通知存款产品支取就需要提前通知及约定支取动作,只不过随着产品发展,逐步取消了该项要求,但目前根据监管要求及部分银行自身需求,重新加强了对通知存款的管理。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金融团队主管李佩珈告诉记者:“银行调整智能通知存款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自身降低资金成本和管控利率波动风险的需求。智能通知存款既具有通知存款的利息又享有活期存款的便利,其推高了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并加大了存款业务的波动性。二是顺应监管要求,维护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的需要。近期,为规范银行竞争,降低高息揽储行为对银行资金成本的冲击,监管部门多次叫停各类特色存款以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告诉记者:“商业银行密集调整通知存款主要考量的是精细化管理存款付息成本。在定期存款利率逐步下调之后,通知存款对全行存款付息成本的影响上升。多家中小银行公告下架智能存款自动转存功能、压缩中长期限大额存单额度、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禁止手工补息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管理付息成本。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层面引导商业银行稳步压降负债端成本,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压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严控负债成本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低利率环境下,商业银行负债端和净息差压力凸显,为缓解压力,银行对于高成本存款进行审慎调控。除通知存款外,大额存单及其他高利率存款产品近期亦有调整,部分银行暂时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的大额存单产品。

    多家银行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中提出,要加强对负债端成本管控。某国有银行高管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该行对高成本存款业务的压降力度会非常大,对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等产品制定了合理的增长目标,会适当控制此方面业务的占比。某股份制银行高管也提出,今年按照董事会过紧日子、严日子的要求,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通过降本增效,促进收入增长。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3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平均为1.69%,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基于多个原因,2024年银行业净息差仍有收窄压力,一是存量贷款重定价效应,2023年降息以及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的部分效果会在2024年体现出来;二是实际利率处于高位,2024年仍有继续降息的必要,在存款定期化背景下,降息会继续压降净息差;三是地方政府平台债务置换,以及低息的基建类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占比提升等,也会对息差产生压力。

    李佩珈告诉记者:“在各家银行争相揽储、存款定期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的难度不小。为此,要更加注重提高存款管理的精细化、多样化以稳定银行负债成本。一是加大同业存单发行,用好灵活性更强、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金融市场资金。二是优化存款期限结构,努力增加活期存款占比。与居民存款相比,各类结算资金、托管资金的期限较短、灵活性更强,要通过大力发展托管业务和结算业务以增加活期存款。三是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工具,加快绿色债券发行。加快绿色债券发行既是商业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应有之义,也是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的重要方式。在中国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中,关于碳减排支持工具给予了配套的低成本资金支持,商业银行可通过强化资产和负债的联动,间接推动负债成本下降。”

    杨海平告诉记者:“商业银行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调控主动负债产品额度,并通过优化产品配置强化被动负债的主动管理。二是进一步转变存款经营理念,推动费用驱动型存款、成本驱动型存款向结算驱动型、业务驱动型存款转型,重点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提升账户的活跃度,增加存款沉淀。三是用好FTP及其他管理工具,引导全行树立算账意识,执行好总行确定的资产负债配置策略。”

    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净利差和净息差水平往往能够反映各家银行的经营特点。虽然不同银行的经营战略有所差异,在面对净利差、净息差收窄导致净利息收入增长出现缺口时,银行营收增长主要依靠于加大市场信贷业务投放,而积极调整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则成为部分银行发展的重点方向。”

    上述报告显示,银行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持续面临息差收窄、手续费收入下降等挑战。在此背景下,银行应做好不同周期的负债管控,优化负债端结构,力争降低负债端成本。同时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产品、服务、模式和管理创新,采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金融
   第06版:财富
   第07版:资管
   第08版:资管
   第09版:银行
   第10版:银行
   第11版:银行·保险
   第12版:新金融
   第13版:区域·地产
   第14版:智造
   第15版:地产·文旅
   第16版:地产
   第17版:家居·建材
   第18版:医药·健康
   第19版:能源·化工
   第20版:能源·化工
   第21版:TMT
   第22版:TMT
   第23版:TMT
   第24版:游戏
   第25版:车视界
   第26版:车视界
   第27版:车视界
   第28版:车视界
   第29版:快消
   第30版:快消
   第31版:快消
   第32版:商业案例
信用卡大变局:博弈红海市场
“智能通知存款”加速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