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索寒雪北京报道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同一时间,位于北京长安街的中国地震局也在组织信息、监测、指挥等相关部门,对定日地震进行实施监测,并密切关注。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多次紧急会商,滚动研判震区近期的地震趋势,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中国地震局迅速调集力量,派出了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级地震局,以及震防中心、一测中心、地质所、工力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支持震后重建。
成都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个时间大洋彼岸的美国洛杉矶也发生了山火。“两者相比,中国的地震救援展现出非常高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值得赞扬的。”
加密监测
“当定日地震发生之时,首要任务是进行灾情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同时加强震情的跟踪和趋势的研判,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来自地震部门的专业技术支持。”国家地震局人士向记者表示。
目前,国家的应急响应预案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同样,中国地震局的响应级别也分为四级。通常,中国地震局的响应级别会高于国家的级别,且响应级别越高,所需调动的资源也就越多。
截至2025年1月15日,中国地震局一级响应的各项工作仍在继续。“我们还在加密监测此次地震。”前述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中国地震局调集震区附近省份地震部门的相关力量协同作战,开展加密的地震流动观测,及时开展和完成地震烈度评定工作,为抗震救灾的决策指挥和后续的恢复重建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数据显示,2025年1月7日13时,共记录到3级及以上余震16次,其中3.0—3.9级地震13次;4.0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为9时24分4.4级、9时37分4.2级和9时43分4.1级地震。
此外,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织专家已经对此次地震进行研究分析。相关专业人员携带设备,紧急赶赴震区,开展现场应急流动加密监测、灾害调查、烈度评定等工作。
地震发生后,国家应急管理部也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出动1500余名指战员,携带2.6万余件(套)装备器材参与救援;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下达1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地震灾区灾后应急恢复,重点用于灾区受损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急恢复建设。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共计1.5万余人。
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目前救援物资供应充足,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经过全力抢修,受灾地区的电力和通信也已经基本恢复。
发展预警正当时
“目前,对地震的科学预测还是没有突破。”参加过多次重大地震会商的地震专家陈汇忠向记者表示。他长期在中国地震局从事地震研究工作。
他认为,地震预报要强调科学性,这很重要。尽管有短临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但由于地震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预报的准确性并不高。“科学预测,不是简单的信口开河。科学预测要有科学道理,并且科学预测方法要有可重复性。”
然而,现实中,科学预测地震进展缓慢,但地震预警发展迅速。
记者了解到,在定日地震之后,几秒至几十秒内,先后有普通群众通过手机收到了来自成都减灾研究所发出的地震预警。
陈汇忠向记者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密集的观测台站网络。在台站密集的地区,如每隔10千米设立一个台站,可以在地震发生后迅速观测到地震波,并在震后5秒左右发出第一波预警。这为人们提供了几秒到几十秒的躲避时间,尤其是在震中较远的地方,这一预警时间对于人员疏散和紧急应对至关重要。
从定日此次地震情况看,西藏作为地震活跃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限制,监测难度较大。
王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方面,成都减灾中心已经建立了上万个监测站,这些监测站可以直接向手机发送信息,方便公众及时获取预警信息。王暾呼吁,当前要尽快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在2025年1月15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应急管理部将聚焦“关口前移”,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能力。
陈胜表示,推动加密灾害高风险区的监测站点,大力发展群测群防力量,提高短临预报预警能力,为转移避险等工作留出更多的窗口期,优化多灾种和重大灾害过程风险会商机制,提升灾害综合监测和数据共享共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