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净增超1亿户。截至2022年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年平均增幅12%。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接近美国和欧盟企业数量之和;个体工商户从4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各类市场主体的持续稳定健康增长与发展是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发展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经济,谋划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健康的必要前提。
为什么要搞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在政策文件中频频出现,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什么是“信用经济”?2020年11月国家相关会议明确指出,“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要通过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诚信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类市场主体日常商业活动中,存在如赊销、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大量的信用行为,但如果把信用经济当成一个硬币,这些只是其中一面而已,另一面是什么呢? 就是赊销出去的,最后能收回来;贷款出去的,钱能回得来,如果最后形成大量的呆账、坏账,这样的经济肯定不是信用经济,也就是说信用经济的侧重点不是某种经济形态,而是一种经济循环方式。
搞信用经济,一方面是要强调更高的信用渗透率;另一方面是需要配套更加成熟的信用服务市场,更加专业的信用服务机构,而不仅靠金融系统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在信用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领域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要涉及社会人文资源,主要运用的方式与配置的依据不仅要有实体资本,还要有信用资本。信用成为社会关系、经济运行、管理制度的核心要素之一。
那么,如何推进? 要做的事情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完善基础信用体系,支撑信用经济发展;加强信用监管改革,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创新信用应用机制,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信用产业聚集,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深化信用示范创建,打造信用品牌等。
这是市场涌来的潮,征信待解的题
信用经济互联互通,各类市场主体风险管理成为“必答题”。
2021年11月30日,在由南方日报联合微众信科等发起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调研启动会上,一家老牌制造企业讲述了自己的“应收账款困境”。该企业是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和商超的供应商,拥有数万平方米生产基地,以前主要做出口,特殊时期,出口转内销,平均回款时间要120天甚至150天以上。前一年的应收账款,到现在为止还有近2000万元未回款。与此同时,工厂要面临7000万元/月的流动资金,一旦现金流不足,工厂就很难支持。因此,订单来了,紧跟而来的是账期。中小企业困在账期里。国家统计部门数据也显示,截至2022年8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0.98万亿元,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4天,同比增加2.9天。而更多处于产业链条尾端的中小企业,这个天数还需更长。
事实上,融资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企业管理好自己的上下游是关键,任何企业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都是刚需,供应的稳定、经销的稳定和商账管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应和经销关系就是货物和资金的融通。一面是金融机构输血,一面是企业自己造血,双管齐下才能可持续。在过去,银行跟企业之间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均来自于长期的稳定的持续的交流,而实际情况是这种“长期稳定持续”的状态很难,所以必须要洞察信用危机,动员信用主体整合新要素、重塑信用关系。这个洞察危机、动员主体、重塑关系的过程非常重要。当信用主体间都能有一个清晰的上下游风险画像,能够做好应收账款期间的风险跟踪——那么,这便是企业自己可以把控风险的锦囊。
因此,动态的商业信用风险管理,这是征信可以解决的问题。
聚焦金融健康与实体经济发展:可持续与更多信用经济图景
近日,《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的发布值得人们重视。它不仅披露了诸多重要的调查数据,也阐述了监管部门对普惠金融的最新关切与展望。其中“金融健康”一词被正式引入,并且出现了5次。
“金融健康”,对金融而言,是从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和制度建设、金融机构的产品研发、金融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各方面施力,促进金融可持续;对各类市场主体而言,是关注企业全周期信用管理的价值,做好供应链管理,关注运营导向,做好趋势分析,促进实体经济的商业可持续。
换言之,数字经济和信用经济时代,卓有成效的商业信用管理将成为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当每家企业都有企业征信和风险管控的理念和意识,并且能把数字化风险管控的能力和措施运用到企业甄别客户和风险跟踪,聚焦金融健康,内外合力的作用下,可靠的应收账款将作为一种良好信誉而成为合理的融资机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的良性循环下,能够加速流转防范风险。正如相关人士指出:对金融企业来讲,除了对企业的融资要讲ESG以外,对个人的融资也应该提倡不能助长个人财务失衡,盲目追求交易量或者是交易收入,也要有ESG的考虑。那么,聚焦金融健康,关注可持续的金融与可持续的商业,便与这一考量相符。
诚然,不仅如此,当信用经济的一声“发令枪响”,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提高征信服务质量,推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不同征信系统互联互通与应用,是帮助各类市场主体形成正确征信认知的方式,是增强普惠金融可持续性、提升融资获得率和满足率的基础,是坚持“征信为民”和“信用有价”的理念和实践,更是眼下信用经济各个参与者构建多样化征信市场、多维度征信产品、多渠道征信服务的努力方向。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