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中国
文/梁发芾
手头宽裕的退休老人有强烈的候鸟式养老的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政府管理还是市场经营哪个方面看,都应该认真对待。
7月14日,《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在上海发布,这是继2020年和2021年之后,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第三次发布夏季候鸟式养老栖息地适宜度指数。2022年的指数榜显示,前三位依次是云南昆明、贵州贵阳、云南大理。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纬度和海拔不同,气候多样。一个人,如果能够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气候不同而选择冬暖夏凉的居住地,追逐最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气候环境,岂不快哉!
这样的想法,在古代自然不大现实,因为交通不便,一个人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常常需要跋山涉水,迁徙之路让人望而生畏,更何况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努力谋生,而老年人身体又不适于远距离辛苦迁徙,尤其是许多人并没有多少积蓄可供潇洒搬迁。而现在,夏天到大理避暑,冬天又去海南避寒,对于很多条件不错的老年人来说,已经相当普遍。一个新生的产业,即候鸟式养老产业正在成长。当然,这种养老模式或者说业态,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特别多,正处于起步阶段。正因为如此,这种养老模式和业态,值得认真研究对待。
正如上面所说,自古以来,很多人都会有过候鸟式迁移这样的愿望,但在古代那是奢望。现在,实现这种愿望的很多条件已经具备。这些条件是,第一,古代中国束缚人迁徙的户籍制度已经基本废除,把一个人严格固化在出生地或工作地的制度障碍已经不存在。户籍制度几经改革,很多城市,很多地方,是敞开胸怀欢迎外来人旅游或居住。第二,我国交通条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高铁,飞机,以及高速公路等非常方便,从中国最北边到最南边,不过就是数小时的飞行而已。第三,目前,不少退休老人手头有钱,能够应对一年四季在不同地方避暑避寒所需要的生活开支。我周围就有不少人家在海南、广西北海、云南大理等地购置房产,在冬天时候迁移到南方宜人地方,夏天时又到西部凉爽之地。这类人群甚至支撑起一些地方的房地产产业。一些地方专门为外地人避暑避寒建造小区,吸引他们买房入住。这是一些城市对候鸟式养老人群最原始的吸引模式。实际上,候鸟式养老的服务模式还应该更为丰富一些,除了吸引候鸟式养老人群买房置业,还可以发展其他服务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
手头宽裕的退休老人有强烈的候鸟式养老的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政府管理还是市场经营哪个方面看,都应该认真对待。从政府管理角度来说,老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既然有相当多的人拥有候鸟式养老的梦想和追求,那么,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就应该努力去满足这种追求,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从市场经营者来说,任何市场需求都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宝贵商机,满足这种追求就可能意味着消费、就业、供应和利润。对于市场经营者来说,发现需求,满足需求,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从候鸟式养老产业目前的进展情况看,这个模式才刚刚开始,远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惬意浪漫,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老年旅客、养老服务机构,甚至当地居民,都还没有找到最合意的发展模式。以致这个本来充满很大商机的商业模式,面临许多瓶颈。而这一切的关键问题,主要在于候鸟式养老的季节性特点。
像候鸟一样突然到来的外来住户,使得当地无论公共资源还是市场资源都忽然面临压力和波动。一些地方的电力因此短缺,自来水也跟不上,市场供应也趋于紧张,物价也由此上升。旺季到来时,连机票都不打折,而医院里很多外来患者,让本地人看病都不方便。这一切让当地原有居民啧有烦言。对地方政府来说,季节性突然增多的外来人,使得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如一些外地人为主的小区,半年时间都见不到业主,连成立业主委员会都不可能。对满怀喜悦到外地季节性避暑避寒的老年人来说,同样也有不少麻烦。老年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医疗的需求更多。他们季节性到外地旅游康养,避暑避寒,随时都会遇到水土不服身体不适需要就医的情况,而医保制度目前基本上是各地分隔,异地无法结算。这是外来季节性养老的人们意见最大的方面,至于其他不适如外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带来的麻烦等倒在其次。有些老年人因此灰心丧气,对于候鸟式养老望而却步,失去兴趣。
虽然问题不少,但候鸟式养老显然是一个大有文章可作的产业,正如人们所说,未来中国的养老产业是朝阳产业,候鸟式养老应该不例外。这里遇到的有些问题是目前可以解决的,如医保异地结算问题,不少地方已经实现了异地结算,方便了在户籍地外居住的老人。有些问题比较繁琐,比如季节性居住带来了供应短缺或资源浪费问题,如何解决,政府和市场都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磨合。这方面,我觉得应该更加相信市场,市场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根据需求创造出无穷的方式方法。总之,候鸟式养老给条件较好的老人更好地度过晚年提供了一种不错的选择,也给气候条件宜人的地方开发气候资源、发展经济提供了商机。抓住这个商机,提高居住适宜度,会有多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