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崔文静夏欣北京报道
近期,多家券商更新上市进展。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3家券商正在备战IPO。
仅7月以来,即有华宝证券、开源证券、财信证券三家券商披露招股说明书。此外,6月30日,信达证券成功过会,有望成为A股继东兴证券之后的第二家AMC(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系上市券商。今年2月24日,东莞证券同样顺利通过发审会,成为2022年首家过会的证券公司,首创证券于1月二度披露招股书。
“上市将给券商带来诸多便利。比如,增厚资本金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业绩,提高获得创新业务资格的概率,降低后续融资成本,通过股权激励增厚管理层回报等。基于2015年以来券商年均约4家的上市速度和2021年仅1家券商上市的实际情况,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持续推进,中小券商上市有望加速。”多位受访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上市对券商来说益处多多,但随着上市券商规模的扩容,上市本身之于券商在品牌效应等方面的附加值也在逐渐淡化。尤其对中小券商来说,若想在日趋激烈的券业竞争中搏出一片天地,发掘自身优势、打造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突围可谓不二之选。
1家过会3家披露招股书
监管鼓励符合标准的券商上市,券商上市热情整体高涨。
近期,华宝证券和开源证券同日披露IPO招股书,拟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发行股份为13.33亿股和11.53亿股,发行比例分别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和20%。
开源证券和华宝证券目前注册资本金分别为46.14亿元和40亿元。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总资产方面,开源证券在参与排名的106家券商中位列第55名,华宝证券排在第63名;营业收入方面,开源证券位居第45名,华宝证券则排在第71位。
开源证券曾于2015年5月至2018年7月挂牌新三板,并将新三板和北交所作为展业重点,目前其投资银行创新业务、债券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已经在新三板和北交所形成一定优势。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披露,开源证券2019年年末至2021年年末持续督导公司家数排名分别为第二、第二和第一。
华宝证券在招股书中提到,将运用募集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其信息技术投入不断提升。尽管其2021年营收等指标位列券业75名左右,但其信息技术投入却排名第28位。在上交所ETF期权经纪交易市占率中,华宝证券2019年至2021年分别位列券业第8名、第4名和第2名。
在华宝证券和开源证券披露IPO招股书数日前,财信证券同样发布IPO招股书,拟通过发行不超过7.44亿股募集12.86亿元资金,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增加营运资金,以支持各项业务的发展。
财信证券2021年营业收入24.95万元,排名第44位,净利润8.26万元,位列第45名。总资产方面,财信证券位居第41位。
在财信证券披露IPO招股书的前一日,信达证券成功通过发审会,有望成为A股继东兴证券之后的第二家AMC系上市券商,此前曾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两次报送招股说明书。财信证券并非2022年以来过会的首家券商,早在2月24日,东莞证券即通过发审会,也曾两度报送招股说明书,报送时间为2015年6月和2017年1月。
根据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东莞证券和信达证券无论是营业收入排名还是净利润排名均在上述三家券商之前。东莞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排在第39位,信达证券净利润排名优于营业收入,分别位居第37位和第42位。
除上述所提已经通过发审会的东莞证券、信达证券,已经披露IPO招股书的开源证券、华宝证券、财信证券以外,目前,首创证券、渤海证券、万联证券、华金证券、国开证券、华龙证券、东海证券和申港证券同样正在备战IPO,前三者已经披露招股说明书,后五者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阶段。
从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来看,渤海证券在营业收入和总资产上均表现较优,分别位居券业第38位和第37位。营业收入方面,13家备战IPO券商中行业排名50名以内者5家、60名以内者8家,70名以上者仅2家,最低位次为第80名。
