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近日,银行三季报陆续公布,其中零售业务依然是诸多银行业绩增长的牵引,尤其是对部分中小银行而言,这一增长力表现更为明显。
《中国经营报》记者也注意到,部分以零售见长的银行,因经济环境、规模基数较大等原因,部分零售业务指标的增速放缓。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零售业务受宏观经济波动、居民就业、收入以及消费意愿等多因素影响,且他认为,零售业务增速放缓可能是短期因素干扰。
同时,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零售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一方面要持续深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另一方面也要拓宽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领域的业务边界。
零售业务转型成效逐渐铺开
在业界持续强化零售业务的背景下,银行已经开始分享发力零售业务带来的果实。
如贵阳银行在其三季报中披露称,截至9月底,该行储蓄存款为1637.94亿元,较年初增加186.20亿元,增幅为12.83%,该行通过夯实零售客户基础、提升零售客户端体验等举措,实现了零售业务贡献度持续提升;江苏银行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零售AUM规模达1088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8%。
不过,此前在零售业务领域发展强势的部分银行,在个别业务指标方面增速放缓。有银行将其归因为居民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减少,同时疫情反复冲击下小微客户信贷需求偏弱。
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表示,从银行实际情况看,国内疫情仍在反复,防疫管控措施部分抑制了商业活动和贷款需求,直接冲击到了零售消费端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目前零售贷款需求仍然处于低迷的状态。“前三季度住房按揭贷款、消费贷、信用卡贷款增速明显放慢,较2021年底仅增长了个位数。另外,国内房地产市场还是处于持续的压力中,由于部分房企资金持续承压、叠加疫情影响,进一步延后了房地产市场信心的恢复,也直接影响到住房按揭贷款的增长。”
这已经不是银行零售业务首次显现出增长乏力。据Wind统计,29家有可比数据的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末零售贷款余额合计36.24万亿元,较一季度末增长1.26%,其中6家负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承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及消费贷增速显著放缓,而个人小额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成为部分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新重点。”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告诉记者。
徐雯超补充道,在经过过去数年零售贷款的高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中国居民部门债务上升至GDP的62%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12%,接近部分欧美国家水平,快速增长的居民债务杠杆率,叠加在疫情下更加审慎的消费支出,使得居民进一步增加零售类贷款的意愿减弱。
“零售业务受宏观经济波动、居民就业、收入和消费意愿等因素影响,不过,零售业务增速放缓可能是短期因素干扰。”周茂华告诉记者,未来银行发展零售业务,需要提升产品创新性和竞争力,细分客户偏好,为客户提供有质量和吸引力的服务,努力实现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品牌价值;另一方面,完善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效率,逐步引入数字技术等,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持续拓宽零售业务市场外延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零售业务涨势还未显著恢复,但零售大行的规模和营业收入依然保持领先。
如邮政储蓄银行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个人客户AUM年新增超万亿元,达13.60万亿元;VIP客户4670.70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9.56%;财富客户413.34万户,较2021年末增长16.04%。
周茂华认为,大行发展零售业务在品牌、网点、数字技术、资管等方面优势相对明显,大行加码势必加大零售业务竞争烈度;但从乐观角度看,国内零售业务市场潜力巨大,部分中小银行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大中小行的差异。
“大中型银行零售客户的下沉对中小银行会形成一定的冲击。”薛慧如告诉记者,“由于大中型银行具有品牌优势、政策优势和资金优势,在投资能力和科技应用方面相较于中小银行也有一定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中型银行加大零售业务导致客户不断下沉,确实会对中小银行的客户获取、资产定价以及风险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谈及下一步银行如何增强零售业务实力,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郑忱阳认为,要牢固树立“大零售”思维,在深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同时,拓宽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领域的业务边界。
比如,在消费信贷方面,银行需结合后疫情时代涌现的全新消费需求和消费群体,不断升级消费场景服务,比如面对“宅”消费群体,为其提供便捷的线上信贷服务;面对“银发”群体,聚焦场景建设提供更加人性化、无障碍的金融服务;拓展农村长尾客户,创新个人经营贷、农户贷、振兴乡村贷等消费信贷产品,服务“三农”扩面增效。
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方面,郑忱阳认为,应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兼顾收益和风险的资管产品,随着国内高净值群体比例不断提升,定制化、高端化、全生命周期的资管产品成为主流,银行要与理财子公司协同联动,彻底打破刚性兑付,加速净值化转型进程,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
同时,周茂华指出,从实践看,银行零售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体验式服务;且通过数字信息技术赋能风险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阳分析称,零售业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机遇和挑战中重新定位,结合新兴技术手段,打造全方位消费场景、创新线上安全支付方式、赋能零售业务转型发展,例如致力于数字货币的推广,创新便捷化的跨境支付手段,促进跨境零售业务的开拓创新;此外,还应该重点开发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多模态生物核验技术,简化零售业务审批流程,提升客户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体验;加强与头部科技公司的技术交流与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不断探索科技与金融的新型合作模式。