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靖斌广州报道
广东数字经济产业迎来“百花齐放”。
《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日前经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2022年6月1日实施。
据了解,该条例作为国内首部城市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将为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法治保障。目前,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做好法规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条例落地见效。
事实上,《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下半年,为了推动数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广东省逐步推进《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落地工作。
对于数字经济政策“百花齐放”,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很多应用落地仍存在困难。“因为规则上面边界依然不够清晰,这就无法形成产业,没办法商用落地。所以对于具体的新兴产业,诸如无人驾驶、NFT、元宇宙、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等等,都需要推进可行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主要载体,加强规则对接,重点探索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数字经济产业逐渐成为华南地区的重要生产力。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约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4.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46.8%,规模居全国第一,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
事实上,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数字经济政策的省份,在2017年至2020年间,广东已连续4年数字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代表全球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加速创新,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演变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也是各地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发展机遇。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为了确保广东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早在2021年7月30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并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普华永道指出,《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施行,将立足广东实际,直面当前数字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机制难点,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大核心,突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好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技术创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将广东较为成熟的相关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为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对广东省功能定位是“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主要载体,加强规则对接,重点探索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机制,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而此次《条例》紧紧呼应了这一定位,尤其将产业数字化在《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数字化三章,强调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经济对大湾区经济的整体赋能效应。
为了深入落实《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全面建设数字经济强省,4月1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发布《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从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治理和安全体系、加强统筹指导和政策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举措,来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另外,近年来,尽管广东数字产业持续优化升级,然而“芯片”产业作为数字经济产业最基础的产业底座之一,“缺芯”“少核”的产业链短板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为了打破芯片核心技术垄断,《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提出,全面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三大产业集团建设,大力推动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落地建设,推进深圳中芯国际、粤芯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投产。推进关键芯片供应及应用,加快芯片战略储备中心建设,实施汽车芯片应用牵引工程,引导汽车“链主”企业牵头开展关键芯片研发验证和产业化应用。
条例落地助力打造产业先导区
目前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三审,有望年内出台实施。
事实上,为了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广州、深圳等地也在因地制宜地落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日前,《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经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批准,将于2022年6月1日实施。
该条例提出,将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优化各片区的功能布局,支持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在试验区先行先试,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营造数字经济良好生态。
而深圳市则在2021年8月对《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进行首次审议,推动条例进入立法审议阶段。
目前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已经市人大三审,有望年内出台实施。
据了解,该条例(草案)围绕产业数字化主线,支持工业、服务业、农业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明确规定积极稳妥地开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在政府管理服务、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开展数字技术、产品与服务应用示范。
“广东省级还有市级的数字经济条例出台,包括重点任务,我觉得是形成一个多层次,互为表里,相互配合的政策保障和任务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认为。
而盘和林则认为,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出台,既确立了数字经济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要求各级政府按照《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来设置细则。“广东的《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是总括性文件,广深两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双方侧重也各有不同,条例细化是为了更好的贴近当地经济产业实践,制定符合自身的方案。为未来广深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目标指明方向。”盘和林如是表示。
而一系列政策保障和任务体系的制定,对企业、产业发展甚至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均有重大意义。王鹏向记者表示,数字经济首先是重点任务规定的产业,能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市场能提升它的知名度、关注度。另外,从政府驱动,包括从数字政府改革,综述计算,技术超前布置数字化基础设施角度来说,也能带来更多地应用。同时从这个企业角度来说,无论它的估值,自身的研发等,其实有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引,那未来肯定还是有大发展,芯片一直以来都是广东或者说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重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广东各地在逐步落地数字经济促进政策,但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则细化仍任重而道远。
盘和林认为,对于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仍要加速规则制定和跟进。“数字经济产业的难点,硬件在芯片,软件在操作系统,产业整体难点在生态,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标准和规则。对于创新仍要加速规则制定和跟进,要在规则上跟上数字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速度,匹配数字技术发展的节奏。”
盘和林指出,目前很多应用仍存在落地困难的问题。“因为规则上面边界依然不够清晰,这就无法形成产业,没办法商用落地。所以对于具体的新兴产业,诸如无人驾驶、NFT、元宇宙,工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等等,都需要推进可行规则的制定和完善。”
王鹏则指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仍要从消费端向生产端转移。“目前数字经济产业痛点,我觉得第一就是消费端的居多,生产端的居少,未来数字经济产业它的核心还要向生产端转移,像这种智能制造,转移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原研性的技术,中国的应用很多,但是原研性的技术少,真正具有安全自主可控,有这个专利的技术少,另外就是需要增加复合型的数字经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