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竹刘旺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的提速发展,教育与科技的融合更进一步。教育成为大模型运用落地的重要场景,企业和机构纷纷加码训练教育领域的垂类大模型,资金再一次涌向教育科技领域。
业内开始意识到,科技赋能的意义在于“减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教师免于非教学工作的烦冗干扰,让家长减轻辅导作业的负担。然而,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不仅在于把科技作为工具,探索新的教育机制,还在于建立优质的科技教育生态,从而达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AI+教育是必然趋势,但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准则,保障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规范性。他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上的一些衡量标准(有利与否、需要与否、适当与否)尚未达成共识。目前教育类AI作为一种工具,一方面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分享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让善用AI与不善用AI的学生形成鸿沟,应该通过相关的政策和规范减小数字鸿沟,真正实现科技对教育公平的促进。
教育向“智”
2024年年底,“六年内基本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登上热搜。在教育部印发的通知中,明确探索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
除了教学内容外,上述通知还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人工智能的运用已渗入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在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学习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在一些新兴的教育机构和实验学校,AI课堂系统正在被普及,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包括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等。
另外,越来越多的教育科技企业和在线教育平台,如猿辅导、作业帮等,依托大模型技术开发了智能教育产品,运用于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教育场景,为政府和学校端服务。
网易有道CEO周枫认为,学校、家庭和自学三大场景逐渐成为大模型技术的关键应用点,对应的则是“教学助手”“家庭教师”“学习伙伴”三个角色定位。
据多位教师反映,通过AI技术,他们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课堂,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并通过智能反馈和评估结果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业内认为,2024年已经逐步解决好从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到个体知识可及的便捷化的问题,未来将是以教学模式重塑为代表的教育转型。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继新指出,通过人工智能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编程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能力。业内还有一种观点,AI对教育资源的赋能想象在于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匮乏的限制,例如通过AI教学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教育资源匮乏的学生能够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出海增“热”
自2024年以来,一批教育公司陆续将业务落地海外,结合全球“中文热”这一趋势,“AI+教育”为企业描绘出一幅海外市场的发展蓝图。
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刘刚看来,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方面的重要特点是应用需求牵引。国内在大模型方面的探索有利于推动企业出海,不仅是教育,手机、汽车以及智能家居,海量的应用终端均为大模型落地提供了规模化应用场景。
有数据平台预测,到2026年,全球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或达到37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而ToB或ToG模式的规模效益,也推动中国教育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得一隅之地。除了早有市场布局的科大讯飞、网龙、好未来等企业,教育科技企业应用生成式AI技术的进程也在加速出海。从当下来看,快速开发和部署AI应用对教育出海企业的创新与转型来说至关重要。
悟空教育创始人兼CEO王玮向记者表示,AI技术与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其企业品牌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助在硅谷的技术研发优势,其通过AI技术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体验。
王玮表示:“全球化的加速推动了中文教育需求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家庭不仅希望学习中文这门语言,还关注通过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与全球经济机会。同时基于国际教育合作持续深化,全球学校、教育平台也加速了与中文教育品牌的联动,我们正通过协作模式来推动中文教育的国际化。”
除了科技创新外,2024年海外中文教育的变化还体现在市场需求升级方面。王玮观察到,在中东和东南亚市场的当地家庭不仅注重语言的学习课程质量,还有更深层次文化交流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东南亚经济彰显出韧性与潜力,留学生选择去东南亚的热度高涨。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中国赴马来西亚留学人数累计88854人,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疫情除外),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共有42180名新生申请签证,其中中国学生占比44%。
新东方欧亚教育亚英及欧洲部负责人李青告诉记者:“东南亚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在低龄阶段(3—17岁),从花费方面来说性价比较高,2024年我们也去对马来西亚、泰国的学校做了深入的探访和交流,接下来亦针对这些国际学校做相关的业务布局。”
据她介绍,近两年由于中国香港留学的花费低于英美地区,而院校排名又相对较高,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就业联动,致使中国香港越来越热,所接收学生中申请香港的学生占比较高。
校企创“深”
回顾2024年,深化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建设等字眼频频出现在多个部门的政策性文件中。
2024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汇聚“政产学研用”等资源,融合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近日,教育部再次发文部署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并公布了包括江苏太仓、浙江宁波、浙江义乌、广西南宁、四川宜宾、新疆昌吉共6家国家市域产教联合体。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指出,目前很多相关的研学实践与企业合作,在实际情境中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学生再围绕实际问题展开探究,如解决一个具体的机器学习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更多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也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与活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成果转化”亦是2024年的热词之一,指的是将科研机构、大学及企业所取得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可应用、可商业化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中关村论坛发布的10项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多项是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覆盖光芯片、材料、量子等前沿领域。据悉,这些科技转化成果都是校企“双向奔赴”的结果。
在校企合作加深的背景下,产教融合也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路径。业内专家认为,唯有在系统性思维下,打通教育与科技、人才之间的壁垒,构建全链条协作机制,才能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国家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持久动能。
储朝晖告诉记者,2025年是期待改进的一年,行业内外都希望能够将优质普惠公平的教育再向前推动一步。而如何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更有效地让教育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将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长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