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行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 强调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稳定性

    本报记者吴婧上海报道

    2022年8月22日,央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这是央行2021年下半年以来召开的第四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前三次分别是在2021年8月23日、2021年12月16日以及2022年5月23日。

    在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看来,一年之内密集召开四次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座谈会在央行成立以来的历史上还是首次,之所以这么密集地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座谈会,一方面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济持续下滑、下行压力增大下信贷需求不足,而货币政策有稳经济保就业的职能;另一方面,金融系统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尤其是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在分析研究货币信贷形势基础上,增加了“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表述,杨业伟认为,这是年中政治局会议,以及7月、8月李克强总理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政策定调的延续。

    一位券商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目前各类政策主要着眼于经济负债端,银行作为经济最主要负债端受到较多关注,也必然承受较大压力。

    发力“稳信贷”

    7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需求显著偏弱。在杨业伟看来,这意味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而从8月票据利率数据来看,到目前为止,8月信贷数据尚无明显改观,甚至票据利率低于7月,显示信贷压力甚至有所上升。偏弱的信贷目前已经是宏观层面的共识。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当前正处于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金融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认为,政策层面维稳信用供给的决心和努力显而易见,但信用扩张面临的需求约束和结构变迁也依旧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事实上,在稳信贷过程中,国有大行一般会被要求发挥头雁作用。今年1~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0.5万亿元,增量同比增速3.8%。其中,全国性大型银行(四大行+国开行、邮储和交行)新增贷款投放8.0万亿元,同比多增约1.8万亿元,增量同比增速29.2%;四大行新增贷款投放6.3万亿元,同比多增1.5万亿元,增量同比增速31.8%;中小银行新增贷款投放6.8万亿元,同比少增约0.8万亿元,增量同比增速-10.3%。

    倪军认为,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前7个月,信贷增量同比多增全部由全国性大行贡献,体现了大型银行的带头和支柱作用。而非全国性大行前7个月新增信贷同比负增长,对整体信贷稳定形成拖累,背后主要还是中小银行数量多,经营方差大,政策部门的稳信贷政策在中小金融机构端发力有限,导致中小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对市场化信贷需求更加敏感,可以看到中小银行整体信贷增量乏力。

    不过,本次会议明确指出,要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

    短期信贷或出现扩张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央行、银保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支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主要金融机构主动担当作为,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力支持了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在杨业伟看来,过去3次座谈会经验表明,信贷在座谈会后次月会有所回升,即政策压力之下,短期信贷会出现扩张,但政策的阶段性发力也造成了信贷月度数据的较大波动。具体而言,截至2021年8月央行召开座谈会之前,新增信贷延续下滑趋势。而7月新增贷款规模下滑至当时的年内低点1.08万亿元,并且当月经济数据显示压力有所增大,投资需求回落明显。在这一金融经济偏弱背景下,央行召开座谈会,指出“要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随后8月、9月的新增贷款就有触底扩张态势,但是脉冲之后,随即10月、11月新增信贷又大幅下滑,创下2021年年内新低,12月央行再次召开座谈会,指出经济“面临短期下行压力”,要“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态势”,随后2022年1月新增信贷达到3.98万亿元,创近期历史新高,同比新增也达到了4000亿元;2022年3月疫情出现反复,使本就疲弱未稳的需求进一步下滑,4月新增信贷大幅下滑至6454亿元,创近期新低。经济也在4月、5月持续大幅下滑,随即5月央行召开座谈会,指出“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近期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随后,短期信贷在6月份大幅增加,新增贷款达到2.81万亿元,同比多增达6900亿元,创2020年3月以来的高点。

    在倪军看来,考虑到信贷需求和内生资本约束,后续信贷趋势更多需要关注经济内生信贷需求恢复速度以及财政端派生的信用需求额度。

    杨业伟认为,本次座谈会后信贷能否继续扩张有待继续观察。一方面,相较于前三次座谈会时的经济形势,目前地产融资需求更弱,并且由于政府债券进入空窗期,财政资金配套弹性更低;另一方面,在今年初、5~6月连续推动银行投放信贷之后,银行储备项目数量存在下降可能,进一步投放空间或也有所压缩。本次座谈会后存在信贷扩张弹性下降可能。因而短期信贷小幅改善可能带来利率震荡,但总体并不会趋势性回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家居
   第21版:文旅
   第22版:地产
   第23版:航空·物流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游戏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能源·化工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两部门出台行动方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拟制定鼓励研发重点领域目录
央行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 强调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稳定性
满足个性化需求 全电发票“特定业务”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