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区域经济·地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字当头 乡村振兴瞄准新方向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定调后,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以及各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也多以“稳”为主基调。                               本报资料室/图

    本报记者庄灵辉卢志坤重庆北京报道

    一个“稳”字,成为贯穿我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稳中求进”成为各项经济工作部署的高频词语。

    “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定调后,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以及各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也多以“稳”为主基调。

    多位专家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是今年“三农”工作的突出特征,也是今年全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而由于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保障农业稳产增产、防止规模性返贫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经济社会大局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工作。

    业内专家指出,乡村振兴衔接着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不仅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也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着新的思路,同时与国家其他战略协同推进,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位专家表示,今年“三农”工作的突出特征就是要稳定农业基本盘,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市场化导向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与政策引导吸引年轻人才建设乡村。

    稳住农业基本盘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稳定,其他产业才能稳定发展,今年我国“三农”工作的突出任务即是稳定农业基本盘。

    “稳”字当头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特征。

    回看近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形势对经济平稳发展的支撑以及“压舱石”作用被多次强调。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三农”工作的强调与今年类似,表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

    但开篇即如此大篇幅定调,表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要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在今年尚属首次。

    “‘稳’字可以说是今年宏观经济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以“稳”字当先是与全年宏观经济总体指导思想息息相关的,而要稳住农业基本盘,主要是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农产品市场不发生大的波动,同时作为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的衔接战略,乡村振兴也要接续推进、稳中求进。

    “不是所有年份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稳’字当先,稳定农业基本盘可以说是今年‘三农’工作的突出特征与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农业稳定,其他产业才能稳定发展,今年我国“三农”工作的突出任务即是稳定农业基本盘,实际上主要就是稳农业和稳脱贫,促进农业稳产增产,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如此才能支撑经济社会大局的稳定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理事长周伦理也表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今年“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稳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即明确表示,相关工作布局要重点围绕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以及农民收入稳势头提后劲等“四稳四提”展开。

    聚焦产业发展

    “要跳出农村看农村,对整体人口布局与城镇化发展有通盘考虑,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推进均衡城镇化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等多项举措。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定要和农业相关联,千万不能搞耕地非农化。”李国祥提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能脱离农业,否则只图眼前利益将难以持续发展,且违背农业稳产增产的基本原则。

    “当前乡村振兴产业主要分为粮食生产、生猪养殖等保障性产业、现代种业、冷链物流、仓储加工等支撑性产业以及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不同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不同,但都需要保障人的需要以及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周伦理表示,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首先还是要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而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要格外注重效益的提升与品质保障,相关产业要真正融合起来发展。

    在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两项重点工作中,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党国英认为,城镇化和市场化发展以及劳动力转移是过去一段时间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推动因素,此后乡村发展仍离不开城镇化与市场化方向,只是要注重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从而切实带动农业农村发展。

    “要跳出农村看农村,对整体人口布局与城镇化发展有通盘考虑,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推进均衡城镇化发展。”党国英表示,当前农业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多是驻扎在地级城市以上,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并不利于乡村产业发展与振兴,唯有通过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吸引现代化的人才来振兴乡村。

    党国英认为,推动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农业产业链下沉,提升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甚至让部分非农产业链也进入小城镇。“实际上并非所有城市都需要上百上千万的人口,四五万人口的小城市如果能够高质量发展,同样可以成为国际性的城市,有效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党国英表示。

    在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明确提出,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加强县域基层创新,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加快完善县城产业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要打好“组合拳”,面向不同群体进行一系列机制创新与政策探索。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下好人才振兴“先手棋”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中被提出。多位专家认为,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要坚持市场为导向,同时需要打好政策保障与体制机制创新等“组合拳”。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周伦理表示,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要打好“组合拳”,面向不同群体进行一系列机制创新与政策探索,比如出台政策支持和加大配套建设,让愿意留在乡村的部分人才尝到做农业的甜头;面向市场引进和培养一批懂经营懂管理的干部,起到应有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强化“造血”,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培育也是近年山东与重庆坚持协作创新的重要方面。通过双方深化协作,孵化于山东淄博中郝峪村的“郝峪模式”被引入重庆中益乡等地,融入当地乡村振兴。

    “郝峪模式”的具体形式是“公司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通过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责任制、村民入股的方式,负责全村旅游项目开发和运营;并通过构建农户与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给予全体农民分红和奖励。“郝峪模式”创建人赵胜建表示,重视以市场化导向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该模式的重要特征。前不久,重庆市文旅委等部门还牵头组织了相关模式在渝植入推广项目系列培训班。

    赵胜建表示,此前“郝峪模式”的复制推广形式都是以培训为主,鲁渝协作试点项目则都采用投资入股的形式参与,除前期全方位培训外,双方联合参与公司经营,在市场化的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评论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基金·证券
   第12版:基金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保险
   第17版:资管
   第18版:投资
   第19版:商业案例
   第20版:与老板对话
   第21版:区域·地产
   第22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3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24版:地产
   第25版:地产
   第26版:医药·健康
   第27版:医药·健康
   第28版:地产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游戏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能源·化工
高管自购公司债券 房企多举措提升债市信心
“稳”字当头 乡村振兴瞄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