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金龙潍坊报道
10月19日,“‘向海图强向海而兴’潍坊渤海湾高质量发展对接洽谈会”在山东潍坊举行。会议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旨在搭建一个高端对话平台,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海洋经济发展如何聚焦趋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生导师、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曙光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初步进入新质生产力驱动发展新赛道。传统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成为新时代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亮点,表现为交通运输产业智能化与绿色化、现代邮轮游艇旅游兴起、渔业转向离岸生态海洋牧场建设和远洋渔业装备现代化等。
“传统海洋渔业转型发展之所以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离岸养殖和远洋集成装备的强力支持。”刘曙光表示,在海洋渔业产品中,南极磷虾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但是捕捞南极磷虾对船只要求很高,随着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建造并交付具有多产业链集成能力的大型作业船舶。
另外,刘曙光建议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注重海洋的生态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大力发展海洋生态经济。
“我国海洋经济整体发展趋势是绿色化与智能化。”刘曙光说,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海洋生态修复对于发展海洋经济非常重要,需要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海洋经济发展中。
刘曙光以发展海洋渔业举例说:“我们可以在离海岸线较远的深水区建设生态海洋牧场,发展高附加值的海洋产品。另外,海洋经济绿色化发展还包括船舶制造与港口航运绿色化,科学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大力发展海上风能、海上光伏等。”
至于海洋经济智能化方面,刘曙光指出,当前我国已经由单纯的海洋产业数字化进入海洋大数据赋能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阶段,正在向海洋产业数字孪生阶段迈进。刘曙光表示,近年来,我国建设智慧海洋发展步伐正在加快,越来越多与海洋相关的海洋制造、海洋服务都在迭代升级,转向高阶智能化发展阶段。
刘曙光说,山东是我国海洋经济大省,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在现代海工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用途海洋开发装备制造集成方面走在前列,不仅承接大型船舶制造,还开始面向深远海开发工程需求的高度集成现代装备研发与制造。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17018.3亿元,居全国第二位,比上年增长6.2%。这一数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对山东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