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斯克版“强制到岗令”,居家办公的理想与现实

    自由谈

    文/赵志疆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极致与极端、自我与自负,一直是埃隆·马斯克身上鲜明的标签。最近,马斯克做了一件非常马斯克的事,并因此引起轩然大波。

    日前,马斯克给特斯拉员工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要求“特斯拉员工必须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40小时”。马斯克强硬地表示,“如果你不出现,我们将默认你已经辞职。”稍后,意犹未尽的马斯克发出了第二封电子邮件,“特斯拉已经并且即将创造全世界最令人兴奋和有价值的产品。这不能通过打电话来实现。”

    实际上,这并不是马斯克一时心血来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谷歌、推特等美国公司都曾宣布允许员工居家办公,但马斯克已多次对此表示反对。继上个月表示“所有因疫情而居家办公的情况会让人们误以为,你其实不需要努力工作”之后,马斯克在此次发出的电子邮件中,狠狠地讽刺了其他公司一把:“当然,有些公司不需要这个,但是他们最后一次发布伟大的新产品是什么时候?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既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些公司停止发布伟大的新产品,显然不是(或者起码不全是)因为居家办公。马斯克当然不在乎这些,他是颁布决定而不是参与讨论的。这很马斯克。

    以马斯克强硬地表态为标志,在美国疫情拐点仍遥遥无期的背景下,美国巨头企业对于居家办公的态度率先迎来了“拐点”。

    根据非营利组织纽约市合作伙伴组织5月9日公布的数据,在曼哈顿,只有8%的员工每周会返回办公室工作五天。该组织在4月21日至5月4日期间对160多家雇主进行了调查,以评估曼哈顿100万上班族重返办公室的情况,以及对曼哈顿中央商务区的未来影响。78%的雇主表示,远程与办公室办公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将是他们在疫情后的主要政策,而疫情前该比例仅为6%。

    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美国的中小企业主试水远程办公的时候,美国的巨头企业纷纷开始压缩远程办公的比例。目前,谷歌、苹果等很多大型企业都在调整政策,鼓励员工重返公司,尽管推特一直在居家办公的态度上保持稳定,但也于3月15日选择重启办公室办公模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IBM。作为名副其实的远程办公先驱,IBM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远程办公。2009年,IBM全公司38.6万员工中有40%居家办公。但在2017年,IBM废除了这一政策。疫情期间,IBM一度允许员工居家办公,但疫情形势稍有好转,IBM立刻将员工召回了办公室。

    虽然不像马斯克那样行事高调,但众多美国巨头企业同样向居家办公投出了不信任票。由此,释放出一个共同的判断——居家办公,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过去几年,围绕着居家办公的优劣,从业界到学界都进行了充分的论证。除了降低碳排放这一无可争议的显著优势之外,正反双方都能找到足够的依据支撑自己的判断。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克·布鲁姆对美国企业居家办公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会让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5%。与此相对应的是,有研究指出,线上会议将限制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原因在于,当人们的生理视觉受到限制,思维也很难突破桎梏。

    甚至,就连居家办公能否真正减轻劳动者的压力都存在争议。有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调查,发现各国的情况出奇地一致——在居家办公后,不少人的压力不降反增。另一项针对15国职场人的研究结果显示,42%的居家办公者表示自己常有睡眠困难、反复起夜,而只有29%的线下办公者具有相同遭遇。心理学家表示,因为居家办公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更容易让人处于24小时待命的状态,并因此苦不堪言。

    就目前来看,这是一场短时间内无法分出胜负的论战。居家办公也许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潮流,但目前的时机并不成熟;居家办公或许可以为某些行业带来效率提升,但显然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从各大美国巨头企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更愿意将居家办公看作疫情之下的权宜之计,而不愿意看作是技术升级背景中的用人制度大变革。对此,马斯克直言不讳地提出,“你的级别越高,你的存在就必须越明显,这就是我住在工厂里的原因,这样生产线上的人就能看到我和他们一起工作。如果我没有那样做的话,特斯拉早就破产了”。

    “特斯拉早就破产了”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但由此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马斯克的态度——他在意的不是员工的工作时长,而是存在感。分工协作的过程中,个人尤其是管理者的存在感格外重要,这不仅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团队价值的关键。因此,居家办公显然更适合独立性较高的一般工作,而不适合需要频繁交互的创意性工作。科技的发展使居家办公成为可能,但科技发展的过程本身,目前仍需要借助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完成,这恐怕也正是科技巨头相继向居家办公说“不”的根源所在。

    尽管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居家办公场景无法进一步扩大。乘着元宇宙概念的春风,微软等企业都对3D虚拟办公进行了探索,并发布了各自的新产品。虽然相关技术目前并不成熟,但这并不妨碍外界对此抱有期待——科技发展使居家办公成为可能,其能否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最终仍依赖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银行
   第12版:银行
   第13版:保险
   第14版:信托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投资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
   第21版:地产
   第22版:家电
   第23版:区域经济·航空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能源·化工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游戏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与老板对话
马斯克版“强制到岗令”,居家办公的理想与现实
老龄体育:从移开镜子开始
社保“挂靠代缴”:关上一扇门也要打开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