受访者告诉记者,监管鼓励符合标准的券商上市,券商上市热情整体高涨,上市推进速度快慢不一,业绩排名也并非阻碍券商IPO进程的重要因素。从财务指标来看,券商一般都能达到要求,除非出现极端特殊情况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上市助力券商差异化发展
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发展离不开充沛资本金的支持,差异化和特色发展也将助其IPO之路更为顺畅。
券商上市热情历来高涨,2015年起新上市券商数量明显增加。根据记者统计,2015年至2020年,年均新上市券商约4家;其中,2015年和2018年最多为5家,2019年最少为3家。2021年新上市券商明显减速,仅财达证券一家。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基于注册制的大趋势和资本金补充的紧迫性,我国中小券商上市很有可能继续提速。
他认为,上市将对券商后续展业带来诸多优势,比如,可以扩大资本金,提高知名度,优化公司治理。对于面临资本金问题的个别券商,充实资本金可能是其上市考虑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上市券商更为透明和规范,享有更大的品牌溢价。头部券商往往是上市券商,容易得到创新业务的试验权或先行权。
某头部券商资深保代罗平(化名)将券商上市的利好总结为三点:第一,上市可以增厚资本金,进而助力业绩提升。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例,其规模上限直接受制于资本金丰厚程度,券商上市后资本金随之充沛,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也将随之提升。第二,上市有助于券商申请业务牌照和获得创新业务资格。由于上市券商信披更及时、审计报告等更完善、规范化程度更高,往往在申请新业务资格时享有天然优势。第三,上市之后,管理层可以拿到股权激励,获得更优渥的报酬。
另一券商资深保代郑鸣(化名)认为,券商上市还具有另外三点优势:一是有助于降低融资成本,比如,券商上市后公信力随之提高,可以以更低的利率发行债券,发债成本降低。二是形成品牌效应,增强投行在IPO业务上的市场竞争力,如果券商本身没有上市,其投行在与上市券商争抢企业IPO业务保荐资格时则处于劣势。三是从股东方角度来说,券商上市为股东方提供了退出和资本运作的便利渠道。
此外,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发展离不开充沛资本金的支持,罗平直言,上市可以解其资金之需,但若想实现业绩位次的大幅提升则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特色,差异化和特色发展也将助其IPO之路更为顺畅。比如,2020年上市的国联证券在财富管理业务上颇具特色,根据Wind,其2018年全年营业收入排名尚为65名,2021年已经升至48名。再比如,正在备战IPO的开源证券,其自数年前即把北交所和新三板作为业务发力重点,随着北交所的深化发展,其多年积淀的资源优势将逐渐释放,投行业绩也有望随之提升。
另一券商资深人士李楚婷(化名)亦认为,目前,券商业务同质化普遍比较严重,拟上市券商部分在区域优势及集团自有资源优势上较为明显。但上市后进一步做大做强,还需要在既有优势上更加着力细分领域,在竞争中寻找到自己的特色化定位与优势壁垒。
上市之后可享诸多优势,但记者注意到,不同券商的上市速度却差异悬殊。
罗平告诉记者,业务出风险、受到监管处罚是影响券商上市进程的关键原因,尤其是当券商因为资管业务和投行业务出问题而被罚时,其上市更易被按下暂停键,需要度过处罚期、完成相应整改之后方存在推进IPO进程的可能。同时,一旦券商被出具罚单将影响其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如若分类结果评价过低,上市也会被迫暂停。
罗平同时强调,如果券商历史上曾出现大量风险事件,即使近年表现良好,其上市速度也难免会受到影响,这类券商往往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观察和更为谨慎的评估。
郑鸣同样认为内控合规是阻碍券商上市进程推进的首要因素,他认为,“领导层更换,公司稳定性欠佳”和“股权划分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亦是导致券商上市减速的重要原因。对于后者,他进一步解释道:券商大多为国资背景,而国资背景券商往往更易受到股权层面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当年股权改制时期,如若股权划分不清楚、相关文件不齐全,将对其上市形成极大阻碍,唯有厘清股权关系、补全相应文件后才可以进一步推进IPO进程。
田利辉则认为,阻碍券商IPO进程的主要因素往往是尚未达到有关板块的上市标准。特别是合规和实控人等相关问题,拟上市券商需要对于穿透式监管问题给予真实、准确和全面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