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
12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于12月23日进行了分组审议。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草案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促进“两个健康”写入法律,进一步优化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立法工作进入新阶段,影响深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围绕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等内容,党中央、国务院近年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
从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到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再到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民营经济促进法列入立法规划。
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民营经济近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提升。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45万户,占所有经营主体的比例从2019年的95.5%增长到96.4%,其中民营企业数量为5517.7万户,个体工商户数量为12527.3万户。
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破解民营经济在发展中的难题事关稳就业、稳增长和稳预期大局。
在众多发展难题中,民营经济首先面对的就是资金问题,其中尤以“融资难、融资贵”为典型。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支持政策,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时,往往存在风险评估严格、抵押物要求高等问题,这使得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相对狭窄,且融资成本较高。对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小微企业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有效担保,其融资难度更大,成本也更高。
民营企业还普遍存在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环境的充分竞争使民营经济的盈利空间逐渐减小。
“落后就要被淘汰”,正在倒逼民营企业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与经营管理。但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参与科技创新的多是头部企业,且集中发生在大型企业集团内部。对大多数民营企业而言,由于持续投入研发与投资风险相伴,这些民企自身并不具备持续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导致民营投资总额有所下滑。
通过立法方式直面民营经济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众多瓶颈问题,积极回应各方关切,能给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共有9章78条,内容涵盖公平竞争、投融资环境、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这些内容能有力提振民企发展信心,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我国当前虽已有多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且有《中小企业促进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但一些地方在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不强。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并存在执法不公、选择性执法等问题。
以涉企行政检查为例,实践中存在“乱作为”的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营商环境的改善。根据司法部近期公布的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有企业每年接受上百次检查,检查主体涉及多个领域。为此,司法部明确提出,要“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最大价值在于首次以系统化、法律化的形式明确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政府行为,通过立法的方式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和有力的保障框架,使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有法可依,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草案明确要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并对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多头执法等作出规定;在优化公平竞争方面,对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定期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禁止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等作出规定;在投融资环境优化方面,提出要完善制度措施,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方面,提出加强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知识产权的保护。
未来这些内容将以法律条文的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长远看,提振民营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法律体系逐步细化完善,配套司法解释、实施细则跟上,执法监督精准有力,民营经济才能在法治港湾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