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2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竞争进入“深水区”消金不良处置多元化

    本报记者郑瑜北京报道

    日前,网上拍卖平台阿里拍卖网上出现了多件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程消费金融”)对借款人的贷款债权转让信息。网上信息显示,锦程消费金融采取竞价转让方式处置这些个人贷款债权。这些关于自然人的个人抵押债权件均金额普遍较小,比如在一则关于李某(化名)的债权转让介绍中,债权本金为2.8万元,本息合计为3.3万元。

    受限于中国银保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贷款单人上限为20万元,在不良处置方式上,从传统催收拓宽至拍卖网站上进行小额的债权分笔协议转让的模式,锦程消费金融有何考虑?

    为了进一步了解锦程消费金融对个人贷款不良处置的布局思路,《中国经营报》记者向锦程消费金融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也在不良处置上布局了与传统委托外部机构催收不同的措施。比如,有华南地区消费金融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招标中引进非诉司法调解科技平台,还有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开始进行电子存证技术的探索布局,采用电子数据上链等模式,探索溯源解决纠纷机制的建设。

    新动作之下,行业正在面临着什么变化?

    盈利空间收窄

    消费金融市场目前竞争态势激烈,获客成本高、息差收窄等问题都对消费金融公司展业提出了考验。

    记者采访多位行业人士了解到,在不良处置朝着传统催收方式以外的拓展背后,消费金融市场自年初以来,整体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去年以来各地监管口头指导消费金融要压降利率,降低各项成本是目前主要的工作方向。”

    有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坦言:“消费金融市场目前竞争态势激烈,获客成本高、息差收窄等问题都对消费金融公司展业提出了考验。”

    某头部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最新公布业绩显示,2022年上半年,其虽然在盈利方面同比增长超过10%,但是在净利润方面却同比下降超过七成。

    上述消费金融公司透露,今年上半年来,其进行了压降贷款利率,降低客户贷款成本等举措,“上半年新发放贷款综合定价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持续压降利率,旨在让利消费者。”

    上述高管告诉记者:“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加速退出市场,过去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转型助贷,消费金融市场贷款需求向其他持牌机构转换,但是也对客户质量的把关提出了严峻考验,在各部分成本上升之下,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运营都至关重要。”

    从数据来看,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同样作为消费金融产品的信用卡,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926.76亿元,较去年四季度增长7.71%,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比例为1.09%。

    “我们2022年第一季度逾期90天以上贷款增加了将近一个百分点,这是过去从没有过的。”有主要服务金融机构与消费金融信贷撮合业务的平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个贷资产质量呈现下行趋势,这对于处理个贷不良资产的机构而言,意味着市场存在不小上升空间。“如何能够迅速、准确、批量地对这些不良资产进行定价,将是最大挑战。如果要想做好这一点,必须要借助个人征信公司,以及相关模型的力量。”

    多方加快搜寻破冰之法

    基于个贷不良资产其单笔额度小,所耗费的精力较大等,国内律所处理个贷不良资产的模式还是难以形成规模。

    多重因素叠加背景下,降低成本的需求自然而然地传导到了后端,其表现之一便是各方开始探索不良处置方式创新。

    “通过互联网面向全国展业,借款人分散,一个一个起诉,抛开成本不谈,时间也拖得太久了。”不仅仅是锦程消费金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大部分消费金融也都在加快探索除了电话催收与诉讼催收方式之外的逾期贷款解决路径。

    根据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公布的招标公告,目前在非诉讼类的催收业务外包服务采购项目上中标候选人的类型除了传统的催收服务外包公司,也出现了律师事务所的身影。

    “金融企业传统的委托外包公司进行催收,本身不具备强制力,而且金融机构对第三方催收机构的管理约束也一直存在痛点。随着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出台与完善,一方面是外包催收作业容易触及红线,另一方面是传统催收的手段被划定诸多限制后,效果也难以实现。”有互联网金融领域律师说道。

    前述律师透露,当前律所接受此类业务其实就是“赌概率”,前期基本不收费用,等到回收欠款后,再按回收款的比例收取律师代理费。

    不过安光勇认为,基于个贷不良资产其单笔额度小,所耗费的精力较大等,国内律所处理个贷不良资产的模式还是难以形成规模。“案件本身规模小,很难平衡成本。”

    在律所之外,出现在消费金融公司采购项目公示候选人名单的,还有负责司法调解技术服务的科技公司。

    “人力耗费与批量仲裁后的执行是问题的关键。”有刚刚中标某消费金融公司催收项目的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位地方法院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兴经济发展迅速,金融贷款合同纠纷标的额呈现小额化趋势,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之后,传统的催收方式受到严格限制,而逾期合同中,当事人处于失联状态的占比较高,在诉讼过程中,也对法院的送达和执行提出了难题。基于司法处置压力,当前一些省市法院和银保监局等政府部门都开始探索共治模式,联手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科技公司作为技术支持,一起帮助金融机构缓解面临的问题。”

    “此外,还应该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框架,让愿意进入不良处置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切入该行业。缺乏能够提供个贷不良资产相关数据的个人征信机构和相关业务,将会导致无法有效地进行个贷不良资产的处理,以及缺乏相关的定价模型和相关技术,以及相关的交易市场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出让方信息提供不充分的现象的确存在,如何能够迅速、准确、批量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核心内容。但这些其实都涉及个人征信相关业务。”安光勇进一步补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中国经营报社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封面故事
   第06版:评论
   第07版:财经
   第08版:财经
   第09版:金融
   第10版:财富
   第11版:资管
   第12版:资管
   第13版:银行
   第14版:银行
   第15版:新金融
   第16版:新金融
   第17版:区域·地产
   第18版:区域经济·地产
   第19版:地产
   第20版:地产·家居
   第21版:文旅
   第22版:地产
   第23版:航空·物流
   第24版:医药·健康
   第25版:医药·健康
   第26版:游戏
   第27版:能源·化工
   第28版:能源·化工
   第29版:TMT
   第30版:TMT
   第31版:TMT
   第32版:TMT
   第33版:车视界
   第34版:车视界
   第35版:车视界
   第36版:车视界
   第37版:快消
   第38版:快消
   第39版:快消
   第40版:商业案例
解码新十年恒昌为沙漠治理插上公益翅膀
竞争进入“深水区”消金不良处置多元化
绿债规模大增 长期稳定收益特征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