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茂利北京报道
“10月4日的投票结果对欧洲汽车行业来说是一个事关行业命运的重要信号。现在需要的是欧盟委员会(以下简称“欧盟”)与中国迅速达成和解,以防止一场无人受益的贸易冲突。”
日前,宝马集团方面就欧盟加征关税事宜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进行投票,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最高35.3%反补贴税至少五年,计划于10月底生效。
具体税率方面,对特斯拉加征7.8%附加税,对比亚迪、吉利、上汽分别征收17%、18.8%、35.3%的反补贴税,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车生产商加征20.7%。
投票结果发布后,引发了多方反对。截至目前,中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等均表示“坚决反对”。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大众集团等跨国车企对欧盟此举表达出反对或不满。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加征反补贴税或产生两败俱伤的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征收反补贴关税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当年中国引进特斯拉等国际车企,推动中国产业链的电动化转型,而欧盟也是需要‘鲇鱼效应’,大力鼓励中国车企在欧盟发展,推动欧盟的电动化产业链建设。”
“不应该是惩罚性关税,应该给予在欧洲投资的中国车企相应的优惠。那些在欧洲本地投资并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与当地公司合作的中国企业应该在关税方面获得相应的优惠。”大众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OliverBlume)在接受德国媒体《星期日图片报》采访时表示。
最高需缴45.3%关税
欧洲目前的汽车进口关税为10%,这意味着中国电动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3%的超高关税。
“我了解到的是,特斯拉税率低是因为它有一支很强的公关团队应对抽样调查;比亚迪税率低是因为它在欧洲有投资建厂,带动当地就业。而对其他车企加征20.7%的反补贴税,欧盟是基于中国车企在成本上相比于当地车企仍有30%~40%的竞争优势的判断,他们假设把这个税加上,中国车企以和现在相同的价格销售电动车仍能获利。”浅觉深知咨询公司创始人陆盛 对记者表示。
实际上,对于是否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一事,欧盟内部争论不断。记者关注到,德国、匈牙利、马耳他等5个国家投下反对票,法国、意大利、荷等10个国家投下赞成票,12个国家选择弃权。
投票后,欧盟发表声明称,对中国进口纯电动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同时,欧盟和中国继续努力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必须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能够充分解决欧盟调查所确定的损害性补贴并且可监控和可执行。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4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反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征收惩罚性关税。”
“德国和匈牙利投了反对票;法国和意大利投了赞成票。德国、匈牙利反对加征反补贴税是因为这两个国家跟中国的关系十分紧密,中国是德国大众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而匈牙利是很多中国车企投资建厂的热土。”陆盛 对记者表示。
“加征关税是政府行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欧盟各成员国作出这一决策本身,包含了各自的政治(选举)、民生、就业、属地产业竞争力等因素考量。”“汽车新四化”产业研究者、知行韬略合伙人杨继刚向记者指出,欧盟真正的意图是利用“加征关税”逼迫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建厂。“你不能既想中国车企赴欧投资,又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自己。”
陆盛 分析:“众所周知,虽然近年来欧洲人积极拥抱清洁能源,但相比中国,欧洲的电动化转型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欧盟成员国希望通过关税保护欧洲的电动车产业,让外部冲击来得慢一点;同时他们希望中国车企能把一些前沿技术、电动车产业链带到欧洲,推动欧洲电动车转型,就像当年特斯拉来中国所引发的‘鲇鱼效应’。”
“BBA”发声反对
“我心里在想,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他们是想摧毁我的商业模式,让我在经济上无法生存吗?”梅赛德斯-奔驰集团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在“柏林全球对话”节目上表示。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方面表示:“我们坚信反补贴关税会长远地削弱一个行业的竞争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将给各方带来繁荣、增长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欧盟委员会拟定的征收反补贴关税是一个错误,这可能会导致深远的负面结果。”
反对的不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一家,宝马集团在一份声明中称:“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额外关税的做法完全行不通。这么做不仅不能提升欧洲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反而可能会损害那些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开展业务的企业。而且,加征关税还会限制对欧洲消费者的电动车供应,从而延缓欧洲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进程。”
实际上,当欧盟从7月5日开始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征收最高37.6%的临时关税时,宝马集团CEO奥利弗·齐普策便直言不讳地指出,这样的做法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是一条“死路”,最终不仅会损害到中国的电动车产业,也危及到欧盟自身。奥博穆亦认为,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将对德国汽车工业及大众集团带来危险。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以奔驰、宝马、大众为代表的德国车企反对的很重要原因是,它们担心在中国生产的电动车出口欧洲时会被征收高额关税,同时担忧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因为贸易摩擦而受到波及,比如出口高端车型到中国市场。
“欧洲对华出口的燃油车,特别是大排量豪华汽车也许会在本次经贸冲突中受到冲击,这将打击欧洲车企。”杨继刚指出。
奥博穆也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提到这一点。“这对我们奥迪、保时捷、大众、宾利及兰博基尼等所有品牌对中国的大量出口将产生巨大风险。”当被问及“哪怕惩罚性关税高达30%,大众的德国汽车依然能在中国畅销吗?”奥博穆直言,“我们在中国市场将非常被动。所以,我们明确反对这些新规定。”
欧洲消费者买单?
必须正视的是,加征反补贴税的部分“代价”会由欧洲消费者买单。在陆盛 看来,加征关税固然会降低中国车企的价格优势,但消费者在权衡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后下单购买中国厂商生产的电动车产品,这意味着部分关税将转嫁给消费者,无疑会伤害欧洲消费者权益。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最终还是要选择好产品,而好产品的定义绝不仅仅是好价格,还有好性能、好体验、好口碑、好的竞争力等。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的崛起,是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三电’等核心技术在内的全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欧盟祭出的‘加征关税’策略,并不会得偿所愿。”杨继刚表示。
幸而征收“反补贴税”的计划于10月底生效,这意味着还有谈判时间。“在10月底决策正式生效前,我们还有时间。我的希望是,欧盟方面能与中国达成协议,形成对双方都公平的解决方案。”奥博穆呼吁欧盟考虑调整关税税率。
杨继刚表示:“估计中欧之间的关税博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双方都有谈判筹码,长期来看,只要不是完全被政治(意识形态)绑架,不是奔着脱钩断链去的,中国车企在欧洲投资设厂将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10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透露,6月底以来,中欧双方就电动车反补贴案进行了十余次司局级技术磋商和两次副部级磋商。9月1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欧委会执行副主席兼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举行全面、深入、建设性的会谈,双方明确表达了通过磋商解决分歧的政治意愿,一致同意开启避免贸易摩擦升级的价格承诺磋商。之后的短短14天里,中欧技术团队已经进行了6轮技术磋商。
除了官方谈判,受调查的企业有积极配合调查。上汽集团在一份声明中提到,“在反补贴调查过程中,上汽集团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听证会陈述意见等多种方式,提供了数以千计的文件材料和书面证据,积极进行法律抗辩。欧盟的认定,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严重损害各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