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静卢志坤潍坊报道
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之际,潍坊市的化工业率先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探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潍坊实地调研了解到,作为潍坊市化工“链主”企业,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石化”)正引领着这一变革。在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公司提出“小细严”的管理思路,坚持走“差异化、高端化”路线,大力发展自主研发,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进行绿色低碳化生产,已成为行业佼佼者。
“专攻差异化、高端化”
“在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不再走同质化路线,而是向差异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当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时,除了地震、洪涝灾害、老年食堂、赞助世界风筝节等捐款捐物共计约2000万元,去年集团纳税127亿元外,弘润石化全资子公司潍坊弘润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润科技”)董事长韩红亮特意强调了弘润石化在避免同质化竞争、实行差异化发展上的思路。他认为,这也是一个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弘润石化是国内石化行业的典型代表企业,业务涵盖炼化、仓储、物流运输、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研发等领域,在潍坊布局有青州烯烃绿色化工园区、滨海弘润新材料园区、滨海弘润仓储物流园区等三大特色园区,建有亚洲面积最大的聚丙烯智慧化无人车间,可年产45万吨高端聚丙烯新材料。
根据山东省工商联发布的“2024山东民营企业200强”入围名单,总部位于潍坊高新区的弘润石化位列榜单第6位,首次跻身山东百强民企前十强阵营,并超过歌尔股份一跃成为潍坊第一大民企。
据了解,化工产业是潍坊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全市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19.9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2.1%。营收和利润在全市工业中的占比分别为33.3%和27.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在工业营收占比超过5%的6个行业中位居前列。
作为潍坊市化工“链主”企业,弘润石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了潍坊市近年来在化工产业上的一些新思路。
据了解,弘润科技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弘润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布局国内对外依存度高或国外技术“卡脖子”的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的产业项目,打破石化行业同质化建设困局、消化过剩低端产能、实现进口替代和突破技术封锁。
据韩红亮介绍,该项目总体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2020年开始建设,2023年6月开始试生产。目前替代进口或者出口的差异化产品有:III类润滑油基础油、“食品、医药、化妆品级”白油、间二甲苯、异构级二甲苯、均四甲苯、邻苯等。“这些产品保障了国家高端润滑、特种尼龙、绿色低毒农药、不饱和树脂等产业的安全。”
今年1—9月,弘润科技实现收入245.35亿元,产值234.85亿元,利税8.39亿元(其中海关税款5.25亿元)。
记者了解到,“绿色低碳”是潍坊工业近年来努力追逐的方向。作为代表企业,弘润石化自创立以来,创始人董华友就提出了企业发展“三个一”的理念,安全第一是对社会和员工负责,环保第一是对环境和未来负责,质量第一是对用户和市场负责。
公司采用国内首套灵活焦化工艺。据了解,这是一种绿色清洁化加工新工艺,能够加工各种劣质原料,转化为多种化工原料,同时副产清洁燃料气,减少天然气消耗。该工艺有助于减少CO2、SO2、NOX、粉尘等排放,实现清洁化生产。
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
据了解,弘润石化所从事的石化行业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正面临从传统高耗能、高排放模式向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挑战,国家政策也在推动行业加速技术升级和节能降碳措施的实施。
与此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炼化技术的进步、高端化工产品技术的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
韩红亮向记者解释,当前石化行业竞争激烈,国际化工巨头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包括缩减、抛售、关停等举措。降低经营风险,“降油增化增材”“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成为炼化行业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弘润石化正在采取积极措施适应和开发新市场需求。
走进弘润科技的安全生产管控中心,几十套新上的设备正在更新即时生产数据,通过这套大数据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各项工艺参数的变化。
据他介绍,公司坚持“高筑墙、广积粮、伺机发展”的战略,稳住基本盘,挖潜提升,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综合30年的生产技术经验,加快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实现“精准量变、高效提质”。
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举措则是以“技术合作和自主研发”为突破口,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机遇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炼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弘润石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未来市场需求,进行选择性地延链、补链,创造性地强链,大力发展自主研发,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开发生产新产品。
据韩红亮介绍,滨海弘润新材料产业园将继续再投资135亿元,布局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分三期建设,分批打造“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芳烃—MX—PIA—低熔点聚酯”“芳烃—均四甲苯—PMDA—聚酰亚胺”、功能性化学品等4条产业链,打造国内知名的高端阻燃剂、新型增塑剂、分散剂等高性能特种化学品新高地。
此外,公司发挥管道仓储优势打造化工贸易基地,计划建设3000万—4000万吨/年输送能力的黄潍复线项目,项目落实后每年减碳42万吨,还能将潍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原油、化工品贸易交割地。
同时,弘润石化还将加快自主研发成果的转化。据了解,弘润科技自主研发的6个产品已经实现实验室阶段成功,下一步将通过建设中试平台、工业化放大实现成果转化。“这些产品全部依赖进口,主要应用于军事、大数据计算平台、新能源、AI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韩红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