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
文/朱昌俊
谈到偷拍,可能不少人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这只是源自极个别人在某种特殊癖好驱动下的“偷窥”,而未必能够意识到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日趋成熟、高度分工的“黑产”。
2021年12月10日凌晨2点,一位女士走进浴室脱衣服洗澡。殊不知,浴室上方的排风口处,暗藏着一个摄像头,正在运转。这是《法治日报》记者在某聊天群看到的一段偷拍直播刚开始的画面。当时尽管已是深夜,仍有上百人通过付费进入直播群对这位女士“静静围观”。
这般让人细思恐极的一幕,已经不再是孤例。近年来,摄像头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人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然而,这一市场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他们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并控制家用摄像头,将监控摄像头“变成”偷拍设备,出售扫描破解摄像头软件,或将摄像头偷偷安装到宾馆房间、出租屋等场所,并将偷拍到的隐私画面进行售卖牟利。更有甚者,通过手机或改装的设备,在厕所、地铁、公交等地进行偷拍。
偷拍正在变得无孔不入。这几年,与偷拍相关的事件频频见诸舆论,相关部门也开展了治理行动。如2021年5月至8月,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开展摄像头偷窥黑产集中治理,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收缴窃听窃照器材1500余套。而来自媒体的调查显示,在一些线下店铺,针孔摄像头等偷拍设备已经比较“难买”。不过,如洗澡被直播、线上售卖偷拍摄像头生意依旧风生水起所示,随着治理的跟进,“偷拍生意”并没有收敛,而是由明转暗。这提示相关治理还得有更大力度的突破。
偷拍之所以难治,除了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也和它的链条过长有关。最直接的就涉及设备违法生产、销售,以及安装偷拍设备,偷拍内容发布、交易等多个环节。要有效治理这种长链条的“黑产”,对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看到,相关部门开展的集中治理,也是多部门共同参与。但是,这种多部门联合参与的集中治理模式往往带有较强的“临时”色彩,效果上也很可能出现“春风吹又生”的尴尬,离常态化的治理,还有不少距离。就此来说,面对禁而难止的偷拍“黑产”,治理机制或许首先需要突破,真正让多部门、多环节共同参与、跟进的协同治理成为常态。
任何一种乱象要被有效治理和防范,都建立在对其实际发展程度的准确评判之上。就偷拍“黑产”而言,尽管近几年相关事件频出,媒体也多有报道,但其真正的发生概率,或者严重性,很可能仍在被低估。比如,谈到偷拍,可能不少人的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这只是源自极个别人在某种特殊癖好驱动下的“偷窥”,而未必能够意识到它已发展成为一种日趋成熟、高度分工的“黑产”。如就在这个月初,江苏常州警方通报打掉一个摄像头偷拍背后的黑色产业链,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遍布全国14个省市。这其实就是偷拍行为从个人化、偶然化的现象,走向基于“团伙作案”和利益驱动的“黑产”犯罪的一个现实注脚。那么,相应的,社会对其防范意识,也务必要提高。
不夸张地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偷拍现实是,每个人离被偷拍,可能都只有一个摄像头的距离。以偷拍现象的重灾区酒店业为例,很多被曝光的新闻,都足以反映它的现实严重程度。比如,2021年10月,湖南一女士出差期间在某酒店连续换两次房间都发现偷拍摄像头;甚至有人在某市一家知名酒店偷装针孔摄像头,偷拍到时任该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的不雅视频并对其敲诈勒索。而2019年,郑州一家酒店惊现针孔摄像头,酒店员工更是语出惊人——郑州80%的酒店都有! 这个数据肯定有所夸大,但它反映出偷拍的普遍性却是事实。只有充分正视这一点,社会和个体才会有足够的警惕。一定程度上说,有必要像如今防诈骗宣传的大众化一样,推进防偷拍科普和宣传的大众化。
当然,个人需要提升防偷拍意识,对更多的机构来说,则要履行好相应的防偷拍责任。媒体调查显示,目前针对酒店、民宿、出租屋、商场等偷拍现象高发区的责任问题,还有待厘清。专业人士指出,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酒店、商场保护消费者隐私责任的规定还比较欠缺,对此就应加强管理和处罚力度,这样才能倒逼酒店等提高隐私保护水平。而要提升酒店等场所在反偷拍上的积极性,既有赖于法律层面的严肃惩处,也依赖于行业的觉醒和行动。例如,行业内可以推动在现有的酒店客房管理与服务规范中,增设相关的服务流程和标准;星级酒店的评定,商场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也可考虑加入相应的考核项。过去几年,酒店客房的卫生屡遭曝光,但实际上,比起卫生问题,偷拍带来的危害性恐怕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对此,理应有足够的重视。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对于摄像头、监控设备从生产到使用的泛滥局面,社会也应该有更为理性的认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摄像头从公共场所到家庭的快速流行,都是基于安全考虑。但正如眼下偷拍现象的普遍化所示,摄像头的泛滥和过度使用,也在放大风险,走向安全的反面,对此应该要有所警惕。比如有专家建议,市场监管层面可对监控设备销售环节实行备案许可制度,以便对偷拍事件进行溯源。而那些本就该被禁止的针孔偷拍设备,从生产到销售,都应加大规制力度,真正实现闭环治理。
偷拍的无处不在,将每个人都置于一种不得不警惕的风险之下,是不折不扣的社会公害。这也是传统社会风险体系之外,一种针对所有人的新风险。总之,对于它的社会认知、防范意识、治理资源的分配、责任边界的明确等,都必须尽快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