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面对贵金属震荡行情,银行再次收紧了贵金属业务。近日,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将对代理个人客户贵金属交易业务进行调整。其中包括暂停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业务的现货交易、现货合约品种暂停买入交易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已经有多家银行针对贵金属相继出台了限制措施,不过手段主要是限制新开户、调整风险等级、持仓限额、暂停开仓交易等方面。
业内人士认为,调整贵金属业务是为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顺应市场形势变化。银行机构亦提示,近期贵金属市场波动较大,对有贵金属现货延期和现货实盘余额的客户,要关注市场风险情况并做好仓位管理,及时主动平仓。
调整力度逐步加强
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北京时间2022年6月17日15:30起,暂停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贵金属交易业务延期合约品种新开仓交易,平仓交易不受影响;现货合约品种暂停买入交易,卖出交易不受影响。
此前,华夏银行亦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5月12日收盘后,该行全渠道(含柜台、网银、手机银行、客户端等)暂停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现货延期开仓和现货实盘买入交易,现货延期平仓、现货实盘卖出交易不受影响。
同时,华夏银行对合约保证金进行了调整,自2022年5月12日收盘后,该行Au(T+D)、mAu(T+D)、Au(T + N1)、Au(T + N2)、NY-AuTN06、NYAuTN12合约保证金比例自15%调整至30%,Ag(T+D)合约保证金比例自19%调整至35%。
华夏银行表示,自2022年6月1日起,该行将逐步与符合一定条件(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现货延期和现货实盘持仓余额为零、近3个月未进行任何交易等)的代理个人贵金属交易客户解除代理关系。
至于调整贵金属业务的原因,上述两家银行指出,由于近期贵金属市场波动加大,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市场风险,顺应市场形势变化。
早在2020年年底,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十余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暂停账户贵金属相关业务的新开户申请。随后2021年多家银行再次发布调整贵金属业务的通知。从调整业务种类来看,包括调整风险等级、交易起点、持仓限额等。2021年7月,邮储银行已经发布公告称,暂停全渠道的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业务的现货实盘类新开户交易。
从限制新开仓,到根据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判断准入,再到暂停代理个人客户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现货延期开仓和现货实盘买入交易,银行对贵金属业务的调整力度逐步加强。
上海市通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珏律师认为:“自2020年‘负油价’事件后,基于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运营以及产品的销售可能存在的不适应性、不适当性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没有新的切实有效的手段阻隔风险,故主流金融机构对类似产品仍采取保守态度。”
警惕贵金属交易风险
市场普遍将贵金属交易风险总结为两方面:一是市场和操作风险,二是平台风险。金源期货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市场将围绕美国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是否发展变化开展博弈和预期修正。贵金属价格短期可能维持震荡走势。
王珏表示,银行发行挂钩原油、贵金属等的理财产品,其底层资产本身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和不可控性,如今年波动较大的伦敦镍,6月2日波动率即达300%。
基于此,某银行分析人士谈道,贵金属属于高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针对平台风险,为规范衍生品业务,促进境内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保障各方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2021年12月,监管层还发布了《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对金融机构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上述银行分析人士指出,银行收紧贵金属相关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向投资者提示市场风险,有助于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另外,也有助于防范潜在纠纷和监管问责风险,维护银行自身市场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