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不易,传承更难。改革开放40多年,第一批中国企业家已经历了“创富”“守富”两个阶段。“创一代”已近暮年,新生代陆续登上舞台,家族财富与企业都将进入“传承”阶段,并且部分投资经验丰富的富裕人群已有较为成熟的工具运用理念。
一项调研发现,64.95%的受访创始人在50岁之后开始规划家庭财富传承,他们已经使用或可能使用人寿保险产品、家族信托、遗嘱和家族办公室,比例分别为72.78%、71.52%、68.99%和54.43%。其中,近年来家族信托的占比明显升高。
以9年前招商银行推出首款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产品为标志,国内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市场便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参与到这一市场中的银行机构也越来越多。家族信托高度契合了当下中国内地高净值人群对于财富管理和财富传承的需求,加上全球监管环境日益透明,税收监管越来越严格,家族信托在内地的发展可期。不仅是中资银行,伴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资金融也开始“掘金”内地家族信托业务。
在落地家族信托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的优势在哪?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最主要的优势是品牌,它的基础是成熟的金融投资体系和信托制度文化,其次是境外服务和跨境资产配置。
从瑞士银行(中国)的情况看,该行能成为内地家族信托解决方案及相关家族财富传承咨询服务的外资银行,与上述优势紧密相关。
瑞士银行(中国)背后是拥有近160年的财富管理经验的瑞银集团。截至2021年第四季度,瑞银全球管理资产达4.6万亿美元。瑞银集团在全球各市场积累了丰富的围绕家族信托的家族财富传承咨询服务。
瑞银在亚洲经营超过50年,在中国内地的发展超过30年,是在中国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外资机构中,少数同时拥有银行和券商平台之一,即瑞士银行(中国)和瑞银证券。
张琼介绍,2012年从瑞银集团北京分行转制成立以来,瑞士银行(中国)在内地稳健发展业务,不断拓展产品线和服务,丰富产品种类,瑞士银行(中国)的服务团队也在不断壮大。“我们的定位是作为企业家的银行,专注于高净值客户及超高净值客户,满足客户个人、家庭和企业需求,发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经验和对本地市场的积累,为国内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建议和解决方案。”
下一步,摆在外资银行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将“引进来”和“本土化”更好地融合,为中国市场引入环球视野的同时,推进适合中国人的家族信托解决方案。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张漫游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