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
酝酿四年,执行半年有余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且)》(以下简称“规则且”),再度引发业界关注。
近日,在总结规则且半年执行结果并答记者问时,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规则且建设工作于2017年9月启动,以引导保险业回归保障本源、专注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力有效防范保险业风险,加大加快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为目标,对原有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进行全面优化升级。从今年上半年实施情况来看,规则且提高了监管指标的风险敏感性和有效性,在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事实上,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是监管一贯倡导的方向。
今年3月25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亦表示,银保监会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投资公募基金等方式,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支持保险资金依托各类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从保险资金具体投向上看,规则且对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等明显给予了优惠政策,支持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改革。
意在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事实上,除了支持投资大盘蓝筹股和银行股之外,保险公司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在支持险企投资大盘蓝筹股方面,对保险公司投资的沪深300成份股,规则且允许其最低资本按95%的比例进行计量,以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在政策支持引导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节约保险公司最低资本138亿元,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险资重仓93只沪深300成份股,约占其重仓股数量的17.4%。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保险资金比较注重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而市值较大,分红派息稳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大盘蓝筹股正好与保险资金属性相吻合,比较适合保险资金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股一直是险资投资的重要标的,亦是规则且支持与鼓励的方向。
据悉,规则且对于保险公司投资的银行类长期股权投资,若股息率等满足一定条件,可豁免减值要求,允许保险公司以其账面价值作为认可价值。该项政策支持保险公司长期持有上市银行股票,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资金重仓17只银行股,占上市银行总数的40.5%。其中,兴业银行(601166.SH)、平安银行(000001.SZ)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各有4家保险机构;浦发银行(600000.SH)、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银行(601988.SH)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各有3家保险机构。
事实上,除了支持投资大盘蓝筹股和银行股之外,保险公司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规则且允许最低资本按照80%的比例进行计量,以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公募REITs成热点
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业共投资公募REITs约70亿元,占公募RE-ITs总规模约13%左右,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今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对公募REITs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密集布局。
近期,首批3只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中金厦门安居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红土创新深圳人才安居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发售火热。记者注意到,在其战略投资、网下投资环节,保险资金是积极参与投资的主力资金之一。
据记者统计,在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和网下发行环节,获得配售的险资机构超40家。其中,6家险资机构现身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的战投名单,近40家险资机构参与网下投资,获配金额接近3只RE-ITs网下配售总量的一半。
从险资布局情况看,据公告统计,在上述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的战略投资环节,6家险资机构分别为中国人寿(601628.SH)、国寿投资保险资管、平安人寿、工银安盛人寿、泰康保险集团及国民养老保险(通过资管计划参与),合计获得配售金额约1.45亿元。
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业共投资公募REITs约70亿元,占公募REITs总规模约13%左右,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上述政策节约保险公司最低资本约7.2亿元,有力支持了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保险资管人士分析表示,公募REITs是传统投资工具的差异化补充,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分散不同资产间的风险。加上我国有百万亿元的存量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而公募REITs正处于稳步起步阶段,未来业务空间较大,或将发展成为险资等长线资金的基础配置品种之一。
权益类投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险企最新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五大险企均加大了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银保监会表示,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支持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优化投资者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债券、股票、股权三者的占比保持在近60%。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2万亿元,其中投资债券9.1万亿元,投资股票2.5万亿元,股票型基金0.7万亿元。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管理的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余额3.2万亿元,主要投向债券、股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险企最新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五大险企均加大了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
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人寿投资资产规模为4.98万亿元。其中,股票和基金(不含货币市场基金)配置比例由年初的8.75%提升至11.17%。仅股票持仓市值就达到4332.02亿元,较年初增长1300多亿元,股票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从6.4%提升至8.7%。
截至6月末,中国平安(601318.SH)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投资股票2623.53亿元,占比6.1%;投资权益型基金1231.16亿元,占比2.9%。二者合计3854.69亿元,合计占比达到9%。
据半年报数据统计,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601319.SH)三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中,股票和基金的投资金额从年初的逾9560亿元增至6月末的1.12万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三家险企合计增加约1700亿元。
此外,中国太保(601601.SH)今年上半年,权益类投资约39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其中,投资股票约15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新华保险股票和资金投资金额合计达到179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平安在权益市场的投资接近平配的状态。在上半年市场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能够平配权益市场本身代表了平安对市场的看好。据悉,平安除在2022年初加仓之外,于4月份再度加仓。
“不只是在上半年,进入三季度之后,我们也在继续加仓权益市场。市场把险资这样的投资者称为‘阻尼器、稳定器’,就是因为险资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负责任投资企业,不追涨杀跌。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正是险资入市加仓的时机。”邓斌说。
事实上,今年以来,险资继续加大资金投入资本市场,政策持续松绑也是原因之一。
从2020年开始,监管层对于险资的资金运用可称得上是多路“开闸”。在当年7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险资配置权益类资产最高可占到上季末总资产的45%,其中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人保、太平等行业大中型公司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由原来的30%提高到35%。在此之前,险企权益类资产一直受30%政策红线的限制。上述新政策的施行意味着,打破了以往险资权益投资金额的上限。
“按照‘一司一策’原则,做好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且)过渡期安排,保持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稳定。修订完善保险资管公司监管规则,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加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力度,加大对股票、债券等投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引导保险机构牢固树立长期投资理念。”上述新闻发言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